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極品鐵觀音

烏龍茶極品鐵觀音

“鐵觀音”既是一種烏龍茶的名稱,又是茶樹的種類。相傳,它最初是在安溪南山的觀音岩下被發現的,所以又有“南岩鐵觀音”之稱。

鐵觀音”既是一種烏龍茶的名稱,又是茶樹的種類。相傳,它最初是在安溪南山的觀音岩下被發現的,所以又有“南岩鐵觀音”之稱。
的天地中,安溪人絕對算得上是富家子弟。坐擁著一片出產好茶的青山綠水,將茶的品味和觀賞,貫穿於日常的生活中。而茶香四溢的“鐵觀音”,更是讓安溪人“斗”起茶來個個底氣十足。

烏龍茶極品鐵觀音烏龍茶極品鐵觀音

中國福建省安溪西坪鄉一帶,是“鐵觀音鐵觀音”的原產地。安溪地域有內外之分,鐵觀音主要產於西部的“內安溪”,這裡群山環抱,雲霧繚繞,紅色酸性的土壤,非常適合鐵觀音的生長。所以,“安溪鐵觀音”的芽葉肥壯,枝條披張,葉色深綠。自清朝雍正年間形成加工工藝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鐵觀音” 茶樹,天性嬌弱,產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說法,“鐵觀音”茶從而也更加名貴。
鐵觀音茶的採摘非常別致,它不是採摘稚嫩的幼芽,而是要等到新葉片全部展開,形成駐芽時進行採摘。鐵觀音的製作綜合了紅茶發酵和綠茶不發酵的特點,屬於半發酵的品種,採回的鮮葉力求完整,然後進行涼青、曬青和搖青。
搖青是製作鐵觀音的重要工序,通過搖籠旋轉,葉片之間產生碰撞,葉片邊緣形成擦傷,從而卻激活了芽葉內部酶的分解,產生一種獨特的香氣。就這樣轉轉停停、停停轉轉,直到茶香自然釋放,香氣濃郁時進行剎青、揉捻和包揉,茶葉捲縮成顆粒後再進行文火焙乾,最後還要經過篩分、揀剔,製成成茶。
“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極品。它條索捲曲,色澤砂綠,人們用沖泡 “功夫茶”的傳統方式來品飲“鐵觀音”,沖泡後,茶的湯色橙黃,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香高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烏龍茶極品鐵觀音烏龍茶極品鐵觀音

“鬥茶”的人們認為:柔軟、黃亮,帶有明顯“青蒂綠腹紅鑲邊” 的葉底更為正宗。其實,這正是搖茶所產生的效應,而這種現象又成為“鬥茶”中評判優劣的指標之一。名為“鬥茶”,實為“以茶會友”,手捧著“鐵觀音”的安溪人,正是用這種方式來找尋自己茶中的知音。鐵觀音只是閩南烏龍茶旗下的一個品種,由於名頭在外、經常被當作與綠茶、紅茶並立的一個大類,其實這是市場上的誤解。
烏龍茶家族包括:閩南派系,安溪、華安、南靖、漳浦、平和、龍巖皆有產出;閩北武夷派系;廣東潮州派系;台灣省派系;其中閩南烏龍的主要品種包括:鐵觀音、本山、毛蟹、黃金桂、奇蘭、八仙、佛手、梅占、大葉烏龍等等,產量上毛蟹占據絕對主流,鐵觀音其次,之後是黃金桂、本山,此外的其餘子品種分布狹窄、總量更少。
鐵觀音:茶樹品種名稱之一,非商標名,採用鐵觀音品種茶青原料製造出的成茶品質最優,廣為喜愛,素有“七泡余香”和“觀音韻”之名;但鐵觀音茶樹生長緩慢、單產最低,價格也最為昂貴,為國內消費的絕對主流——不幸的是,市面上有大量其他的品種被冒充為鐵觀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