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字詞]

災[字詞]
災[字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災,zai。從宀(mian)從火,火起於下,焚其上也。 現簡體字將災、災、烖合併為災。 災,zai,從巛從火。天火也。 烖,zai,,人火之也。誅伐為烖。 下火上竄為災(宀、火);天火下行為災(巛、火),人火誅伐為烖。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災
災
烖

【漢字】災

【拼音】zai

漢字演變

災[字詞] 災[字詞]

詳細解釋

字義

(1)(會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狀。小篆從川,表水;從火。水火都是災禍之源。本義:火災)

(2)同本義 [fire as a disaster]

天火曰烖,從火,哉聲。古文從才,籀文從巛聲。――《說文》。或體災。

大者曰災,小者火。――《公羊傳·襄公九年》

國曰災,邑曰火。――《穀梁傳·昭公九年》

火所燒滅之餘曰烖,言其餘物如是也。――《釋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左傳·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陳災。(陳地發生火災。)――《左傳·昭公九年》

(3)災害,禍患 [disaster;calamity;catastrophe]

大烖。――《周禮·司服》。註:“水火為害。”

禍烖殺禮。――《周禮·掌客》。註:“新有兵寇水火也。”

國有大故天烖。――《周禮·大祝》。註:“疫癘水旱也。”

災及其身。――《荀子·臣道》

天災降戾。(戾:猛,凶)――《國語·周語》

能御大災大患則祀之。――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4)罪惡 [crime]

災,紀也。――《穀梁傳》。范寧註:“災,謂罪惡;紀,治理也。”

(5)傷害,使受災害 [injury]

人君失政,天為異;不改,災其人民;不改,乃災其身也。――《論衡》

(6)焚燒 [burn]

濫炎妄起,災宗廟,燒宮館。――《漢書》

另見zī

災的書法

災的書法

災的書法 災的書法

英文翻譯

英文:calamity; disaster; personal misfortune;

相關詞語

災害

zāihài[plague; calamity; disaster] 旱、澇、蟲、雹、戰爭、瘟疫、等造成的禍害

災患

冰災圖 冰災圖

zāihuàn[calamity] 災害;災難

災荒

zāihuāng

[famine due to crop failures] 由於自然災害造成饑饉

災禍

zāihuò

[disaster] 災難;災害

災民

災民圖 災民圖

zāimín[sufferer; victims of natural calamities and war refuges] 受到災情威脅的難民

災難

zāinàn

[calamity; catastrophe; disaster; suffering]自然的或人為的嚴重損害

災年

zāinián

[disaster year] 受災之年;荒年

災情

zāiqíng

[the condition of a disaster] 受災的情況

災區

zāiqū

[disaster area] 受到災害的地區

災星

zāixīng

[bane] 給人帶來惡運或災難的人或事物

災殃

zāiyāng

[disaster] 災難;禍殃

災的來源

“災”字源於水不是源自火。 最早的“災”源自卜辭,是水的橫寫,是象形字,有恣意橫流、左沖右撞之意;第二個“災”是個會意字,在“川”的三道之間有兩斜橫,意為川被橫斷,造成水災;第三個“災”是形聲字,“川”字中間一豎變成“才”字做聲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