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樹林

熊樹林

1988年初秋,熊樹林從大連鐵道學院畢業後來到了綏化車輛段。 1998年,33歲的熊樹林以出色的工作業績擔負起車輛段段長的重任。 在熊樹林的奮鬥道路上,他不光使自己獲得優秀科技工作者等許多榮譽,而且使綏化車輛段科技興企工作取得很大成績。

熊樹林:科技興企的帶頭人

徐向陽 梁維德

熊樹林熊樹林

從1998年以來,哈爾濱鐵路局綏化車輛段一步一個新台階,一年一個新突破,科技開發碩果纍纍,經濟效益穩步增長,逐步跨入現代化企業的行列。這輝煌的業績,離不開車輛段帶頭人——段長熊樹林。

1988年初秋,熊樹林從大連鐵道學院畢業後來到了綏化車輛段。工種繁雜、設備陳舊、工裝落後是綏化車輛段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熊樹林決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這一切。

從邁入車輛段大門的那一天起,他便一頭扎入科技發明和設備改造中,把全部心思用在了對檢修設備的研究上。1992年11月,他的第一項科研成果——風動液壓軸箱拆裝器終於研製成功了,這項成果解決了工人們更換防塵板時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困擾貨車檢修的問題,並獲得了1993年度哈爾濱鐵路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過去在鐵路貨車檢修時,把滾動軸承轉到洗修環節需人工搬運,困難異常。熊樹林把攻破這道難關作為自己下一個科技目標。如何讓機械像人手一樣活動自如地搬運軸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熊樹林為此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經過幾十個日夜的苦心琢磨,這套設備終於研製成功,熊樹林給它起名“滾動軸承搬運機械手”。

1998年,33歲的熊樹林以出色的工作業績擔負起車輛段段長的重任。他深知科技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繼續帶領科技人員從事科技攻關行動。

1999年,熊樹林帶領全段幹部職工本著自我研製、自我生產、自我改進的原則,僅用4個月就完成了台車制動梁檢修流水線、三通閥檢修流水線、車鉤緩衝裝置檢修流水線和大型平車綜合樓“三線一樓”的改造任務,去年他們又完成了檢修庫地面和輪軸間改造。通過改造,極大地改善了車輛段的工作環境,實現了工藝布局合理、工裝設備先進、自動化程式高的改造目標。

為了擴大、發展大車檢修與運用規模,經過熊樹林和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終於在綏化車輛段建成了特大平車停放庫及停車線,改變了過去大車管理人員辦公條件差、部件無存放場地的歷史,實現了大車配件檢修、試驗、存放、辦公一體化,使大車基地初具規模。

幾年來,在熊樹林直接指揮和參與下,他們共完成科技成果50多項,創經濟效益150多萬元。這些成果都在安全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的已在全路推廣、套用。

在熊樹林的奮鬥道路上,他不光使自己獲得優秀科技工作者等許多榮譽,而且使綏化車輛段科技興企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努力改變知識結構,適應現代化企業的需要,建成梯形年齡結構的科技人才隊伍,以科技保全全,以科技創效益,在綏化車輛段已形成共識。(新華社哈爾濱7月5日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