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帝國

烏爾帝國

烏爾帝國即烏爾第三王朝,是在阿卡德王國幾世紀後興起的一個王朝。烏爾帝國自公元前2113年建立始,史稱蘇美爾-阿卡德時代。烏爾帝國共歷五王,至前2007年,即伊比辛在位期間,亞摩利人終於大舉進入,適逢埃蘭反叛,四方軍閥割據,鎮守伊辛的大將伊什比埃拉以糧食要挾國王,前2006年埃蘭進軍烏爾,伊比辛終於被俘,烏爾第三王朝遂亡。

簡介

烏爾帝國即烏爾第三王朝,在阿卡德王國幾世紀後興起。烏爾帝國自公元前2113年建立始,共歷五王,唯有舒爾吉在位二十年左右時王朝有過一次動盪;至舒辛在位,即約前2034年左右,北方閃米特亞摩利人(Amorite)開始入侵美索不達米亞,舒辛只得在烏爾城以北某處修建了城牆;至前2007年,即伊比辛在位期間,亞摩利人終於大舉進入,適逢埃蘭反叛,四方軍閥割據,鎮守伊辛的大將伊什比埃拉以糧食要挾國王,前2006年埃蘭進軍烏爾,伊比辛終於被俘,烏爾第三王朝遂亡。

產生

烏爾帝國 烏爾帝國

兩河流域歷史大致劃分為蘇美爾早期王朝阿卡德王國蘇美爾復興時期烏爾第三王朝巴比倫王國幾個階段。在蘇美爾早期王朝時,蘇美爾地區城邦林立。從公元前2900年開始,蘇美爾城邦進入一個“諸國爭霸”的時代。比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烏魯克烏爾尼普爾

大概於公元前2500前後進入兩河流域。阿卡德人進入兩河流域時,蘇美爾城邦文明已經進入尾聲,各城邦之間鬥爭異常激烈。阿卡德王薩爾貢真正統一了蘇美爾地區,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權國家,蘇美爾城邦時代宣告結束。史稱蘇美爾-阿卡德時代

阿卡德王國後期,中央集權已經趨於崩潰,蠻族庫提人入侵、摧毀了阿卡德王國,但庫提人的統治並不穩固,使得各蘇美爾城邦得以短暫復興。其中烏魯克城邦的國王烏圖赫加爾(Utu-hengal)趕走了庫提人。烏圖赫加爾讓烏爾納姆鎮守烏爾城。但是,烏爾納姆(Ur-Nammu)在約前2113年在烏爾建都,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在位期間稱霸美索不達米亞南部諸城邦,烏爾納姆開始自稱“蘇美爾和阿卡德之王”。 烏爾納姆並頒布《烏爾納姆法典》,為目前所知最早的法典。烏爾納姆曾擊敗烏圖-赫加爾,滅烏魯克。約前2006年,埃蘭、古提人和蘇巴里(Subari)人聯合擊滅烏爾。

衰落

烏爾納姆烏爾納姆

烏爾納姆在位統治18年後死於戰鬥中,“像一艘被搗碎的船隻那樣給拋棄在戰場上”。這是已知的、關於他命運的惟一說法。泥板文書以一首抗議眾神讓一個為民眾恪盡職守的國王毀滅的輓歌結束,但關於他最後一戰的詳情卻隻字未存。在長達48年的統治期,烏爾納姆之子舒爾吉似乎是在和平狀態下度過了前半段時光。從舒爾吉起,國王開始直接控制大量的財富,包括手工作坊、紡織廠和經營它們的奴隸。與薩爾貢的做法相似,舒爾吉國王安排自己人去管理神廟,以占用神廟的巨額收入。王國政府控制了帝國所有部門的產業經濟。在蘇美爾腹地,每個城邦都由一名外地總督——通常為國王的親屬——治理,他與高級軍官即該區司令官共享權力,直接向國王負責。然而,在這個國家官僚主義仍然存在。

組織嚴密的烏爾帝國看起來無懈可擊,固若金湯,可以像幼發拉底河一樣源遠流長。然而,這個國家地貌的自然變化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一起加速了蘇美爾的衰落:為乾旱的土地提供生機的幼發拉底河改道了,坐落在河畔的一些蘇美爾城市因此成為乾熱的高原城市。而且隨著舒爾吉繼承人的政權以驚人的速度衰退,蘇美爾疆土之外那些居住在沙漠和山地的民族開始向這個國家進逼。《蘇美爾王表》以其一貫的簡潔風格歷數了這些名字:“阿馬爾辛,舒爾吉之子,在位9年;舒辛,阿馬爾辛之弟,在位9年;伊比辛,舒辛之子,在位24年。”

保存下來的伊比辛和他那越來越驕橫的總督之間的往來書信紀實性地描述了帝國的末日。在伊比辛統治的第七個年頭,首都發生了大面積的糧荒,糧價上漲60倍。絕望中,國王命令尼普爾附近的伊新總督伊什比伊拉為他大量買進糧食。這位總督買了糧食,卻在運輸上遇到困難。“馬爾圖人,所有的馬爾圖人已開到我國中部,攻克了一座又一座要塞。他們的力量太強,我方勢單力薄,難以行動。”他還說,伊新和尼普爾也受到馬爾圖人的威脅,國王是否授權他來保衛兩地。伊比辛無計可施,只能應允。然而,幾年內伊什比伊拉就憑實力割據伊新自立為王。
另一位總督向伊比辛報告:篡位者伊什比伊拉已控制兩河河谷的大部分地區,殺死或監禁了忠於國王的少數派。然而,這位官員拒絕率王家部隊討伐伊什比伊拉,這表明他本人的忠誠也有點成問題。困在正鬧饑荒的烏爾城裡的伊比辛怒氣沖沖地回答這位他任命的總督:伊什比伊拉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他不是蘇美爾人的後代”。至於馬爾圖人和埃蘭人,眾神會使他們兩敗俱傷,可恨的伊什比伊拉也不例外,“現在恩利爾已挑動馬爾圖人離開他們的故土,他們將擊敗埃蘭人並俘獲伊什比伊拉。隨著國家的中興,帝國的力量將要震撼整個世界”。
但伊比辛預期的中興並未出現。相反,埃蘭人可能乘虛而入,包圍了烏爾。公元前2004年,他們攻陷了這座古城。舒爾吉,這位曾統治著兩河流域的狂妄之君,如今也見證了其孫伊比辛被押往埃蘭監禁至死的情景。烏爾自此再也沒能成為政治中心,儘管“無足輕重”的伊什比伊拉在該城被毀不久還試圖重建,但這個城市和導致它產生的文化並未真正消失。

國王表

公元前2113-2096年 烏爾那姆(Ur-Nammu)

公元前2095-2048年 舒爾吉(Shulgi)

公元前2047-2039年 阿馬爾辛(Amar-Sin)

公元前2038-2030年 舒辛(Shu-Sin)

公元前2029-2006年伊比辛(Ibbi-Sin)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