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獄之門

煉獄之門

本書是源於親身經歷的紀實性力作,作者以其資本市場與政經傳媒的高端資深視角,對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運用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手法,將中海油競購案融入國內外巨觀環境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大脈絡之中,首度揭示出新聞背後鮮為人知的真情實景,展現了一個新興中國能源企業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的奮鬥成長曆程。書中所涉重大話題既回答了種種猜疑也提出了新的問題,有助於政企財經界各級領導者與專家學者及高校師生激發碰撞思想火花。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如果一件事情看上去不合常理,那一定有它的背後原因,只是你還不了解全部真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中海油競購三周年之際,本書的問世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作者站在中美關係的高度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重新審視,舉重就輕地揭示蹦中國企業跨國收購背後的曲折與艱辛,以全球化視野提煉與升華出一個值得一讀的經典案例。中海油競購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先行“吃螃蟹”的一次有益嘗試,它向世界發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信息:全球化的資源與生產力應該互通有無、全

球共享。在這個東兩方小斷加深了解、尋求平等互利的過程中,中國企業宜再接再厲,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
資深能源專家,目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月鳳起教授
本書向讀者們展示的是中海油競購尤尼科事件的來龍去脈,其中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內幕和情節,如今這一一事件已不再是新聞了,但是本書的出版又一次催促我們捫心自問:面對波濤洶湧的經濟全球化浪潮,我們做好了準備沒有?我們應當如何應對?本書敘事清晰,議淪精到,筆觸細緻委婉而不失磅礴之火氣,確實值得一讀。
《中國經濟導報》社總編輯 莫新元
這是首個全球矚目的中國企業跨國收購的案例,或許也是首部記述中國企業跨國收購的長篇。作者的國際視野和對重大題材的駕馭能力,隨著故事的展開而展現,超脫,大氣,有思想,有文采,有氣勢。
京華時報社社長 吳海民
中海油競購案是中美關係的經典案例。美國總統布希談到中美關係,用的是“非常複雜”這個詞,他稱中美既是對手更是夥伴。可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是對手?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又是夥伴呢?布希總統沒說,恐怕也說不清。馬毅穎此書所講的真實故事就反映了美國對華政策的這一深刻矛盾。
知名國際問題評論家,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丁剛
中海油收購尤尼科遇阻,是西方高度提防中國的一個縮影。重溫並讀懂尤尼科事件,有助於我們從外部熟悉幾個看起來很傻的問題:中國人是誰,他們想乾什麼。我們會發現把這么簡單的事對西方公眾說清楚,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
《環球時報》總編輯 胡錫

內容簡介

一樁企業收購案何以震驚世界?何以引發中美之間軒然大波?何以黯然收場而諱莫如深?喧囂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又有哪些教益與警示?歷史將如何評說?……

作者簡介

馬毅穎,企業公共關係高級顧問/跨媒體資深財經評論員/高端策劃主持人/高級經濟師/高級編輯/記者;工商管理研究生學歷。2005年,其遵循國際規則,以企業顧問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獨立身份獲邀加入中海油競購團隊,任傳媒顧問。
其與中國公司海外上市同步涉足資本市場,1994年服務於國務院某部企業境外上市聯合領導小組辦公室,此前於某重點大學供職教學科研與高新技術企業管理工作多年。後在上次政府改制大潮中停薪留職進入中央媒體拓展財經資本市場新領域。十幾年裡在改革重要時點就資本市場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公司治理以及能源、電信等領域的高端話題,前瞻性地在多家國家主流媒體發表了大量深受好評頗具影響力的高端訪談、深度專題和內參調研,被國內外眾多媒體和網站大量報導轉載。多次主持策劃組織國內外政、經、企領袖與知名專家學者參與的重要活動和跨媒體運作。在中國企業走出去早期即編輯出版了《企業股份制及境外上市指導手冊》。

目錄

引言:貢獻這個故事不單單需要勇氣
第一章 一個“不像國企老總”的人自製自演的故事
年夜飯上桌了,電視主持人還在問:“誰幹的?”
初識傅成玉
兩年坐上中海油第一把交椅
“一個人總要做點事吧!”
大海充盈水滴
第二章 一個注定不會平常的資本故事
中海油為什麼收購尤尼科?
傅成玉為誰萬里走單騎
訊息究竟是誰捅出去的?
無巧不成書
第三章 石油的色彩很迷離
本色演變
亂花迷人眼
獨董風雲
橫空殺出雪佛龍
第四章 博弈較量以道御術
港交所的追問引發6月“第一槍”
一夜之間全世界媒體爆炸了!
“企業負全責”——來自中國高層的指示
形兵之極,以進為退
撤退的底線在哪裡?
兵無常勢,以退為進
第五章 硝煙散去,餘波未了
“咱要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
因“敗”獲獎 華麗轉身
“利益相關”“狼”愛上“羊”?
“韜光養晦”PK“大國崛起”
第六章 而今邁步從頭越
攜手亞非拉
假如明天危機來臨?
“以人為本”統領“資本運作”
歸雲來兮,君歸何處?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一個“不像國企老總”的人自製自演的故事
本來構思這本書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事件,可是有不少人希望我說說人物。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嘛,那場競購雖然不合天時、地利,卻讓傅成玉被“批量報導”,聲名鵲起,被演繹得近乎離譜,有這樣的要求自然也不過分。這樣一個轟動事件怎么就發生在這樣一撥人身上?說是心血來潮有人信嗎?但這真是出了個難題,因為具體到某個人,我自認為了解得並不全面。誰知,剛一見到這個小標題,朋友們就和我有了一番探討,出於謹慎建議我換個說法。我不能不承認,顧慮不無道理,甚至包括傅成玉本人。世上的許多事情單看你用什麼標準衡量,凡事就怕琢磨,說者無意,萬一碰上個喜歡找事兒琢磨的,望文生義,就可能演繹得走了調。
說傅成玉“不像國企老總”這話來自於競購以前的公司內部。幾年前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時我也不解地問:國企老總該是啥樣?國企老總何謂像與不像?這與今天別人問我時的口吻一模一樣,終於沒有聽到確切的表述,有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這樣的評價在海油人眼裡似乎不是缺點,倒像是“開放”的轉意,大家都說他很“open”。在對中海油多了些了解之後,這種盡在不言中的表達,更像是反映出一種新舊企業文化認知上的變化。可是這樣的評價,若用拿著企業頭銜當官做的傳統標準去發揮,“可是很要命的”!隨便放到另外的哪個傳統國字頭環境,一個有了這種評價的領導,很可能意味著板凳坐不長了。然而自從中海油競購之後,大家都說傅成玉變了,說他“競購前後判若兩人”!內部人說他“越來越政治”,外部人說他“越來越像國企老總”,可“幫”他有如此“進步”的竟是當初教會他“open”的美國人,這恐怕是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事情。
幾年前,我曾經在文章中用“尋找最佳交叉點”來形容中海油乃至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那時傅成玉的“不像”也許正是一種走向國際的“交叉”,也許正是這種“不像”,才讓他敢於上演這場競購“大戲”。如果硬往文化上套,從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比較與“交叉”中,或許能夠發掘更多超越政治色彩的淵源。而今的“像”也許更多地體現了中國特色,更可能是一種本色的回歸。
年夜飯上桌了,電視主持人還在問:“誰幹的?”
客觀地說,在2005年以前,“中海油”這個名字在中國企業里還算不得響亮,傅成玉更是少有人知。儘管現在仍不時有人把它與中航油搞混(我就被朋友多次問及“是不是那家出了事兒的公司”),然而,自從宣布競購美國石油公司,一場大西洋刮來的傳媒戰狂飆,不但令中國人瞪大了眼睛,也賺足了大洋彼岸美國人的眼球。時至今日,如果點擊“中海油競購”,任何一個像樣的網站,即使經過了不少後期處理,仍然都能搜尋出當時的專題。為了儘可能保持中立,排除支持的觀點和敵視的觀點,節選下面這段保留在某網站上的2005年年終專題編者按,從中可以看出一種在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普遍困惑:“如果要評選年度最吸引人眼球的國企,那非中海油莫屬。如果要評選年度遭人非議最多的焦點人物,中海油的執行長傅成玉就當之無愧。2005年中海油競購尤尼科顯得異常高調。從最開始報價超過對手近20億美元,到後來在公開場合反覆強調‘一定要拿下’,這種異常的高調讓人捉磨不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海油成為被評論得最多的‘中心議題’。”
那一年,幾乎所有的媒體和網站的年終盤點都慷慨地給了中海油一票。傅成玉本人因為發動並率領中海油競購美國尤尼科公司,年終入選中央電視台2005年度經濟人物。而讓他鎩羽而歸之餘感嘆“兩個沒想到”的美國,此時又給了他一個沒想到:入選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2005年全球最有影晌力的經濟人物。那年入選共14人,為首的是美國總統布希,還有比爾·蓋茨……記得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我調侃地發了一條簡訊,祝賀他成為“油星”!
其實競購之中,就不斷有朋友向我提起應該把這個事件寫一寫,做學問的說是案例研究,搞企業的說是總結經驗教訓,搞傳媒的說是大題材……按照風氣,特別是“海歸”風格和企業的形象運作,大多是要藉助這樣的題材大加渲染的。然而,一來我這個人寫點東西總要反覆琢磨,比較缺少機會意識,加上這個事件被異口同聲地落在“中美關係”上,便更加慎之又慎。二來要寫中海油競購不能不與傅成玉溝通,而自從2005年12月28日走出北京飯店的金色大廳頒獎現場,其人就像加鞭的陀螺停不下來,於是這事就被擱置起來。
可是偏偏總有人喜歡拿它反覆說事兒,就像一出大戲謝幕之後,看戲的人總是津津樂道。
記得狗年春節前,我暈頭暈腦地預訂了1月28日,也就是農曆二十九傍晚落地上海的機票,卻不知道這一年就沒有“大年三十”。一直對陰曆稀里糊塗的我,直到出發的前一晚才知道自己在“中國特色”上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天就是除夕!值得慶幸的是,航班延誤的時間被同樣惦記著年夜飯的機長,相當棒地從天上搶了回來,飛機落地出奇準時。此時的上海,一改平日下班時間的喧鬧擁堵,馬路上車疏人稀,只看萬家燈火。
還沒待我落座,突然聽到一個激昂的聲音:花了那么多錢就打了個大廣告!完全不是市場化的操作!政府行為!……我定睛一看,電視裡正在播放一個大話中海油競購的財經節目,說話的是某工商管理學院的某前領導,一位名人。一幫西裝革履的眼鏡先生們跟著七嘴八舌。女主持人聲情並茂誇張地問:“是誰幹的?!”此時正是狗年春節年夜飯上桌的時候,用這種方式賺眼球,讓我陡生一種滑稽感,估計那一刻只有我會如此認真地被吸引。電視裡唯一參加競購的成員是美國摩根大通前董事總經理孟亮。摩根大通是中海油競購尤尼科的財務顧問之一,但是這位在那個場合最有發言權的人卻顯得人微言輕。事後我們說起這事,他說當時坐在那裡很尷尬,不想爭辯也不想解釋,也沒法解釋。言者與行者的興趣和行為方式相去甚遠。
按說只有嘗過了梨子才有資格評判它的滋味,現如今人們不理解的一個怪象是,怎么會有那么多樂於指點江山卻不願意調查研究的“學者”?這些人對這件事充其量只是道聽途說,並不比觀眾知道得多,卻能夠這樣勇於貢獻,就好像全世界的併購都可以照本宣科,像按模子複製的流水線一樣,不由我深深佩服這種不知也敢言並且還要塞給老百姓就著年夜飯來咀嚼的精神。百姓關心的是汽油、燃氣、菜籃子價格的漲跌,盤算的是自己的車還開不開得起,生活成本高了還是低了,至於那油、氣究竟從哪裡來的,大約都不重要,這該是國家和企業領導考慮的事情。更加搞不懂的是,這種指責究竟是針對誰?中國政府?中海油?還是美國政府?抑或雪佛龍?至於企業具體花多少錢,打多大、多少個廣告,該是企業自主決策的商業行為,這對工商管理學院的先生們應該是一個起碼的常識。如果一定要計算廣告效應,那這個“大廣告”中,最大的獲益者更像是傅成玉本人。
也許是因為剛剛落地我就又回到了北京的執著,也許是覺得自己又被忽略了,女兒關掉了電視。小女生在放暑假的時候就已經領略了這種敬業與執著,那時正是媒體爆炒中海油競購的高峰。酷暑三伏,我忙於與有關主管部門和中海油溝通處理狀況,全天候“滅火”,使這位回北京度假的寄宿制中學生備受冷落。7月中旬,為了知道在我這兒搶了她風頭的究竟是件什麼事,小女生悄悄搜尋了網際網路上重磅推出的競購專題以及“網評”,某些網站充斥著手法隱蔽、語言齷齪的惡毒人身攻擊,稍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是刻意而為。有天她突然冒出一句話,說中海油團隊表現出海明威筆下的男人那種“重壓之下的優雅”,不由得令我對她刮目相看,也很受鼓舞,“為了支持你們這些工作狂,我決定提前走了”。天正下著雨,這第二句話卻讓我心裡晴轉陰,怎奈實在是顧不上她。轉天一早送機,直到她的背影在安檢門後消失,拜媒體的電話“轟炸”才把我拖出若有所失的愣神兒
眼下,女兒模仿主持人的口吻宣告:“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年,讓別人說去吧!”氣氛霎時活躍起來,這才發現整個上海早已籠罩在除舊迎新的焰火爆竹之中,火樹銀花不夜城,轟鳴聲此起彼伏,蔚為壯觀。
那天,我忽然覺得有必要讓人們知道喧囂背後的事實,猜忌與誤解止於溝通與公開。女兒的比喻讓我更加傾向書名的選定。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傳世經典作品《老人與海》中,通過老漁夫桑提亞哥與捕獲的大馬林魚和與襲擊他的鯊魚頑強搏鬥的壯舉,塑造出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濃重悲劇意識,以及寧可被消滅但絕不可被打敗的“硬漢子”形象,充滿了基督教的獻身精神。作者是想告訴人們,桑提亞哥就是聖徒的化身,是從容奔赴煉獄的基督。在2006年裡,不斷有些論著在用基督教的教義詮釋美國精神,詮釋布希,甚至詮釋伊拉克戰爭,但那似乎與海明威說的全然不是一回事兒,甚至讓人感覺是基督精神的錯位,更像是一種褻瀆。假如不是有人狂妄地把自己當成了上帝,怎么會看著誰不順眼就說誰是撒旦,就要制裁誰呢?
名人的批評不無道理,電視主持人的發問也很有代表性,“誰幹的?”是的,究竟是誰幹的?這是這個事件中所有猜忌的關鍵點:這幅拼圖的完整答案至今鮮為人知,事實證明也並不全在傅成玉手裡。為數不多的團隊人員,也只是各自在完成局部任務,這個項目的付之東流,最大的阻力與誤解不僅僅來自於美國,也來自於我們自己多年來的思維定式、行為方式和舊的管理體制。各種合力所形成的阻力與誤區才是中國企業最難逾越的障礙。而令許多中國人看不明白的是,有些自命不凡特喜歡作秀的“專家”“人物”們,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操著絕不友善的腔調,不但與境外的攻擊如出一轍,乃至事後仍意猶未盡地極盡諷刺挖苦聲討之能事,又是為了什麼?
另有一個代表性“節目”,是一位喜歡給“土鱉”們上課的“海龜專家”,早在2006年初就趁熱打鐵地出了一本書,論“向海的企業”,專設了“中石油PK中海油”的章節,一抬一打,“臥虎藏龍。PK十面埋伏”,怎么看都有挑撥中國石油巨頭“窩裡鬥”“外面掐”之嫌。且不說這樣的命題是否在鼓勵公司併購黑箱操作,單看滿篇主觀臆斷、冷嘲熱諷,像個大戰略家在批評小學生,中海油競購尤尼科跟動了他家乳酪似的。這絕不是空穴來風,在競購中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被糊裡糊塗收買誘使、自覺不自覺充當槍手者大有人在,而這還遠不是這場熱鬧空前的競購大戰的真正幕後根源。即便果真如其所指,中海油競購是小孩子過家家似的心血來潮,姑且不論參與其中的中外頂尖企業的來頭,就是中海油的大小股東能同意嗎?大股東是國家,小股東是境外
投資人。中海油當初在美國和香港上市請的是美國機構幫助設計承銷,是國際資本市場認可的。競購中雪佛龍拿國家說事兒,中海油拿股東說事兒,究竟誰更符合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美國有些議員犯暈,咱這自相矛盾的“專家”是另有原因,還是更暈?
這年頭企業老總們不缺錦上添花的人,而危機管理卻要求在第一時間發現火星,隨時準備潑冷水,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兒。作為我職責的一部分,真沒少給老傅添“堵”,外界的負面評價和批評都在第一時間附上意見,直接傳給了他。一個理智的企業和明智的領導,不應該拒絕批評與抵制意見,不論對方出於什麼動機,這會有助於保持客觀的判斷,從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可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到能聽能忍人所不能。2006年2月3日,狗年春節剛過,我向傅成玉建議是否考慮做一些必要的溝通工作,他說:“隨他去吧,我們要集中精力做好明天的事,不要再計較昨天。”那時他顯然還沉浸在“謀略”的角色中。但是此後的半年裡,眼見得各種聲音依然此起彼伏,當然最主要是大環境發生了變化,他便在9月20日出訪歐洲回國次日,專門來到中歐工商管理學院的論壇和一幫學者侃了3個小時,意在溝通,卻不想又被某個競購之前尚對中海油一無所知而能源老總們也極陌生的“能源公關專家”借題炒作。
在飽經許多類似插曲的困擾之後,得知我已經將2006年6月開始的寫作兩度擱置,傅總開始“配合”。誰知此後,我卻像是給自己挽了個套兒,其間所經歷的撲朔迷離和一波三折,徹底顛覆了以往做文章的快樂,大徹大悟了郭沫若為何說“寫作是一種煉獄般的生活”!首先我們受制於時間的稀缺,比如一天晚上6點剛剛邁進家門,突然王秘書打來電話,問能否7點趕到傅總辦公室?鏇即一路堵車奔東二環朝陽門。結果我們就餓著肚子在辦公室一直談到凌晨,連電梯都“睡”了。我又累又餓氣喘吁吁地爬樓,忽然腦子裡蹦出早年一部國產卡通片的畫面:主人公“沒頭腦”幻想長大後設計了一幢摩天大樓,卻忘了裝電梯,還把演出大廳建在了最高層,害得祖國的“花朵”們看場“武松打虎”跟登珠穆朗瑪峰似的……正要暈過去,就收到了老傅長長的簡訊,一通抱歉之後說哪天請我吃飯……心說咱這主角演的哪一出啊?望梅止渴?還有一次是2006年12月的一個周六,從早上9點一直到下午1點半,因為周末中海油餐廳休息,他又急著去趕一個論壇,於是又讓我們“絕食”。這樣的事情無法細數,回回都連累秘書、司機一起陪練。每次走出他辦公室,我都忍不住“聲討”其人“違反勞動法”的“行徑”,“剝奪”別人吃飯休息的權利,外帶不付加班費,這是不是太刻薄了?秘書在一旁繃著嘴笑,他卻眨著眼睛,做出一臉無辜,隨後用不了多久還是一條表示抱歉的簡訊。自覺自愿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這是我們這撥人絕不值得提倡的一種常態,但在中海油競購期間被演繹到了極致。儘管辛苦若此,傅成玉留給我的仍然是一種言猶未盡、諱莫如深的感覺。
就這樣斷斷續續到了2006年末,此前市場又傳出中海油進軍伊朗的訊息,緊跟著傳出美國要就此展開調查……有人向我求證訊息的真實性,這是商業機密,顯然是找錯了人,不過不妨礙他們發揮編排故事的想像力。老傅是屬兔子的,我詫異這中國“兔”還真跟美國“鷹”玩兒上了?果真如此,這倒像是兔子抱了個要爆炸的油桶在老鷹面前晃悠,老鷹要想既抓住兔子又奪回油桶,當然要看個究竟再下手啦,“調查”就是嚇跑兔子的第一步。兔子要想繼續滾著油桶和老鷹玩捉迷藏的困難在於:既不讓油桶爆炸,又不讓鷹捉住。於是這個新編“老鷹捉兔子”的寓言變成了發給老傅的一條祝賀新年的簡訊,還加了一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