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速成教程

移動無線電系統 蜂窩無線電的定義 PCS的市場

圖書信息

作 者:(美)比德爾Bedell,P.) 著 王藝 等 譯
出 版 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5-1
印刷時間:2002-5-1
I S B N:978711510219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運營商級無線網路的所有核心內容和輔助系統,包括諸如ANSI-41、PCS(個人通信服務)、微波無線電系統、無線數據和無線頻率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通過對本書內容的學習,讀者能夠了解並掌握無線通信系統的設計、操作與管理的一般方法。
本書的讀者對象是無線通信公司(包括蜂窩運營商和PCS運營商)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它也可以作為工程專業學生的參考書。而且,本書內容廣泛,通俗易懂,對電信系統有初步了解的人都可以通過閱讀本書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圖書目錄

第1章 無線電通信的歷史回顧 1
1.1 移動無線電系統 2
1.1.1 行動電話服務(MTS) 3
1.1.2 改進型行動電話服務(IMTS) 3
1.2 AMPS:美國蜂窩標準 4
1.3 蜂窩無線電的定義 5
1.4 蜂窩系統的發展目標 6
1.5 測試題 7
1.5.1 是非題 7
1.5.2 選擇題 7
第2章 蜂窩市場的管制機構 9
2.1 MSA與RSA 9
2.2 A運營商和B運營商 10
2.3 早期的蜂窩許可證 11
2.4 測試題 11
2.4.1 是非題 11
2.4.2 選擇題 12
第3章 無線系統的基本設計與組成 13
3.1 頻率再用與規劃 13
3.2 距離再用率(D/R) 14
3.3 呼叫切換 15
3.4 六邊形柵格 16
3.5 蜂窩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18
3.5.1 行動電話機 18
3.5.2 基站 19
3.5.3 固定網路 19
3.5.4 移動交換中心(MSC) 19
3.5.5 與公用交換電話網(PSTN)互聯 20
3.6 無線系統設計中使用的地圖 20
3.7 POP數 21
3.8 AMPS技術說明 21
3.9 測試題 22
3.9.1 是非題 22
3.9.2 選擇題 22
第4章 基站 24
4.1 概述 24
4.2 蜂窩布局準則與方法 25
4.3 基站選址 25
4.4 基站的選址與布局 26
4.5 基站防護室 28
4.6 車載蜂窩(COW) 29
4.7 測試題 30
4.7.1 是非題 30
4.7.2 選擇題 30
第5章 無線頻率信道劃分 32
5.1 信道對 32
5.2 信道空間 33
5.3 控制信道 33
5.4 信道集 34
5.5 測試題 36
5.5.1 是非題 36
5.5.2 選擇題 36
第6章 無線電頻率傳播 38
6.1 概述 38
6.2 管道 38
6.3 信號衰落 39
6.3.1 吸收 39
6.3.2 自由空間損耗 40
6.3.3 多路徑衰落(瑞利衰落) 40
6.4 800MHz頻帶 42
6.5 頻率協調 43
6.5.1 市場內頻率協調 43
6.5.2 市場間頻率協調 43
6.6 系統干擾 44
6.6.1 同信道干擾 44
6.6.2 C/I率 45
6.6.3 鄰信道干擾 45
6.6.4 互調干擾 46
6.7 測試題 46
6.7.1 是非題 46
6.7.2 選擇題 47
第7章 無線通信系統天線塔 49
7.1 概述 49
7.2 站點勘測 50
7.3 獨柱塔 50
7.3.1 獨柱塔的優點 51
7.3.2 獨柱塔的缺點 52
7.4 自立塔 52
7.4.1 自立塔的優點 53
7.4.2 自立塔的缺點 53
7.4.3 自立塔的錨定方法 53
7.5 索拉塔 54
7.5.1 索拉塔的優點 55
7.5.2 索拉塔的缺點 55
7.6 自立塔的結構設計方案 55
7.6.1 實心支撐的塔 56
7.6.2 管狀支撐的塔 56
7.6.3 角狀支撐的塔 56
7.7 塔的負荷 57
7.8 FAA規則 57
7.8.1 7460-1表 57
7.8.2 7460-2表 58
7.9 塔的安全性 58
7.10 塔的租用 59
7.11 塔的維護 60
7.11.1 檢查 60
7.11.2 天氣、腐蝕作用和負荷情況 60
7.11.3 預防性維護 61
7.12 測試題 62
7.12.1 是非題 62
7.12.2 選擇題 62
第8章 天線和RF功率 63
8.1 概述 63
8.2 全向天線 63
8.3 增益 64
8.4 同軸陣列天線 65
8.5 向下傾斜的天線 66
8.6 選擇基站天線的常用準則 68
8.7 移動天線 68
8.8 天線質量 69
8.9 RF功率 69
8.9.1 有效發射功率(ERP) 69
8.9.2 允許的功率電平 70
8.10 測試題 71
8.10.1 是非題 71
8.10.2 選擇題 71
第9章 基站設備和RF信號流 73
9.1 全向傳送和接收天線的安裝 73
9.1.1 接收天線 73
9.1.2 傳送天線 73
9.2 蜂窩站點的配置 74
9.2.1 收發器 74
9.2.2 經過某個蜂窩站點的RF信號流:下行鏈路 74
9.2.3 經過某個蜂窩站點的RF信號流:上行鏈路 76
9.3 測試題 78
9.3.1 畫圖說明 78
9.3.2 是非題 78
9.3.3 選擇題 78
第10章 無線系統容量工程 80
10.1 蜂窩分裂 80
10.2 過重疊/欠重疊工程 81
10.3 定向重試 82
10.4 扇區劃分 83
10.4.1 定向天線 83
10.4.2 扇區劃分概述 83
10.4.3 方位角 84
10.4.4 定向傳送和定向接收天線的安裝 84
10.4.5 定向增益 87
10.4.6 扇區化對系統設計產生的影響 87
10.4.7 扇區化蜂窩中的前後比率 88
10.4.8 “智慧型”天線系統 89
10.5 測試題 91
10.5.1 是非題 91
10.5.2 選擇題 92
第11章 蜂窩系統規程 94
11.1 建設許可證(CP) 94
11.1.1 18個月的CP 94
11.1.2 5年期CP 94
11.1.3 10年期內重新申請 95
11.2 FCC表 95
11.2.1 600表 95
11.2.2 489表 95
11.2.3 494表 96
11.3 FAA表 96
11.3.1 7460-1表 96
11.3.2 7460-2表 96
11.4 32 DBU界線 96
11.5 附加協定 97
11.6 系統信息更新 97
11.7 測試題 98
11.7.1 是非題 98
11.7.2 選擇題 98
第12章 增強器與微蜂窩 100
12.1 概述 100
12.2 增強器的類型 100
12.2.1 通過型增強器 100
12.2.2 翻譯型增強器 102
12.3 微蜂窩 103
12.4 價格比較 104
12.5 測試題 105
12.5.1 是非題 105
12.5.2 選擇題 105
第13章 設計工具和測試方法 106
13.1 傳播模型工具 106
13.2 驅車測試 108
13.3 測試題 108
第14章 移動交換中心 109
14.1 概述 109
14.2 MSC的功能 109
14.3 測試題 112
第15章 N-AMPS標準 113
15.1 概述 113
15.2 N-AMPS的配置 113
15.2.1 N-AMPS配置的優點 114
15.2.2 N-AMPS配置的缺點 115
15.3 N-AMPS的數字特性 115
15.4 測試題 115
15.4.1 是非題 115
15.4.2 選擇題 115
第16章 固定網路與系統連線 117
16.1 概述 117
16.2 網路配置 118
16.2.1 星形配置 118
16.2.2 環形配置 118
16.2.3 菊花鏈形配置 121
16.3 傳輸介質 122
16.4 網路運作中心 123
16.5 測試題 124
16.5.1 是非題 124
16.5.2 選擇題 124
第17章 微波無線電系統 126
17.1 概述 126
17.2 微波系統的開發與設計 127
17.2.1 網路文檔 127
17.2.2 網路設計 127
17.2.3 站點選擇 128
17.2.4 路徑調研 129
17.2.5 菲涅爾帶 130
17.2.6 頻率的管理 131
17.2.7 分集和保護系統 133
17.2.8 微波系統容量 134
17.2.9 微波系統的可靠性:折射指數 135
17.3 同軸電纜和波導 135
17.4 微波無線電天線 135
17.4.1 拋物線反射器 135
17.4.2 號角形反射器 136
17.5 微波無線電系統軟體模型工具 137
17.6 FCC 494表微波無線電系統 137
17.7 測試題 138
17.7.1 是非題 138
17.7.2 簡答題 138
17.7.3 選擇題 138
第18章 無線系統與公共交換電話網的互聯 139
18.1 概述 139
18.2 公共交換電話網的結構 140
18.2.1 AT&T的分裂及PSTN目前的組成情況 140
18.2.2 本地接入與傳輸區域 141
18.2.3 1996年的電信法案 142
18.3 系統互聯的Telcordia參考 143
18.4 互聯的組成要素 143
18.4.1 DS1電路 143
18.4.2 中繼 144
18.5 互聯操作 144
18.6 互聯類型 145
18.6.1 2A型互聯 145
18.6.2 2T型互聯 146
18.6.3 1型互聯 148
18.6.4 2B型互聯 151
18.6.5 與局間交換運營商(IXC)的專線互聯 151
18.6.6 市場內行動電話間的互聯 152
18.6.7 點—點電路 153
18.7 價格結構和費率成分 155
18.8 特殊建設費 157
18.9 與PSTN連線的訂購程式 157
18.10 互聯協定 157
18.10.1 價目表 158
18.10.2 契約 158
18.11 每分鐘收費率 159
18.11.1 分段費率 159
18.11.2 單一費率 160
18.12 最低價格路由 161
18.13 公共交換電話網目前的發展狀況 161
18.13.1 號碼攜帶能力 162
18.13.2 互聯談判 163
18.13.3 平等運營商的身份 163
18.13.4 互補 163
18.13.5 增強911服務(E-911) 164
18.13.6 當前關於互聯的話題 166
18.14 測試題 167
18.14.1 選擇題 167
18.14.2 是非題 169
第19章 蜂窩呼叫處理過程 170
19.1 實用技術 170
19.2 行動電話特性 170
19.3 行動電話主叫的處理過程 171
19.4 行動電話被叫的處理過程 173
19.4.1 概述 173
19.4.2 自治行動電話登記 173
19.4.3 呼叫處理過程(行動電話被叫) 174
19.5 呼叫切換 176
19.6 測試題 178
19.6.1 選擇題 178
19.6.2 是非題 178
第20章 漫遊和運營商間連網 179
20.1 漫遊概況 179
20.2 費率與費用 179
20.3 老式的漫遊結構 180
20.4 現在的漫遊系統 181
20.4.1 歸屬位置登記系統(HLR) 181
20.4.2 訪問位置登記系統(VLR) 182
20.4.3 ANSI-41信令系統 182
20.4.4 七號信令系統 183
20.4.5 信令傳輸點(STP) 184
20.4.6 (自動)呼叫傳遞 188
20.4.7 系統間的切換(IHO) 189
20.5 國際漫遊 191
20.6 無線智慧型網路(WIN) 192
20.7 測試題 193
20.7.1 選擇題 193
20.7.2 是非題 193
第21章 無線欺詐 195
21.1 概述 195
21.2 擾亂ESN的欺詐 196
21.3 呼叫前認證 197
21.4 克隆欺詐 198
21.5 企業對克隆欺詐的反應--克隆檢測技術 200
21.5.1 特徵識別系統 200
21.5.2 射頻指紋識別 201
21.6 認證 202
21.6.1 認證過程 202
21.6.2 業內應承擔的義務 203
21.6.3 與認證有關的問題 204
21.7 用戶欺詐 205
21.8 測試題 206
第22章 數字無線技術 208
22.1 概述 208
22.2 數字無線系統與模擬無線系統的比較 209
22.3 語音編碼器 210
22.4 時分多址技術 211
22.5 碼分多址技術 212
22.5.1 概述 212
22.5.2 CDMA是如何工作的 212
22.5.3 CDMA的結構和運行 213
22.5.4 功率控制 214
22.5.5 Rake接收機 214
22.5.6 軟切換 215
22.5.7 寬頻CDMA 216
22.5.8 CDMA技術的優點 217
22.6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 218
22.6.1 概述 218
22.6.2 GSM標準的採用 219
22.6.3 GSM聯盟 220
22.6.4 GSM體系結構 220
22.6.5 安全、切換和智慧型網路 222
22.6.6 數字無線技術的未來 223
22.7 測試題 224
22.7.1 選擇題 224
22.7.2 是非題 225
第23章 個人通信業務 226
23.1 概述 226
23.2 PCS的類型 228
23.2.1 窄帶PCS 228
23.2.2 寬頻PCS 228
23.3 PCS的市場 228
23.3.1 大城市商業區 229
23.3.2 基本商業區 229
23.4 許可證機制 231
23.5 PCS的拍賣 231
23.6 PCS合夥公司 234
23.7 資金 236
23.8 市場價值測算和大贏家 237
23.9 FCC限制 237
23.9.1 對市場內蜂窩公司的限制 237
23.9.2 拍賣後的要求和建築許可問題 238
23.10 射頻傳播和小區密度 238
23.11 PCS站點分區問題 239
23.12 互聯問題 240
23.13 PCS銷售和業務發行 240
23.14 與蜂窩競爭 241
23.15 數位技術選擇 242
23.16 雙模式PCS手機 242
23.17 漫遊和數字互用性 243
23.18 微波重新分配 244
23.18.1 概述 244
23.18.2 重新分配的費用 245
23.18.3 重新分配過程 245
23.19 部署時間期限和市場啟動 246
23.20 市場行銷問題 247
23.21 測試題 247
23.21.1 選擇題 247
23.21.2 是非題 248
第24章 無線數據技術 250
24.1 概述 250
24.2 無線數據使用範例 251
24.3 無線數據大氣干擾 252
24.3.1 質量 252
24.3.2 信號衰減 253
24.3.3 噪聲環境 253
24.4 短訊息業務 253
24.4.1 ARDIS 253
24.4.2 RAM移動數據 254
24.5 業餘分組無線電 254
24.5.1 AX.25 255
24.5.2 業餘TCP/IP 256
24.6 蜂窩數據業務 256
24.7 蜂窩遙測系統 260
24.8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 (GPRS) 261
24.9 EDGE (2.5代) 264
24.10 無線LAN 264
24.10.1 無線乙太網 264
24.10.2 藍牙 265
24.11 套用協定 268
24.12 無線數據技術——小結 270
24.13 測試題 271
24.13.1 是非題 271
24.13.2 選擇題 271
24.13.3 論述題 272
第25章 貿易和商業問題 273
25.1 CTIAPCIA 273
25.2 無線工業增長統計 273
25.2.1 1983年~1994年 273
25.2.2 1997年 274
25.2.3 2000年 274
25.3 無線電話月收費下降 276
25.4 總收入增加的成本 276
25.5 單位平均收入 277
25.6 每分鐘費用 277
25.7 脫離(churn) 278
25.8 代理和銷售商 279
25.9 預付費方式 279
25.10 蜂窩市場所有權 279
25.10.1 買賣交易市場的優勢 280
25.10.2 買賣交易市場的缺陷 280
25.11 市場價值 281
25.12 全國標誌和市場 281
25.13 呼叫方付費 (CPP) 282
25.14 文化衝突 283
25.15 測試題 284
25.15.1 選擇題 284
25.15.2 是非題 284
25.15.3 簡要回答/描述 285
第26章 增強型專用移動無線電 286
26.1 SMR 概述 286
26.2 遷移到增強專用移動無線電:Nextel 公司 286
26.3 測試題 288
第27章 衛星PCS系統 290
27.1 概述:衛星系統的任務 290
27.2 衛星運行模式 291
27.3 主要經營商和市場估計 291
27.3.1 iridium 系統 292
27.3.2 全球星 297
27.3.3 ICO全球通信 297
27.3.4 Teledesic 298
27.3.5 Odyssey國際電信系統 299
27.4 衛星系統的實施結果 299
27.5 消費者收費 300
27.6 衛星PCS系統的生存能力 301
27.7 衛星PCS系統總結 302
27.8 測試題 302
27.8.1 選擇題 302
27.8.2 是非題 303
第28章 寬頻無線技術 304
28.1 寬頻無線技術介紹 304
28.2 本地多點分布服務(LMDS) 305
28.2.1 概述 305
28.2.2 頻譜許可 306
28.2.3 網路結構和系統組成 307
28.2.4 28GHz波段微波射頻傳輸效果 310
28.2.5 LMDS套用 310
28.2.6 LMDS標準 311
28.2.7 LMDS的發展策略和效益 311
28.2.8 LMDS總結 312
28.3 多信道多點分散式服務(MMDS) 312
28.3.1 概述 312
28.3.2 MMDS頻譜和它的發展 313
28.3.3 信號的傳播 314
28.3.4 系統組成 315
28.3.5 MMDS如何工作 316
28.3.6 MMDS的效益和優勢 316
28.3.7 MMDS小結 318
28.4 測試題 318
28.4.1 是非題 318
28.4.2 選擇題 319
第29章 無線技術的未來 320
29.1 無線市場的激烈競爭 320
29.2 與PSTN的互聯的多個選擇 320
29.3 無線PBX(專用分組交換機) 321
29.3.1 概述 321
29.3.2 頻率 322
29.3.3 無線PBX的運行 322
29.4 手腕電話 322
29.5 陸上電纜的代替者 323
29.6 3G無線標準的發展 323
29.7 收費區域 324
29.7.1 便利服務和智慧型服務 325
29.7.2 作為跟蹤設備的行動電話 325
29.8 無線本地環路(WLL) 325
29.8.1 WLL系統的市場 326
29.8.2 實現的必要條件 326
29.8.3 市場行銷和發展考慮 327
29.9 當前評價和業內預測 328
29.9.1 無線產業增長推測:1999年以後 328
29.9.2 蜂窩(“現行的運營商”)與PCS運營商:1998年的競爭評價 329
29.9.3 PCS和蜂窩現在的傾向 330
29.9.4 變化範例 330
29.9.5 集中 332
29.10 測試題 332
29.10.1 是非題 332
29.10.2 選擇題 33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