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撒文學網

烏撒文學網

《烏撒文學》,是由貴州省威寧縣委宣傳部主管、威寧縣作家協會主辦的純文學季刊,2011年10月創刊。

關於烏撒文學網

《烏撒文學》是由貴州省威寧縣委宣傳部主管、威寧縣作家協會主辦的純文學季刊。2011年10月創刊。

創刊發行

由縣委宣傳部主管,縣作家協會主辦的《烏撒文學》文學季刊日前正式創刊發行。
為宣傳“威寧試點”“兩年提速”發展戰略決策成果,深入彰顯烏撒悠久的民族文化和璀璨的現代文明,致力於打造烏撒品牌,提升我縣在全省全國乃致世界的知名度,為招商引資和發展旅遊事業造勢,在縣委、政府的關心下,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籌備,日前,由縣作協主席馬學文任主編的《烏撒文學》文學季刊正式創刊發行。

刊物題名由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大型電視連續劇 《奢香夫人》,《雄關漫道》、《絕地逢生》製片人及總編劇歐陽黔森題寫。刊物性質為文學藝術,將以《烏撒文學》紙刊和“烏撒文學藝術網”兩種形式出現。其內容主要是正面宣傳我縣和以我縣有關的文學作品、書畫美術攝影作品。同時,每期特邀國內著名作家、詩人及攝影家撰寫和拍攝有關烏撒題材的文藝作品刊發,以此擴大刊物和烏撒的知名度。
地委委員、縣委書記楊興友親自為刊物撰寫發刊詞。
刊物開設 “風範典藏”、“大家線上”,“小說春秋”,“散文空間”,“詩歌歲月”“烏撒攝客”,“今日烏撒”等欄目,涵蓋了文學藝術的各方面。
該刊物共分春夏秋冬四季卷,在首創創秋季卷中,重點推出歐陽黔森及《人民文學》編輯徐則臣小說和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波的攝影作品以及貴州十大詩人寫烏撒的最新力作。

《烏撒文學》創刊詞

烏撒。一個歷史悠久而生生不息的民族部落。一片滿載希望而又活力四射的熱土。
自古夜郎起,烏撒就像一匹昂首長嘯的駿馬,從刀槍劍戟的記憶中絕塵而來,在蒼茫無際的雲貴高原傲視群峰。
從古夜郎國的酋長部落,到漢唐兩代的漢陽寶州;從元明時期的烏撒烏蒙宣慰司烏撒衛,到康熙四年改土歸流後的威寧州府。烏撒的足跡都以威寧為中心不斷向外伸延,在東起黔西,西至涼山,北至宜賓,南通曲靖的遼闊版圖上,賓士出兩千多年的滾滾塵煙,吟唱出兩千多年的浩浩長歌,也描繪出兩千多年的濃濃巨畫。稍展丹青,便會看到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鐵馬秋風的畫面撲面而來,讓人不由為之一振,頓生豪情。
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或一個部落,在她由涓涓溪流匯成澎湃江河的歷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澱、升華、成熟的樞紐期。這個時期形成的文化文明,當然就如同一個人的生命基因,將永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或決定一個人的生命軌跡。依我看,烏撒就是我們今天威寧的原生文明。繁衍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漢彝回苗各兄弟民族對其原生文明的深刻反思,從來都是各民族在各個時代發揮創造力的精神資源寶庫。
然而,滾滾的歷史塵煙,能籠罩一方水土,卻繪不出一方輝煌;浩浩的歷史長歌,能吟唱滄桑歲月,卻喚不醒沉睡大山。當我們的部落文明被各種因素稀釋攪和得亂七八糟時,我們似乎淡忘了那個疆域寬廣而神秘的烏撒大地;淡忘了那個個性神采而飛揚的偉大時代;淡忘了那個生命鮮活而激越的原生文明尋求“鳳凰涅槃”的再生動力。
今天,也只有今天。當新中國華誕的禮花升起,當西部開發的號角吹響,當畢節試驗區新一輪改革與發展和“威寧試點”兩年提速三年交卷的序幕拉開。千里烏江源頭才激越涌動,高原明珠草海才滿掛彩虹,寬廣遼闊的百草坪才繁花盈野。
於是,彝族戲劇的化石撮泰吉復活了。
於是,回族開齋節的經文把天空唱響了。
於是,苗族花山節的舞步把高原覆蓋了。
於是,也有了《烏撒文學》的誕生。
它是盛開在貴州屋脊的奇葩,是世界眺望烏撒的視窗,更是百萬烏撒人勵精圖治只爭朝夕的見證。
因為,理性的人們都清楚,此時的事此時做,此地的事此地做,此日的事此日做。昨天是無法挽回的過去,明天是不可捉摸的未來,只有今天最現實。烏撒人要不忘昨天,歷史應記住今天,威寧要把握明天。
作者:中共畢節地委委員 威寧自治縣縣委書記楊興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