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生產自動化技術

煉鋼生產自動化技術

《煉鋼生產自動化技術》是由冶金工業出版社於2006年11月1日出版的一本書籍。該書內容包括:鐵水預處理自動化;轉爐煉鋼工藝及設備;轉爐電氣傳動系統;轉爐煉鋼控制的基礎自動化;轉爐自動化過程控制系統;轉爐煉鋼數學模型等。

基本信息

價值作用

本書為《冶金過程自動化技術叢書》之一,本書可供從事冶金自動化技術的科研、設計、生產維護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自動化專業的師生參考。

目錄

第1章 鐵水預處理自動化

1.1 工藝概述

1.1.1 鐵水預脫硫工藝

1.1.2 鐵水預脫矽工藝

1.1.3 鐵水預脫磷工藝

1.1.4 全量鐵水“三脫”預處理工藝

1.2 脫硫,脫矽及脫磷鐵水預處理設備

1.2.1 噴槍及傳動設備

1.2.2 擺動溜嘴除塵罩

1.2.3 攪拌器

1.2.4 扒渣機及系統

1.3 鐵水預處理自動化檢測儀表

1.3.1 硫含量的檢測

1.3.2 矽含量的檢測

1.3.3 磷含量的檢測

1.3.4 鐵水重量的檢測

1.3.5 魚雷罐車、鐵水包內襯形狀的檢測

1.3.6 鐵水液位高度檢測

1.4 鐵水預處理自動化

1.4.1 鐵水預處理控制流程

1.4.2 鐵水單脫硫自動控制的特點

1.4.3 鐵水單脫硫控制流程

1.4.4 鐵水預處理主要控制設備

1.4.5 噴吹法脫硫、脫磷、脫矽的鐵水三脫

預處理工藝特點

1.4.6 鐵水預處理基礎自動化

1.4.7 鐵水預處理過程自動化

第2章 轉爐煉鋼工藝與設備

2.1 轉爐煉鋼工藝與基本原理

2.1.1 煉鋼基本化學反應

2.1.2 物料平衡和熱平衡原理

2.1.3 復吹轉爐物料平衡的測試

2.2 轉爐煉鋼設備與監控點

2.2.1 轉爐主體設備

2.2.2 轉爐輔助設備

2.3 轉爐主要檢測儀表的原理與特點

2.3.1 轉爐檢測儀表的套用特點

2.3.2 壓力檢測儀表

2.3.3 物位檢測儀表

2.3.4 流量檢測儀表

2.3.5 溫度檢測儀表

2.3.6 重量檢測儀表

2.3.7 轉爐煉鋼計量器具配備規範

第3章 轉爐電氣傳動系統

3.1 概述

3.2 直流調速系統

3.2.1 轉爐傾動的全數字直流調速系統

3.2.2 直流傳動系統中的氧槍控制

3.3 交流傳動系統

3.3.1 交流變頻控制

3.3.2 矢量控制的概念

3.3.3 採用PWM變頻器的矢量控制

3.3.4 矢量控制變頻器實際裝置

3.3.5 氧槍升降負載特性與轉爐傾動負載特性及交流電機運轉

3.3.6 變頻調速用於轉爐傾動和氧槍升降負載的可行性分析

3.3.7 交流傳動系統轉爐傾動控制

3.3.8 交流傳動系統中的氧槍控制

3.4 變頻器在泵類負載與風機中的套用

3.4.1 泵的特性分析與節能原理

3.4.2 變頻器恆壓供水系統

3.4.3 中壓變頻器在轉爐一次除塵風機中的套用

第4章 轉爐煉鋼控制的基礎自動化

4.1 基礎自動化的控制範圍

4.2 轉爐氧槍系統

4.2.1 轉爐氧槍供水系統

4.2.2 轉爐氧槍供氧系統

4.2.3 轉爐氧槍供氮系統

4.2.4 轉爐主、備槍換槍橫移系統

4.2.5 氧槍位置控制系統

4.2.6 氧槍安全系統

4.2.7 轉爐氧槍系統的控制方式

4.3 轉爐副原料系統

4.3.1 副原料上料系統的控制

4.3.2 副原料除塵系統

4.3.3 副原料振動給料的變頻控制

4.3.4 副原料稱量系統

4.3.5 轉爐副原料加料的聯鎖控制

4.3.6 副原料加料系統的控制方式

4.3.7 合金上料皮帶及合金系統的控制

4.3.8 鐵合金振動給料機的控制

4.4 轉爐底吹系統控制

4.4.1 底吹控制的分類

4.4.2 底吹氣體的壓力控制

4.4.3 氣體流量中總管與支管的設定平衡

4.4.4 底吹氣體的切換控制

4.4.5 底吹氣體的階段控制

4.4.6 底吹系統防止漏鋼的安全性

4.4.7 底吹系統的控制方式

4.5 餘熱鍋爐控制系統

4.5.1 餘熱鍋爐的結構

4.5.2 汽化冷卻段的劃分

4.5.3 餘熱鍋爐供水泵的控制

4.5.4 餘熱鍋爐供水水位的三衝量調節

4.5.5 除氧器及併網蒸汽的壓力、流量控制

4.5.6 餘熱鍋爐的連續排污控制

4.5.7 餘熱鍋爐的控制方式

4.6 一次除塵系統的控制

4.6.1 除塵污水循環系統

4.6.2 一次除塵系統的煙氣除塵

4.6.3 R-D閥的控制及捅針

4.6.4 一次除塵風機的檢測點

4.6.5 一次除塵風機的檢測與轉速控制

4.6.6 一次除塵管道微差壓調節

4.7 二次除塵系統的控制

4.7.1 二次除塵系統的控制範圍

4.7.2 除塵風機與布袋除塵

4.8 煤氣回收系統的自動控制

4.8.1 煤氣回收的工藝流程

4.8.2 在煤氣回收過程各設備間的自動聯鎖和順序控昔

4.8.3 煤氣回收的條件與時機

4.8.4 煤氣回收系統的氣體分析

4.9 煉鋼化學成分的化驗檢測與通信

4.10 副槍控制系統

4.10.1 副槍測試探頭

4.10.2 副槍系統設備組成

4.10.3 副槍測試系統控制

4.10.4 副槍系統性能和使用價值

4.10.5 副槍的測試原理

4.10.6 副槍的測試槍位控制副槍換頭機械手控制

4.11 濺渣補爐系統

4.11.1 濺渣補爐工藝

4.11.2 N2,O2切換及濺渣主要參數

4.11.3 濺渣補爐系統中的壓力流量控制

4.12 基礎自動化的硬體配置

4.12.1 可程式控制器PLC

4.12.2 集散型控制系統DCS

4.12.3 人機操作界面HMI

4.12.4 工業乙太網及現場I/O匯流排

4.12.5 工業乙太網在轉爐基礎自動化中的套用

4.12.6 典型工程的基礎級系統配置

第5章 轉爐過程控制系統

5.1 概述

5.2 轉爐過程控制系統的功能及實現

5.2.1 轉爐過程計算機的控制範圍

5.2.2 轉爐過程控制系統的功能

5.2.3 採用數學模型控制轉爐煉鋼的工藝要求

5.3 使用VMS作業系統的過程機套用軟體設計

5.3.1 OPEN VMS作業系統的檔案系統

5.3.2 煉鋼過程控制的套用軟體流程

5.3.3 各站套用軟體功能簡介

5.3.4 過程計算機套用軟體結構

5.4 使用PC伺服器的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

5.4.1 簡述

5.4.2 系統硬體、軟體及網路配置

5.4.3 系統完成的功能

5.4.4 鋼包跟蹤系統

5.4.5 與基礎自動化的通信網路配置

第6章 轉爐煉鋼數學模型

6.1 概述

6.2 機理模型的組成及其功能

6.2.1 加料計算模型

6.2.2 吹煉控制模型

6.2.3 鋼水調整計算模型

6.2.4 自學習模型

6.2.5 模型訪問的數據檔案

6.3 模型的算式和算法

6.3.1 模型的基本原理

6.3.2 物料平衡和熱平衡方程

6.3.3 終渣成分計算方程組

6.3.4 終渣成分計算

6.3.5 根據熔渣成分確定鋼水成分

6.3.6 渣量及副原料加入量計算

6.3.7 模型的算法

6.4 複合模型或機理一統計模型

6.4.1 複合模型的特點

6.4.2 二次加料模型

6.4.3 動態修正模型

6.4.4 補吹模型

6.5 通用性智慧型化建模方法

6.5.1 功能的設計及選擇原則

6.5.2 功能實現

6.5.3 方法的套用條件

6.6 智慧型控制簡介

6.6.1 智慧型控制的發展及特點

6.6.2 智慧型控制在鋼鐵工業中的套用

6.6.3 轉爐動態終點控制的建模前期準備

6.6.4 模糊控制模型

6.7 LBE技術在轉爐上的套用

6.7.1 LBE模型與吹煉噪聲法

6.7.2 LBE系統的改進及完善

6.7.3 LBE的過程自動化系統

6.8 OTCBM過程控制模型

6.8.1 OTCBM模型與質譜儀

6.8.2 OTCBM模型原理

6.8.3 OTCBM模型的套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