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軍區總醫院神經外科

濟南軍區總醫院前身是山東軍區直屬醫院, 1954年9月奉命與華東軍區第二0陸軍醫院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0醫院”。1956年2月,醫院正式改組為“濟南軍區總醫院”,隸屬濟南軍區後勤部直接領導。

一、醫院基本概述
之後隨我軍編制體制改革調整,其組織結構歷經12次大的調整變化,不斷前進發展,現已發展成集醫、教、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超大型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二、醫院神經外科簡介
濟南軍區總醫院精神外科治療中心由濟南軍區總醫院組建,擁有精神內科學、神經外科學、神經內科學、心理學、神經影像學、神經病理學等多學科專業技術隊伍。中心日常工作由精神外科診療專家尹嘉博士、孫希炎教授、於鋒博士後主持,中心可優先使用醫院的SPECT、PETCT、1.5T雙梯度核磁共振、320排CT 等先進設備外,內部配備有美國全套細胞刀微創手術系統、另外配有高級誘發電位術前測定/術中監測系統,供手術中神經功能監測。
先進的治療理念、一流的技術和頂尖的設備,為藥物難治性精神病(強迫症、抑鬱症、躁狂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厭食症等)患者提供了最大的治療機會。中心自創建以來,已經為近千例難治性精神病患者進行了細胞刀微創手術治療,均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使眾多難治性精神病患者回歸了社會,贏得了國內外同行和患者的普遍認可和信任。
三、三叉神經痛治療中心
1、三叉神經痛簡介:

三叉神經痛”有時也被稱為“臉痛”,是在一種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神經科常見病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疑難雜症之一。多數三叉神經痛於40歲起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發病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生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刷牙或微風拂面時都會導致劇痛,三叉神經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洗臉、進食,甚至連口水也不敢下咽,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人稱此痛為“天下第一痛”。襄樊市襄陽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姚文林
三叉神經是腦神經中粗大的神經之一,是感覺運動混合神經,也稱為第V對顱神經。它從腦幹部發出後,即分成較粗的感覺神經根及較細的運動神經根。感覺神經在穿出腦膜後匯成一個大的神經節,即半月神經節。這是神經細胞之所在。分成三支周圍神經,I支(視神經)支配額頂部。II支(上頜神經)分布面頰部。III支(下頜神經)分布於下頜區。
三叉神經痛又名"痛性痙攣".是累及面部限於三叉神經的一支或幾支分布區反覆發作性短暫而劇烈的疼痛,是最典型的神經痛。三叉神經周圍分支自半月神經節向前發出三個粗大的分支,由內向外依次為眼神經、上頜神經及下頜神經。
(1)眼神經眼神經為三支中最小的一支,屬於感覺神經。由三叉神經半月節的前內緣分出,向前傳入海綿竇,經海綿竇外側壁前行,長約厘米。在竇內位於動眼神經和滑車神經的下方,外展神經及頸內動脈的外側。在竇壁的前部即分成三終支,為額神經、淚腺神經和鼻神經。然後穿過硬腦膜,均經眶上裂入眶內。眼神經有三個交通支,分別至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及外展神經,作為這些神經內的感覺纖維。
(2)上頜神經上頜神經全由感覺纖維組成,自半月神經節前緣的中部起始,水平向前,沿海綿竇外側壁的下緣前行,經圓孔出顱,翼齶窩位置很深,離面頰表面約5.5厘米-6厘米,由後方的蝶骨翼突,內側的齶骨和前方的上頜骨圍成。翼齶窩可借眶睛裂與鼻腔相通,借翼上頜裂通向外側。在三叉神經痛作上頜神經封閉時,針尖即經上頜裂入翼齶窩,就可刺到上頜神經本乾。上頜神經在翼齶窩內,分為如下若干支。
(3)下頜神經下頜神經為三叉神經最大的分支,其感覺根自半月神經節前外緣發出後,在卵圓孔處與運動根合併,經卵圓孔出顱腔。卵圓孔離面頰表面約4.5厘米-5厘米,正對下頜小頭的前下方,此處為三叉神經痛時進行下頜神經封閉的部位。下頜神經本乾出卵圓孔後邊不遠,即分為前小、後大兩股。下頜神經乾位於翼外肌和齶帆張肌之間,前側鄰接翼內肌後緣,後側有腦膜中動脈,內側為耳神經節與之相連線自乾發出腦膜支及翼內肌神經。
2、三叉神經痛的病因
對於三叉神經痛的病因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都很想知道,尤其對於三叉神經痛患者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到底三叉神經痛的病因是什麼呢?三叉神經是一種三叉神經分布區出現的反覆發作的陣發性疼痛。三叉神經額三個分支分布在額部,上頜部,下頜部的皮膚以及上,下齒齦。以下就是專家為您詳解介紹的三叉神經痛的病因。
精神刺激:精神刺激是三叉神經痛的誘發因素之一。有少數患者因為情緒和心情上放不開,整天眉頭緊鎖,為可能要到來的頭痛提心弔膽,結果是造成肝鬱氣滯,郁久化火,上擾腦竅,而導致疼痛發作。
營養缺乏:有些患者,是由於吃素或不吃主食,盲目節食,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成分而引發疼痛。過量吃素或不吃主食,很可能還會加重三叉神經痛。神經是燃燒及消耗糖的組織,若缺乏維生素b1會引起乳酸堆積侵入腦部,毒化中樞神經系統,使腦組織消耗氧的能力減弱,以至引起暫時性的痙攣。這也是三叉神經痛的誘發因素。
沒有保護好疼痛觸發點:約有一半的三叉神經痛患者,在面部都有一個或多個特別敏感的觸發點,稍不注意就會觸動引發疼痛,並放射到全身。人們觸發點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甚至小到一個點或一根鬍鬚,大多分在嘴唇、鼻翼、臉頰、口角、舌頭和眼睛等處。同時,氣候變化也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或被風吹著,或是乍熱乍寒,都可使疼痛加劇。
3、三叉神經痛的症狀
大家知道三叉神經痛的症狀是什麼呢?三叉神經痛除了名的痛,這點大家是都知道的,但是我們還是很難將他與其它面部的疼痛區分開,也就導致很多的誤診情況出現。 一、疼痛的程度:極為劇烈,疼痛發作時表情異常痛苦,患者常用手猛搓面部,以至於皮膚腫脹、破損,眉毛鬍子搓光;有的頻頻呼喊;也有的用頭部猛烈撞牆或在地上打滾;還有的患者表現為保持原來姿勢,不敢動彈;個別患者平臥後發作即停止,這是三叉神經痛的症狀。 二、三叉神經痛的症狀:50%左右的患者疼痛有觸發點因說話、洗臉、進食、刷牙、震動、冷刺激、體位,觸碰面部某一部位可誘發疼痛,多在鼻翼旁、上唇升側及牙齒等處,一觸即發,,對自己日常生活和行動十分小心。 三、疼痛發作前常無預兆,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為驟然發生的閃電式、短暫而劇烈的疼痛,每次發作時間由數秒鐘至一二分鐘而驟然停止,多數患者發作日趨頻繁,疼痛停止後患者即與正常人一樣。吃飯也疼、刷牙也疼、洗臉也疼、說話也疼,這是三叉神經痛的症狀之一。
4、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
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有哪些?如何治療三叉神經痛?這些問題不僅是患者關心的問題,也是醫療工作者關心的問題。目前,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但是要根據病情確定治療手段,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卻不是一件易事。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治療方式。海軍總醫院放射腫瘤科劉宗惠
1、藥物治療:這是病程短、疼痛較輕的患者首選治療方案,而卡馬西平是治療的首選藥物。但是隨著病情的加重,藥物治療不能緩解病情。一旦病痛再次出現,患者長期服用藥物會產生耐藥性。
2、射頻熱凝療法:射頻熱凝療法是利用高溫作用於神經節、神經乾和神經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目前,射頻熱凝療法在臨床較廣泛,熱凝術的治療效果良好。這種療法復發率較高,由於操作方便,可重複實施,最終達到鎮痛的目的。但是,採用這種方法併發症較多,同時會產生面部麻木的感覺。不良反應及並發定有:操作中的疼痛、顱內出血可形成顱內血腫、腦神經損害、顱內感染、帶狀皰疹、角膜炎等。因此,在治療前患者及家屬要向主治醫生了解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3、三叉神經周圍支封閉:這種方法是將藥物包括無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鏈黴素等注射到三叉神經分支通過的骨孔,如眶上孔、眶下孔、下齒槽孔、頦孔、翼齶孔等。效果與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和患者的病情程度關係密切,多數病人在半年至2年內復發。
4、開顱手術:開顱手術不僅僅為了緩解疼痛,還必須注意保留神經功能,這是有別於三叉神經痛其他外科方法的重要一點。開顱手術儘管創傷很大,但它是國內外公認的很好的治療方法。它不會對神經本身產生影響,就不會使面部有麻木的感覺,復發率低。
5、伽瑪刀治療:套用伽瑪刀治療三叉神經痛是先通過影像學定位,計算出三叉神經根的三維坐標,再將聚焦的伽瑪射線會聚在靶點,治療醫師通過對劑量大小的控制,可阻斷痛覺的傳導。治療過程簡單,患者痛苦小,易於接受。治療三叉神經痛總體有效率在90%以上,其中一次性治癒三叉神經痛(疼痛完全緩解率)在60%左右,部分緩解率(疼痛減輕、發作頻率降低)則在30%左右,復發率和無效率在1、2%左右。而且伽瑪刀治療三叉神經痛對病人身體要求不高,特別適合高齡患者以及有全身系統疾病不適合手術的病人。在治療後患者很少會有面部麻木的感覺,如果出現麻木效果也會在一段時間後消失。
以上就是常見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式,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選擇治療方式。專家提醒大家,切不要相信網路上或是街頭一些打著“祖傳秘方”的商販,絕大多數的偏方都沒有經過臨床實踐,不僅不會治療三叉神經痛,還會誘發其他病症。請患者慎重選擇!

帕金森簡介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稱"震顫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遜症,多在60歲以後發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最早系統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生詹母·帕金森,當時還不知道該病應歸入哪一類疾病,稱該病為“震顫麻痹”。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在≥65歲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歲人群中則為0.4%.本病也可在兒童期或青春期發病。50%~80%的病例起病隱襲,首發症狀通常是一側手部的4~8Hz的靜止性"捻丸樣"震顫。言語障礙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症狀。

帕金森治療方法

主要有藥物治療與外科手術治療。
1、帕金森藥物治療有抗膽鹼能藥如安坦、抗組組織胺藥物如苯海拉明、金剛烷胺左鏇多巴多巴胺受體激動劑、B型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兒茶酚胺氧化甲基轉移酶抑制劑及神經營養劑。
2、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神經核團毀損術(細胞刀)、腦深部電刺激植入術(腦起搏器DBS)、腦移植術(還在實驗階段)。
四、聯繫方式

地址:濟南市天橋區師範路25號
交通路線:濟南市汽車站坐72路到濟軍總醫院下車;
火車站坐84路公車,然後到動物園下車轉乘15路到濟軍總醫院下車既可;
長途汽車站坐K95路到濟軍總醫院下車既到;
從會展中心坐85路到濟軍總醫院下車既到。
郵編: 25003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