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與冰[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媒體交流刊物]

火與冰[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媒體交流刊物]

《火與冰》是由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報團學會直管的部門——通訊社主辦的一個面向全校性的媒體交流刊物。

基本信息

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報

《火與冰》是由能源院團學會直管的部門——通訊社主辦的一個面向全校性的媒體交流刊物。
2002年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在院領導和學工辦的積極鼓勵與指導之下,在團學會通訊社張元柯文、張忠霞等成員的共同努力和辛勤籌備之下,於2002年10月份正式創刊。
製作本報涉及的基本組織架構:
編輯: 負責編排每段新聞擺放的位置及擬定標題,審閱內文,甚至調配記者工作;
記者: 採訪,拍攝,撰稿;
校對: 審查錯別字;
印刷及發行
《火與冰》作為本院重點發展的人文刊物,在學院各級領導的積極關懷與大力支持之下,不斷進取與改革,不斷吸收先進理念,不斷推陳出新,歷經7載,已經逐漸走上了一條穩步、健康、高效的發展道路,至今已出版了35期報紙,2期增刊,並且具備自己獨特的視角和風格,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學院黨委書記周和平教授還親自為本報題寫報頭。

同名詩歌《火與冰》

《火與冰》是一首詩歌,作者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美國詩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父親在他11歲時去世。母親把他帶到祖籍新英格蘭地區的麻薩諸塞州。中學畢業後,在哈佛大學學習兩年。這前後曾做過紡織工人、教員,經營過農場,並開始寫詩。他徒步漫遊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羅伯特·弗洛斯特16歲開始寫詩,20歲時正式發表第一首詩歌。他勤奮筆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詩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頓以北》(1914),《山間》(1916),《新罕布夏》(1923),《西流的小溪》(1928),《見證樹》(1942)以及《林間空地》(1962)等。

詩文

有人說世界將毀滅於火,
有人說毀滅於冰
根據我對於欲望的體驗,
我同意毀滅於火的觀點。
但如果它必須毀滅兩次.
則我想我對於恨有足夠的認識
可以說在破壞一方面,冰
也同樣偉大,
且能夠勝任。
英文原版:
Some say the world will end in fire ,
Some say in ice .
From what I ‘ve tasted of desire
I hold with those who favor fire.
but if it had to perish twice ,
I think I know enough of hate
To say that for destruction
Is also great
And would suffice .
①FireandIce:《火與冰》是二十世紀美國最著名的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頗受歡迎的一首抒情詩,作於1923年。在詩中,弗羅斯特比較分析了火與冰這兩個極具毀滅性的力量,並在開首兩句道出世界毀滅於火或者是凍的可能,並用火象徵激情和欲望,用冰象徵冷酷和仇恨,詩中有很多值得玩味思考之處,需考慮其時代背景,在此不再贅述。該詩有多個譯本。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多以田園生活為題材,語言樸實無華,但卻時時蘊涵著人生的真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