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頭鶇

灰頭鶇

灰頭鶇(學名:):中型鳥類,體長23-27厘米。整個頭、頸和上胸褐灰色,兩翅和尾黑色,上、下體羽栗棕色。頦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羽軸紋和端斑。嘴、腳黃色。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雜木林、竹林和針葉林中,尤以森林茂密的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較常見,冬季多下到低山林緣灌叢和山腳平原等開闊地帶的樹叢中活動,有時甚至進到村寨附近和農田地中。繁殖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遠東和朝鮮,秋冬季節偶見於越南和日本。 分布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等喜馬拉雅山地區國家以及印度阿薩姆和緬甸。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灰頭鶇 灰頭鶇

雄鳥前額、頭頂、眼先、頭側、枕、後頸、頸側、上背菸灰或褐灰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暗栗棕色,兩翅和尾黑色。頦、喉和上胸菸灰色或暗褐色,頦、喉雜有灰白色,下胸、腹和兩脅栗棕色,尾下覆羽黑褐色雜有灰白色羽乾紋和端斑。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羽色較淡,頦、喉白色具暗色縱紋。

幼鳥從額至後頸、頭側和頸側概為橄欖褐色,羽端菸灰色,上背栗色具淡棕色羽乾紋和黑色端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純栗色,兩翅和尾羽黑褐色,翼上覆羽具栗色羽乾紋和端斑,飛羽外翈沾橄欖褐色。頦、喉污白色,兩側具暗褐色斑點,彼此幾連結成線狀。胸、腹栗色具淡黃白色羽乾紋和黑色羽端,尤以胸部羽乾紋較粗而顯著。兩脅和腋羽栗色具黑色端斑,尾下覆羽黑色沾栗具粗著的淡黃白色羽乾紋。

虹膜褐色,嘴和腳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87-125g,♀85-120g;體長♂234-290mm,♀236-285mm;嘴峰♂21-27mm,♀21-29mm;翅♂137-149mm,♀132-143mm;尾♂110-127mm,♀97-130mm;跗蹠♂30-38mm,♀33-36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3500m的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雜木林、竹林和針葉林中,尤以森林茂密的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較常見,冬季多下到低山林緣灌叢和山腳平原等開闊地帶的樹叢中活動,有時甚至進到村寨附近和農田地中。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春秋遷徙季節亦集成幾隻或10多隻的小群,有時亦見和其他鶇類結成鬆散的混合群。冬季也成群。多棲於喬木上,性膽怯而機警,遇人或有干擾立刻發出警叫聲。常在林下灌木或喬木樹上活動和覓食,但更多是下到地面覓食。

繁殖期間極善鳴叫,鳴聲清脆響亮,很遠即能聽見,常常固定在一處地方從早到晚不停地鳴叫,尤以清晨和傍晚鳴叫最為頻繁。每日活動時間甚早,有時在早晨2:50左右即開始鳴叫,鳴叫時多站在樹下小樹枝頭,發現人後立即飛到地面,在地上通過急速跳躍前進。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夏季取食昆蟲,冬季兼食一些植物種子。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

旅鳥: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越南。

灰頭鶇分布圖 灰頭鶇分布圖

中國

分布於甘肅西北部、西部、西南部,陝西南部、秦嶺太白山、安康,湖北西部,貴州赫章,青海南部和東部,四川北部、西部、西南部,雲南西北部和西部、西藏南部和昌都地區西北部,偶見於山東濟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4月初雄鳥即開始占區和鳴叫。通常營巢於林下小樹枝杈上,距地高2-4m,有時也在陡峭的懸崖或岸邊洞穴中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細樹枝、苔蘚、樹根、枯草莖、葉等構成,內墊有細草莖和毛髮。每窩產卵3-4枚,偶爾5枚。卵綠色、有淡紅褐色斑點,卵為卵圓形,大小為28-35mm×20-22.8mm,平均30.6mm×21.6mm。雌鳥孵卵,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灰頭鶇(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灰頭鶇西南亞種Turdus rubrocanus gouldii J. Verreaux, 1870
2灰頭鶇指名亞種Turdus rubrocanusrubrocanus G. R. Gray, 1846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較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