熊雁[黃山學院藝術系美術黨支部副書記]

熊雁[黃山學院藝術系美術黨支部副書記]
熊雁[黃山學院藝術系美術黨支部副書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熊雁,男,漢族,1989年8月生於岳陽樓旁;長於洞庭湖畔;學於黃山腳下,得之湖湘文化薰陶;受之徽州文化影響。

人物簡介

熊雁,男,漢族,1989年8月生於岳陽樓旁;長於洞庭湖畔;學於黃山腳下,得之湖湘文化薰陶;受之徽州文化影響。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美術學專業)。痴於繪畫,好讀書史,能書,好文,喜樂。著有《漫步藝術人生》,其中包括詩歌、散文、詩詞、隨筆等多種不同文體。多幅書畫作品被美國、日本、菲律賓、多家單位企業及私人收藏。

人物經歷

2007----2011年擔任班上文娛委員

2007-----2008年先後擔任大學生手繪協會宣傳部部長 協會副會長

2008-----2009年創立並擔任大學生雕塑陶藝協會會長

2009—2010年擔任黃山學院藝術系美術黨支部副書記

學術展覽收藏情況

2007年水粉作品《靜物》留校

2008年於黃山學院藝術系展廳舉辦“徽州之行”寫生作品匯報展

2008年油畫作品《在水一方》水粉《徽州小巷》留校

2008年書法《蘭亭序》參加和諧建設杯全國書畫攝影大賽獲獎收藏並展覽

2009年作品《五蝦圖》《墨竹》代表黃山學院關工委在安徽省參展

2009年於黃山學院藝術系展廳舉辦“國畫山水畫作品”展覽

2009年於黃山紀念改革開放50周年師生作品邀請展

2009年多幅山水畫作品被黃山學院領導老師及私人收藏

2009年書法作品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曾任黃山學院英語教授私人購買並收藏

2009年書法作品在中國-日本-菲律賓國際書畫大賽中獲獎並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參展並收藏

2010年於黃山學院藝術系展廳考察作品匯報展

2010年與在大學生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現場作畫並被其單位收藏

2010年國畫寫意花鳥作品被美國私人收

2011年《新安百里圖》於黃山舉辦考察作品匯報展

2011年《黃山百里圖》於黃山舉辦“畫離別”作品展

相關證書

1. 2007----2008年度被評為專業單項獎

2. 2007黃山學院“構建和諧校園,揮動書畫神韻”現場書畫大賽三等獎

3. 2008年獲和諧建設杯全國書畫攝影大賽獲書法項三等獎

4. 2008黃山學院“傳承水墨文化,營造和諧校園”之書畫大賽書法三等獎

5. 2008黃山學院“傳承水墨文化,營造和諧校園”之書畫大賽繪畫優秀獎

6. 2008-----2009年度團員教育評議活動中,被評為“優秀團員”

7. 2008----2009年度被評為“三好學生”

8. 2008-----2009年度綜合測評中被評為一等獎學金

9. 2008書法作品入選2008年迎奧運作品展

10. 2008在慶祝黨的十七大召開“旗幟頌”文藝演出中被評為優秀節目

11. 2008年度“黃山學院藝術系十佳歌曲大賽”中被評為十佳歌手

12. 2008年全國高等學校(安徽考區)計算機水平考試一級水平

13. 2009年獲中國-日本-菲律賓國際書畫大賽青年組三等獎

14. 2009年擔任黃山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第三屆手抄報大賽評審

15. 2010年黃山學院第二屆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中獲的軟筆行書優秀獎

16. 2010年黃山學院第二屆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中獲的硬筆隸屬三等獎

社會實踐活動

2007年寒假參與策劃“開福村春節聯歡晚會”並擔任宣傳與主持

2008年假期於黃山市區楊梅山酒店擔任壁畫修復與繪製

2008年寒假擔任“開福村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與主持同時被評為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8年策劃陶藝協會、萬盛集團、黃山市婦幼保健院於黃山市維多利亞廣場舉辦大型陶藝文化展示於現場製作活動並擔任陶藝會長被市電視台採訪介紹

2009年假期於黃山市碟尚酒店擔任大型壁畫繪製

2010年暑假任教於長沙雅韻藝術中心與陽光文藝中心

文章

春雨江南

作者:熊雁

深夜的春雷打破了安靜的夜晚,

讓春雨敲響了春意的朦朧。

真想像戴望舒先生一樣,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

江南的小路長長的曲折的,

有說不盡的風情,

不盡的纏綿和憂鬱;

有走不盡的田埂,

不盡的小道和山丘。

江南的雨更美柔柔的、迷濛的

或帶著淡漠的愁結,

或含有濃濃的溫情。

春雨下 、草地里、池塘邊、田埂上、稻田裡,

到處都是那熟悉的聲音;

到處都是那動人的旋律。

迴蕩在那深邃山谷中格外的使人流連忘返。

那潺潺的泉水聲;

山間的鳥語花香 ;

還有那魚兒水中游的那份情致;

微波蕩漾水中影的那份眷戀;

簡直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人總不能忘本,人總有根基,

而江南的那片熱土正是我的歸宿 ,

我的根基。

二零零九年三月一日熊雁記於黃山

藝術感言

作者:熊雁

(怎喜歡在這樣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獨自坐在屬於自己的小空間下訴說著這一天的得與失快樂與苦楚。)

冬去春來細雨至,寒舍儘是暗飛音。

窗外明月幾時現,卻把心情訴說來。

誰說繪畫無處業,吾言無愧見於心。

千秋大業奮當先,自古英雄多磨難。

藝海無涯勤是岸,堅持信念乃為真。

前面何方未從問,未達理想不罷休。

哪怕風吹雨打過,他日怎會艷陽天。

世事紛紛無窮盡,無數茫茫不可逃。

天地之間物各主,心容萬物扭乾坤。

自古白雲無處去,幾多變化任縱橫。

心懷淡泊以明智,人到無求品自高。

藝路並非常人走,眾多皆似階下囚。

徐渭生前無人曉,梵谷死後方成名。

陶翁老去不憂窮,顛張身虛依作書。

往日古人乘風去,今朝卻悟古人語。

寶劍鋒從磨練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猶使無神訴心聲,正如太白詩所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自古聖賢皆多難,唯有飲者留其名。

二零零九年三月五日熊雁記於黃山

時間

作者:熊雁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間就像黑洞,

悄悄的吞併你我的所有。

當朝陽升起,

夕陽西下的時候,

我們只能在時間的背影中穿行,

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著、生活著……

在這樣一個充滿殘酷的世界裡,

我依舊堅持我的浪漫主義思想,

夢求明天的開心;

希翼前程的美好;

憧憬未來的快樂;

像海子一樣,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畫畫、看書、感受生活;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品茶、散步、體味人生;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我的幸福;

春風吹過的地方,

那是寫給他們的祝福。

風花雪月,

自然美景,

願君多感受。

陽光下、草地上、道路旁,

到處洋溢著你的歡聲;

夕陽下、石凳上、河道旁,

四處留待著你的笑語。

曾經那執守的諾言已留待記憶飄去;

曾經那寫進日記本的故事也已經發黃;

還有那消失在風中的往事現已化作了裊裊炊煙。

燭火燃不儘是點點滴滴的留戀;

燭淚滴不儘是密密麻麻的深情;

一個人的創傷,

只能自己癒合,

一個人的故事,

只能自己結尾 。

皖南風情

作者:熊雁

徽州群山萬壑起,黃山之巔最可人。

青山映水水如山,月光泄石石流光。

兩岸曉霞千里秀,半帆斜日萬里紅。

古來聖賢皆寂寞,新安江上一愁人。

無題

作者:熊雁

徽州群山萬壑起,黃山之巔最可人。

青山映水水如山,月光泄石石流光。

兩岸曉霞千里秀,半帆斜日萬里紅。

古來聖賢皆寂寞,新安江上一愁人。

二零零九年四月四日熊雁記於黃山

春思

作者:熊雁

春天的深夜,

獨自坐在電腦旁聽著很懷舊的民間樂曲,

點了一支香菸,

看著菸頭之下露出的紅光,

微微透出一絲暖意。

心裡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繞繞而上,

一樣的輕鬆,一樣的自由,

不轉眼繚煙變成了縷縷細絲,

慢慢消失不見,

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著消沉於大千世界。

窗外轟隆隆的雷聲驅趕著不眠的尋夢者 ,

還有那楊柳下、斷橋邊的戀人也情不自禁的擁抱的更緊更甜蜜,

似乎多雨的季節更加的浪漫更加迷人,

誰也不願意離去誰也不願意錯過,

也許這就是江南的春雨吧!

有著不一樣的感覺不一般的情調 ,

春天是個多雨的季節;

春天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

春天亦是個萬物復甦的季節;

然而此刻的寂寞漢子依然徘徊於學業與情感之中,

流瀉與現實與浪漫之中。

還有那幾多天真的理想,

幾多找到是滄桑,

沉默去迎接失望。

……

徘徊於街中肯怕只得孤獨,

流連忘返的季節也許只能沉默,

沉默是最好的重生,

沉默是為了下一次的爆發。

前方或許會是一生的奔波,

只要無悔這一生經過,

縱使有冷風飄過,

也要緊受逼迫,迎接挑戰,

迎接明天的光輝歲月,

去告訴那不眠的尋夢者。

香菸只剩下那殘留的灰燼,

輕輕一彈,

菸灰靜靜的落在那透明的玻璃缸上,

其寂靜如同我此時的心情。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四日熊雁記於黃山

月下秋語

作者:熊雁

秋天的氣息在這午後溫和的日光當中已感受了些許,

天氣也漸漸的轉涼了,

在寒舍待了一天也有點沉悶,

窗外一輪皓月,

忽然想出去散散步賞賞月,

放鬆下創作的思緒 。

獨自漫步月光下,

夜色迷離,

月光一瀉千里,

打在林蔭的小道上,

斑駁的樹影起起伏伏纏纏綿綿好像那含情默默的少女在訴說著她的情思,

朦朧虛實的節奏就如同在那中國清幽淡雅的水墨畫裡漫遊一樣,

如此良辰美景怎堪錯過?

忽然想起一句詩,

古人不見今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多么經典的詩句,

多么好的月色啊,

只可惜月光下的倩影還徘徊在那未知的角落。

有時候抬頭望望天空 ,

看到那茫茫的宇宙會讓你忘卻很多世間繁瑣的事情,

發現人是多么的渺小啊!

這種感覺會使你很放鬆很自由,

有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甚至會使你懷疑自己是否存在於世間。

一陣秋風吹起,

吹起了路邊的紙屑 ,

也吹醒了那寂寞漢子的自由與浪漫。

路過的戀人依偎在一起,

抵禦著瑟瑟的秋風,

此刻,

仿佛整條街都是戀愛的人。

唯獨他是孤獨的 ,

如此的孤獨,

仿佛闡述著什麼。

夜深了,

只有那不眠的尋夢者在追逐著他的夢想,

訴說著他的哀傷,

歲月沒有給他什麼磨練,

也沒有交代什麼原由,

唯有他那痴痴的夢想還徘徊在那迷離的夜色中。

也許會消失在那茫茫的黑夜當中;

也許會飄搖在那遙遠的天際之畔;

一切的一切,

要等待時間的指鍾指向明日的黎明之際,

那將是敲響晨曦的慰藉。

路燈下漸漸拉長的身影,

遠遠的離去,

消失在夜色中!

深秋的涼意催使我回到了住處,

室友都睡了,

小睡也別有風味,

酣眠固不可少,

纏纏無憂的睡姿很是羨慕。

把那時間留下的情思統統帶入了夢鄉,

深深憂鬱帶著殘存的淚印躲入了眼神,

颼颼涼風攜那美好的追憶走進了黑夜。

時間滴答滴答..........

秋風依舊在訴說著他的話語,

夜色仍然在瀰漫著他的芬芳。

二零一零年十月四日熊雁記於黃山

花鼓戲的記憶與思考

作者:熊雁

聽到這湖南的花鼓戲¬——西湖調 ,

忽然勾起了我兒時的絲絲記憶。

記得小時候一到正月的時候準有幾台花鼓戲看,

因為按照我們當地的風俗民情是這樣的,

當哪家的上一年有姑娘出嫁的,

第二年的正月一定會有一些愛熱鬧的人牽頭去賀戲。

那家的當家的便會出錢請一個戲班子來唱戲為他們祝賀,

然後擺上一些酒席來慶祝,

用意是希望他們合家歡樂、婚姻美滿、早生貴子 。

等到開始唱戲的那天方圓幾十里的都會趕來看戲,

尤其是那些爺爺奶奶搬著凳子一大早就帶上他們的孫子孫女早早的在戲台前面等候 ,

那場面真的還是蠻熱鬧的,

敲鑼打鼓鞭炮煙花喧鬧各種交織在一起成了最動聽的交響樂一樣,

在我兒時的那個時候看來場面還是很壯觀的。

其實那個年代的花鼓戲就像我們現在的晚會、演唱會一樣很有誘惑力和魅力,

那時候的少男少女都很嚮往能在那個舞台上洋溢著自己的青春年華,

展現他們的夢想施展他們的激情和抱負,

這是我母親和我說的。

我母親那個時候就非常喜歡花鼓戲而且能唱會演,

在那個年代裡母親應該算的上是小才女,

也許父親就是這樣愛上母親的吧!

我小的時候就受到了母親這樣的薰陶,

以至於現在隨便也能哄出點小腔調來 。

其實那個時候像我們80後的小孩子根本就不是去看戲的,

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第一那邊的人很多很熱鬧這樣一來就有好多的夥伴玩了;

第二每到這樣人很多的場面的時候就會有一些小攤小販擔著他們的,

吃的玩的來賣。

哄著找父母親要點錢來,

這樣吃的啊玩的啊都有了,

童年有這樣的待遇真的很幸福了,

我想生意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後來漸漸長大了隨著知識閱歷的不斷增長,

也懂的了一些關於戲曲的文化內涵。

湖南花鼓戲流行於原長沙府一帶,

以農村的山歌、民間的小調及本地花鼓為基礎演變而成一種戲曲,

形成時期為清代末葉。

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和很深的文化沉澱,

但是在全球文化和經濟化浪潮的衝擊下,

這些鄉土文化舊的習俗漸漸的被新生活替代,

消失,

直至留存在記憶中。

對於文化的迷失,

鄉村精神生活及公共空間的消失,

讓我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這些思考這些想法都源於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眷戀,

也源自我對社會人文生活的關注。

對於這些記憶的留存,

再多的思考都是有必要的。

對於這些文化的迷失熊閣在《論鄉村文化的迷失》一文中談的很好,

鄉村的文化還是豐富多彩的,

畢竟傳統的力量是偉大的,

中國的古老傳統分布在各地的鄉村而非城市,

城市早已失去了固守的陣地,

只是鄉村的傳統也在逐漸的減淡。

我們當然不希望看到所有地方都是家樂福和麥當勞,

更多的還是希望看到一個多元而有趣的生活場景。,

寄希望於大環境,

也寄希望於心靈的回歸,

僅此而已,

文化的迷失已不是你我所能改變的現狀。

也許這就是社會的大潮吧!

一旦大潮的風吹來了我們也只能順從時代的變遷,

跟隨時代的步伐去追尋我們的理想和精神寄託的家園,

當然人不能忘本,

對於生你養你的那片故土,

還是的常懷敬畏和感激之情,

因為那是你生命的源泉和根基。

二零一零年十月十日熊雁記於黃山

對本能的理解

作者:熊雁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突然喜歡上了寫作,

喜歡用文字去記錄對生活的理解、對藝術的感受、還有對理想的嚮往與追求。

也許只有那些對歷史有敬畏和尊重的人,

才會去肩負起記錄歷史的使命吧!

這樣後人才能知道前人的生活和智慧。

才能去繼承和借鑑,

也許人類的進步就是在不斷的積累和繼承中創造了文明。

人類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看了動物世界讓我懂得了很多,

在動物世界裡面任何物種都從事著兩項基本活動,

生存與繁衍。

比如燕子的生活的規律尋食、做窩、交配、下蛋,

尋食是為了生存,生存下來了就做窩,然後交配下蛋繁衍後代。

樹種也是這樣的比如楊柳它向水生長因為它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陽光,

它生長又是為了什麼呢?

為了長出新的樹苗。

所以在動植物的世界裡他們都是循環的從事這樣兩項基本活動。

生存是為了繁衍,

繁衍是為了再生存。

然而人類本身就是從動物世界進化過來的,

不要忘記我們人類也是動物,

只是被他們自身取了一個“高級動物”來與其區分,

但是在他們取名字的時候還是忘記做了一件事件,

那就是把“動物”二字去掉。

人們每天從事的事情比如讀書、買房、買車、工作、吃飯、睡覺……。

都是為了生存,

那些所謂的追求說到底只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罷了。

那些追異性、談戀愛、結婚,其終極目標就是為了繁衍下一代。

這些都只是物種與生俱來的的一種本能,

他們為了適應生存不被淘汰滅絕,

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使之適應,

於是有了爭鬥戰爭。

這些都只不過是為了適應那種生存而已,

所以物種就這樣生生不息的從事著他們的基本活動。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八日熊雁記於黃山

歲月無聲

作者:熊雁

歲月無聲,往事如風。

還沒來得及去回味這一年的點滴,

新年的鐘聲卻又即將敲響,

敲去昨日的憂愁煩惱,敲來明朝的快樂開心。

一年的光陰放在宇宙的時間概念中它不過是短暫的一瞬,

放在人生的歷程中也就是幾十分之一,

然而放在我大學的時光中卻是難忘和精彩的一年。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不會打半點折扣。

從決定繼續深造到一年的奮鬥;

從西北古都考察到東南杭州西湖;

從桂郡之地到皖南徽州;

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曾經給了我無盡的遐想,

也給了我對歷史的敬畏與思考。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一年中去的最多的要數是圖書館了,

喜歡那裡的氛圍,

也喜歡那裡安靜的環境,

最讓我喜歡的還是那裡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和財富。

當然偶爾還會在書架旁遇到一位清純的女生 ,

我們只是擦肩而過,

有時卻也似曾相識。

最好的要數遇見一個談吐不俗舉止優雅的女孩,

我們會交流心得談論藝術、文學、音樂……。

當然也會有很尷尬的場面,

有時看書會睡著 ,

在旁人看來肯定會想這一定是個“傻子”看書都睡著,

其實是看的入迷了,迷迷糊糊就進入了夢鄉。

有時會被忘了調振動的手機鈴聲嚇到,

最尷尬的還是帶著耳機看書,

聽到熟悉的音樂會不由的哄上幾句卻不知道大家都看著你,

太多的回憶太多的經典。

畫室也是我幾乎每天都去的地方,

那裡可以找到一個真實的自我,

也可以放肆的在紙上畫出我內心想要表達的事物。

要是能畫一張大家都說好的作品,

我也會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當然有時候的作品不知道是別人看不懂還是畫的不夠好,

但是我相信是別人不能理解我的藝術思想和感悟吧!

不管怎么樣我會謙虛的學習,

聽從別人給我的指點和見解,

反思我的創作理念。

每當有新作品誕生的時候我一定會第一時間說個“好”字,

也許別不會理解我,

以為是我太自戀了,

其實這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給自己信心和前進的動力。

我的畫室很大所以我能夠很好的發揮我的創作思緒,

也會有很大的地方讓我灑脫,

那裡有我的良師益友,

會和他們探討藝術交流心得,

關於人生的道理與生活的瑣碎。

生命在於運動,

我當然也是個愛好運動的青年,

每當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我會騎著我的電動車帶上我的桌球拍直奔桌球台,

那裡會有我很多的球友。

大部分的男生都喜歡打籃球,

我可能是受到兒時的影響吧,

因為我讀國小的時候我們那個學校設施相對落後沒有籃球場,

只有兩個水泥做的兩個桌球台。

依然記得小時候只要一放假我們就不約而同的相聚在桌球台邊打球,

那股勁真的只有在童年時候那無憂無慮的思緒當中才能找到的,

也許是潛意識裡面的運動因素影響著我吧!

所以我最喜歡的運動是桌球。

技術談不上很好,

從中能找到快樂已足以!

就這樣悠悠然的過著,

也很知足也非常的充實。

新年的鐘聲已敲響,

借著時間的指鍾指向新年的呼喚,

願新年的夢想能找到一片棲息之地,

願新年的歲月能洋溢著你我的幸福和微笑,

足以足以……。

二零一一年元月一日熊雁記於黃山

圖書館的那個女孩

作者:熊雁

從圖上館與你擦肩而過的那刻起,

也許就注定了我們這段短暫而又浪漫的情緣,

人家說前世的一千次回眸才換回今生的擦肩而過,

不管前世我們是否在同一個世界裡,

也不曾去懷疑是否有前世,

但至少今生我們是有過美好的瞬間。

大學也有過浪漫的回憶,

在這裡可說上一句青春無悔。

我們曾說要摯手走天涯,

去看看天空的顏色,

我們漫步校園的未名湖畔,

看朝陽升起夕陽西下;

我們也曾夜遊老街小巷,

聽冬天的風聲雨聲;

感受歲月的年輪在那黑瓦白牆上留下的滄桑,

踩著悠悠的石板路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感受著戴望舒寫的雨巷,

遇到一個姑娘,有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也許只有有感情深度的人才能感受到她的真知,

在寒風中默默的等待 ,

等待又徘徊。

但終究默默的離去,

去追尋屬於我們的天空,

去看我們未曾踐踏過的領地,

直到消失在那轉角的地方。

誰也無法阻擋時間讓我們老去,

誰又能擺脫七情六慾的羈絆,

那多情的漢子只能把他們的經歷寫進那屬於兩個人的日記,

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記住這美好而又短暫的情緣,

當然那未名湖畔上空的明月會記住,

也只有它能見證我們的相遇相知相愛,

也只有它能見證我們的快樂傷心幽怨,

只恨相識太晚相別太快,

願那天涯的顏色是漂亮美麗而又浪漫的。

依然是無悔青春,

可會變?誰沒再變。

二零一一年元月七日熊雁記於黃山

漫步春天

作者:熊雁

漫步在春天的細雨中,

聆聽著春的聲音,

那濛濛細雨飄灑在林間的枝葉上;

呼吸著春的氣息,

那百花爭艷散發在空中的芬香;

感受著春的腳步,

那萬物復甦綻放在大地上的生命;

無盡的思考甚至心靈的回歸。

隨手摘下一朵沾滿水珠的鮮花,

閉上眼睛嗅聞著它淡淡的芬芳,

真的很是享受那種瞬間。

很喜歡江南的春雨,

更喜歡那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

如果能漫步在那鄉間的石板路上,

享受著那春天賦予我的詩意,

真有如那中國水墨畫般的韻味。

記憶之中的家鄉就是這樣,

池塘邊、草地上、田埂里,

到處都洋溢著她們的歡笑;

到處都綻放著他們的熱情;

甚至樸實、勤勞、善良,

你會在屋檐下見到一個抽著紙菸的老頭,

很悠閒的給小孩子們講那些過去的故事;

你也會在池塘邊看見一群勤勞的洗衣女,

很清幽的談論著她們的家庭她們的生活;

或許你也會在田埂上見到那春播忙碌的情形;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創造美好的明天。

記得小的時候經常會和幾個夥伴去學校的後山采映山紅,

滿山紅紅的花朵盛開的場面真的很漂亮很迷人,

我們會摘一束把它整理的很精緻送給那美麗的老師,

也會貪玩的插幾朵放在女生的頭髮上,

惹的她們追著我們打打鬧鬧,

雖然我不怎么調皮。

也許是害羞,也許是貪玩,也許是童年的我們都很稚嫩,

但是看得出那個時候的我們都是很開心的。

如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

那山還是那山但卻沒有了枝繁葉茂的樹和花草;

那水還是那水但卻沒有了清澈可見的魚和水草;

那人還是那人但卻沒有了淳樸善良的心和面貌。

春雨依然淅淅瀝瀝的下著,

模糊了前方的道路,

也迷失了我的心。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熊雁記於黃山

書法散談

作者:熊雁

歷史的年輪在時間的大潮中滾滾向前,在四大文明古國當中中國是唯一未曾分裂的國家。而文字正是傳承這一文明的精髓,無時無刻不在刻畫著歲月與時代的變遷;無時無刻不在記錄著歷史與朝代的更換;對於這一偉大的文明我總是常懷敬畏之情。

世界上各民族的所用文字的組成因素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語言的聲音為因素,造成若干表示聲音的符號——字母,如英文是二十六個字母拼寫成不同的詞。另一類是像繪畫一樣,基本上是把客觀的事物用簡單的線條畫下來,作為代表那個事物的符號而成的文字,漢字就是這類文字。寫字其實最原始就是畫畫,所以素有“書畫同源”之說。中國漢字發展源遠流長,從我們的祖先通過象形、會意、指事等畫下了最早的文字那刻,於是就有的所謂的書法。從甲骨文到石鼓文;從篆書到隸書;從楷書到草書;這是中國書法發展的歷程,它不僅見證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發展軌跡,同時也給我們在藝術的殿堂里多了一個名為“書法”的字眼。 書法通俗的來講就是寫字,但是能寫好字並不代表你就懂中國書法,書法它講究章法、力度、用筆、氣息、墨色等等,裡面的學問實之太過深奧,以至不便一一道來。我的母親也曾做過毛筆,她也喜歡寫點字。小的時候我經常趴在我母親的筆台邊看著她做毛筆,她會跟我講一些關於毛筆的製作和一些書法方面的知識,雖然那個時候我不怎么懂,但是在我朦朧的意識當中也記下了那么一個篇章,沒事的時候我總是會拿著做好的毛筆沾上水在地上畫畫寫字,儘管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是畫的什麼寫的什麼。以致於我後來真的喜歡上了它們,而且大學還選書畫為我的本專業,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潛意識對人的影響吧!

說起正規的有老師教我書法,應該是國小的時候。在20世紀中葉正是毛筆字向鋼筆字過度的一個時間段,新的使用工具取代舊的使用工具,我正好趕上了20世紀的末班車,於是在我讀國小的那個年代還殘留著中國傳統的“書法課”,

我們那個時候好像稱之為“描紅”或“寫大字”,每每一上課總是把一身搞的全是墨,手上、臉上、桌子上、本子上……。後來上了國中一時功課太多我也就寫的不多,偶爾會在母親的囑咐下練習會兒,會在父親要我寫春聯時寫點毛筆字,儘管那個時候字寫的很難看。每逢寫春聯的時候我父親總是會對我說:“孔夫子不嫌自醜,無論做什麼事情首先要有勇氣去做去面對,不管結果怎么樣,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收穫很大”。每年貼對聯的時候總會見到父親滿臉的笑容,欣慰的說一句:“今年比去年又進步了”。

讀高中的時候我遇上了兩位好老師,一個是楊永明老師,另一個是劉廣老師,

他們書法寫的很好,我總是和他們交流,謙虛的向老師請教,他們也會毫不保留的教我書法方面的知識。在高二的一次比賽中我獲了書法一等獎,那是我第一次書法作品被老師同學認同和獲獎,之前別人總是會說我的字像“鬼畫符”。

到了大學我經常會積極的去參加一些書法比賽並且投稿,會時常記起父親囑咐我的那句話,期間也獲了不少的榮譽和獎章,這些只能是作為激勵我前進的動力,也算是對我一個階段的肯定吧!

當我真正深入了解、研究、學習書法的時候,才知道它不僅僅是一門書法藝術,更是一種民族的精神和靈魂。中國書法藝術烙有深深的中華名族文化印記,

它也是中華民族為人類世界所作出的優秀文化遺產。凡是有文字的民族就有書法,但由於各個民族的文字組成因素不同,其書法也互不相同,也只有中國書法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漢字的文字結構和筆畫都能給人以美的感受,文字的結構就好像衣服或房屋的形式,都有美的要求,住進美的房子,穿著美的衣服,都能夠使人心情舒暢,文字寫的美同樣能給人獲得一種美的享受,好像所寫的詞句、文章都增加了光彩,而更能感動人、鼓舞人。欣賞美的書法就和欣賞美的圖畫、雕塑、音樂一樣,給人以鼓舞、安慰、快樂,使人增長樂觀浪漫主義精神和奮勇前進的力量。

有時在觀賞書法作品的線條、節奏和結構韻致時,仿佛能夠摸到作者的感情脈搏,從而能激發想像,啟動靈思,使身心都沉醉於超然的境界中,有時候在筆歌墨舞中靜心寧神,冥冥之中領略到無窮的樂趣。如今在生產力高速發展的時代,新的先進的生產工具必將代替落後的生產工具,從毛筆到鋼筆,從鉛字筆到電腦打字,然而對於傳統的文化藝術似乎拋卻腦後。在課堂上很少看到書法這門課,在平時的行文當中也很少看到手寫的漢子,生產效率固然是提升了,然而傳統文化也會在無形的時間中慢慢的遺失,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倒退?

歷史依然是滾滾向前,誰也無法知曉一百年、一千年、甚至幾個世紀後會是怎么樣;但是誰都知道一百年、一千年、甚至幾個世紀前書法是什麼樣;人總是不能去否定歷史遺忘歷史的,唯有遵循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提升大眾的精神文化品位,進一步繁榮和發展書法藝術,才能開闢歷史的新篇章。

明窗淨几,筆墨紙硯,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這正是吾輩之所追。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日熊雁記於黃山

讀周國平作品有感

作者:熊雁

依然是那樣安靜的夜晚,

依然是那樣熟悉的旋律。

讀完周國平先生的哲學著作,

感慨萬千,

真正知道了詩人之為詩人,

就在於他對時光的流逝比一般人敏感;

哲學家之為哲學家,

就在於他對生活的觀察比一般人細心。

詩詞與文章,

便是他們為逃避這流逝自築的避難所,

是他們為超脫塵世喧譁的心靈歸宿。

時鐘總指示著瞬間,

但什麼能指示永恆呢?

詩人承擔著悲壯的使命,

把瞬間變為永恆。

在時間之中擺脫時間,

又有誰能生活在時間之外呢?

也許是孩子,

孩子不在乎時光流逝,

在孩子的眼裡,

歲月是無窮無盡的。

童年之所以令人懷念,

是因為我們在童年曾經一度擁有永恆,

我們終將逝去童年,

我們的童年是在我們明白自己必將死去的那一天結束的,

自從失去了童年,

我們也就失去了永恆。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六日熊雁記於黃山

辭舊迎新

作者:熊雁

辭舊迎新日,酒醉難解憂。恰遇有情處,卻使無情生。

佳肴又盛宴,何以耐鄉情。愁客幾時醒,漓目盡淒清。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熊雁於黃山

尋知音

作者:熊雁

庚寅年正月三十夜,解衣欲寢。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語樂者,遂至校園聽松湖畔,尋知音。知音何處?湖上之春風,山間之明月。耳聽之而為聲,目遇之而為色,豈非知音呼?

湖畔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松竹影子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竹?但少閒人如吾者耳。

二零一零年三月十五日熊雁於黃山

一封塵封四年未寄出去的信

作者:熊雁

今天我在整理一些資料的時候,忽然被一些東西給愣住了,勾起了我一些零碎的記憶。找到了一封塵封四年未寄出去的信,看了之後淚水沾濕了我的眼眶……。

那還是四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我讀大一。我們系裡面每年都會有一次去特校(黃山市特殊學校)看望殘疾兒童的活動,也是公益事業的一種吧!我們系07級的大部分人都有去了,我們特意還排練了很多節目為他們表演,我想一方面是想表達我們的真誠和敬意,另一方面是希望讓他們能夠感覺到這個社會的溫暖和關愛吧!記憶很深刻的一個節目是侯玲教我們的《感恩的心》我們用肢體語言傳達我們的感情和思緒。

“我來自何方?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在那邊看望、交流、演出的過程中我認識了一位名叫琚秀雲的聾啞人,我們是用在紙上寫文字的方式交流的,她是胡吟新月的朋友,聽新月說是她認的妹妹。新月對她很好,經常會買一些東西去看她,陪她聊天,帶她玩,後來我們幾個聊的很投緣,雖然現在忘記了那個時候說的什麼,但是那個過程一直留在我的記憶當中。

等我們的活動結束了之後,我們都回到學校了,大約過了一個星期的樣子,有一天新月給了我一封信,說是那個秀雲寫給我的,我讀完於是也回了一封信,但是一直沒有寄出去,也沒有托人帶給她,也許是後來忘記了這個事情吧!直到4年之後的今天我在收拾我東西的時候突然找了那封塵封已久四年未寄出去的信,打開那沾滿灰塵有點發黃的信紙,上面寫的是“黃山學院備課紙“,信的內容是這樣:

琚秀云:

展信QQ糖,甜到太平洋!

收到你的來信,甚是感動和高興。由於近幾日時間比較緊未能及時與你回信,還望你能諒解!

讀了你的信真的被你深深的感動了,那天新月姐姐說你寫信給我了,我當時還有點震驚,我想就認識還不到一天的時間,居然……,你對朋友的那份真誠和對人生的那份堅定的信念;以及對待生活的那份執著和飽滿的激情,是常人無法比擬的!這也是我為之所感動的理由吧!

聽新月姐姐說,你是一個很認真很喜歡畫畫的可愛女生,我那天也看了你們的一些作品,確實你們那邊的一些作品比我們還畫得好,只要你有堅定的信念,我相信你也一定能活出你人生的意義,實現你認識的價值。

你新月姐姐人很好,對你也蠻好的,當然對我也如此,她還收了我作她的弟弟,呵呵!其實我很想作她的哥哥!只不過她比我大那么一點點,然後我就認命了,哈哈……。後來一想也沒多大關係啦,反正都是姐弟,無所謂。(很大方吧!)

喔!對了,上次你姐送你的那些東西是不是很喜歡啊!她說下次還會買禮物送給你的,只要你認真學習,笑對人生!

時間過的真的快啊!剛看下表又是深夜了。那就此擱筆吧!最後祝你身體健康,學業有成,萬事如意!

你的好友:熊雁

2007.12.18.晚

讀完這封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心情有點沉重,有點不知所措,感覺那個時候的我很單純、很真實,雖然信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寄出去,但是文字行間還是流露了我那份真誠的心和真摯的情感。

我點上了一根煙,猛吸了一口,突然想找個時間去特校看看她,可不知道她現在還是否在那個學校學習?是否還記得我們?是否還記得曾經的那段故事?於是我拿起電話撥通了胡吟新月的電話,我們聊了一會兒,約好了改天我們都有空的時候去特校看看,聽她的語氣可能最近一兩年應該沒有和秀雲聯繫了吧!真恨時間把我們的距離拉開,也可能是社會的原因,也可能是教育的原因,但最有可能還是自己的原因。

(此文謹記錄我的經歷和遺憾,也希望整個社會更加關注那些殘疾人群,關注他們的生活和成長,以及他們的生存狀態。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重要體現)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五日熊雁記於皖南屯溪

獨行老街

作者:熊雁

市景繁華心意亂,

孤燈照晚獨自行。

老街未老依昌盛,

熊雁 國畫山水 谷英攬勝 熊雁 國畫山水 谷英攬勝
熊雁國畫山水作品 熊雁國畫山水作品

明月欠明照古今。

二零零八年元月五日熊雁於黃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