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2歲孩子必做的49件事

為2歲孩子必做的49件事

《為2歲孩子必做的49件事》是2012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國《檸檬樹》編輯部 編著,楊俊娟 等譯。

圖書版權資訊

作 者:韓國《檸檬樹》編輯部 編著,楊俊娟 等譯

出 版 社:科學普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4-1

版 次:1頁 數:180字 數:230000

印刷時間:2012-4-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110073179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曾經,那個扶著東西才能站立的小孩子,不知不覺中,已經鬆開媽媽的雙手……顫顫巍巍地想要邁步,卻“撲通”一下坐在了地上。偷偷瞄一眼媽媽,原來媽媽正面帶笑容地看著自己呢。主動放開了媽媽的雙手,再次勇敢地邁出腳步。一步、兩步、三步……

“為了孩子必做的事”系列叢書是一套按年齡段編寫的育兒書,專為年輕媽媽,特別是80後新手媽媽量身定製。《為2歲孩子必做的49件事》是該套叢書中的一本,主要從孩子的健康、生活習慣、認知能力、社交能力、教育及父母的職責等方面進行了介紹,並附有各月齡(13~24個月)的正常發育指標,一看就用得上的50餘條實用小貼士,及名人成長親子小故事。為2歲孩子媽媽提供了實用又知性的育兒知識。

作者簡介

專家顧問委員會

高西煥曾擔任韓國順天鄉大學和韓國成均館大學的客座教授,是兒童肥胖症領域的權威專家,在家庭製作幼兒輔食方面也頗有建樹。目前獨立經營一家兒科診所。

金英勛畢業於韓國議政府天主教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在美國貝勒大學進修兒科和小兒神經科,是韓國最優秀的小兒科專家。目前擔任韓國議政府天主教大學醫學院附屬聖母醫院的副院長。

金仁京畢業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政治外交系,在美國特洛伊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目前主要從事兒童英語教育工作,同時擔任韓國首爾國小英語研討班的培訓講師以及韓國蔚山大學的英語培訓講師。

文美熙妊娠心理專家,曾在韓國首爾大學小兒精神系進修,目前擔任韓國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文美熙在兒童心理與家庭教養方面有獨到的見解。

圖書目錄

策劃理念

年輕的媽媽到底需要一本怎樣的育兒書

成書過程

6983位媽媽與403位專家共同給出了最實用的育兒答案

如何使用本書

專家顧問委員會

必知 讀懂你的孩子

13~24個月,媽媽必須知道的事情

Part01 讓孩子健康地長大 首要任務就是健康

01 請對孩子邁出的第一步傾注最大熱情與關懷

02 幫助孩子走得更好

03 13~24個月孩子的免疫接種

04 開始吃飯啦

05 斷奶,告別奶瓶

06 讓孩子好好吃飯

07 關於營養保健品,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08 把小兒肥胖遏制在初級階段

09 幫助孩子長高的按摩法與體操

10 提高免疫力,抵禦感冒的侵襲

11 防止感冒後期出現中耳炎

12 應對過敏性皮炎的方法

13 周歲後,孩子的牙齒保健

Part02 健康成長的基礎工程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14 儘量不要讓孩子單獨睡

15 這樣開始大小便訓練

16 必須糾正的習慣

17 真的不能讓孩子看電視嗎

18 必須養成的三大飲食習慣

19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20 家裡有個夜哭郎

Part03 提高孩子的辭彙量 必須重視孩子的認知能力

21 做一個喜歡與孩子嘮叨的媽媽

22 了解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

23 看著孩子的眼睛說長句子,可以提高孩子的辭彙量

24 孩子說話晚,父母應思考的問題

25 2歲孩子的大腦發育信號及認知能力的發展過程

26 幫助孩子提高認知能力的遊戲

27 適合13~24個月孩子的玩具

Part04 讓孩子聰明又講理 必須開展的教育

28 用“試試看”來代替“不行”

29 怎樣展開親子閱讀

30 2歲孩子應該閱讀的20本書

31 帶2歲孩子去旅行

32 早教機構和各種教材教具有用嗎

Part05 培養一個充滿愛心的孩子 現在就要啟動父母職責

33 該給孩子怎樣的自由

34 對孩子表達情感的方法

35 送2歲孩子去兒童之家

36 孩子有了弟弟妹妹,會出現發育倒退

37 孩子2歲以後,更要注意防範安全事故

38 調節父母的憤怒情緒

39 當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的時候

Part06 讓孩子在愛的關懷下成長 必須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40 經常進行戶外活動

41 媽媽不在身邊就哭,怎么辦

42 怎樣對待易怒的孩子

43 怎樣對待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

44 怎樣對待膽小的孩子

45 怎樣對待固執的孩子

46 幫助孩子克服膽怯

47 掌握孩子的氣質,讓育兒更加輕鬆

48 用愛去彌補孩子的性格弱點

49 可以體罰孩子嗎

Tips 實用小貼士

眼睛一刻不離開孩子

百白破三聯疫苗

讓食物變鹹的方法

孩子不吃肉,只吃蔬菜怎么辦

洋白菜對脹奶的特效作用

不吃藥也可以減少乳汁分泌

醫生推薦的解決食欲不振的六個方法

孩子是真的“虛”嗎

小兒肥胖

有助於孩子長高的食物

先天免疫力和後天免疫力

當慢性中耳炎導致耳朵聽不見的時候

過敏與肺炎、哮喘的關係

戰勝過敏的小秘訣

乳牙出牙的順序和時間

寶寶出牙的情況正常嗎

訓練大小便的時候,不要這樣說

一刻也離不開媽媽

養成習慣之前,爸爸媽媽要做的事

不要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

哄孩子睡覺的小法寶

改掉夜裡吃奶的習慣

孩子夜裡哭鬧得厲害是怎么回事

“實況轉播”孩子的動態

怎樣讓孩子學說話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說話更晚

說話晚的案例

有些孩子說話晚,父母不必擔心

聽力不好的孩子

20個月孩子的記憶力

管理玩具的方法

全集與單行本

孩子旅行後的狀態

選擇教材及教具的原則

身體接觸比稱讚更有效

去兒童之家前要做的事

家裡又有一個小寶寶後,絕對不要對第一個孩子說這樣的話

不能讓孩子碰的東西

孩子可能會吞下的東西

無論多么生氣也絕不能說的話

媽媽的育兒方式有問題會導致孩子的行為有問題

如果一定要吵架

通過遊戲治療孩子的分離不安

把暴躁孩子送到親子園

可以培養社會性的玩具

當孩子害怕的時候,媽媽應該這樣做

孩子只偏好一件東西怎么辦

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兒童氣質判斷結果

怎樣讓孩子有個好性格

體罰孩子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Story 每個偉大人物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

爸爸的熱情造就的音樂天才——莫扎特

媽媽獨創讀書法培養的傑出作家——歌德

兒時就有沙漠星空下的電影夢——史匹柏

曾經結巴的通用電氣前董事長——傑克?韋爾奇

爸爸的故事為他插上想像翅膀的“世界童話大王”——安徒生

曾因腦子“笨”而無法適應學校生活的偉大發明家——愛迪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