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魚

潛魚

潛魚(fierasfer),亦稱珍珠魚、海參魚(cucumber fish)。潛魚的身體細長,左右扁平,無鱗,一般半透明。背鰭與臀鰭長,匯合於長而尖的尾的端部。體長多在15公分(6吋)左右。主要分布於熱帶,現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在淺海中。生活在海參的腸里,把尖尖的尾插入海參的排出口,順著方向溜進去,除了產卵和覓食外不會到外面來。依種類的不同其躲藏的海參的種類也有所不同,有時也會躲進海參以外的動物裡面。潛魚科(Carapidae)約27種細長呈鰻形的海產魚類的統稱,以生活在海參、珍珠貝、海星及其他無脊椎動物體內而著稱。

基本信息

潛魚亞科

鱈形目蛇䲁亞目潛魚科的1亞科。因多潛生於海參類體內而得名。世界有4屬約26種。鰻潛魚屬,體細鰻狀;上頜骨隱皮內;無犬齒;寄生於海參類體內。生於太平洋及印度洋熱帶。有4種。中國的台灣省產寬臂鰻潛魚、細鰻潛魚與蚓鰻潛魚。潛魚屬,頜骨游離,無犬齒;肛門位胸鰭基下方或附近,寄生於海參、海星、貝類及海鞘等體內。生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熱帶。約有15種。南海有細扁潛魚、細尾潛魚、大牙潛魚及長臂潛魚等5種。犬牙潛魚屬,頜骨游離,兩頜齒群帶狀,前端有大犬牙;體高約為寬2倍;上頜骨後端寬大;肛門位胸鰭基遠後方。約有4~5種。生於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扁牙潛魚屬,頜骨游離,上頜骨後端細弱;體很側扁、高至少為寬3倍。寄生於印度洋到菲律賓、斐濟等淺海貝類體內。至少有2種。中國尚無記載。

潛魚習性

潛魚 潛魚

潛魚全長30厘米,體形細長,左右扁平,背鰭和尾鰭一直連到尾巴,生活在海參的腸里,以小形甲殼類為食,但也會吃海參的內臟,如地中海產的潛魚經常會把為自己隱身的海參內臟吃掉。所以與其說這是共生,不如叫寄生。海參的腸,在接近排泄口的附近是鼓起來的,可時常送進新鮮的水,此處也有呼吸器,稱為副呼吸器。曾有一條海參的副呼吸器里寄生了7條潛魚的例子。

潛魚見到海參,先會用眼睛觀察海參的排泄口的情況,然後把尖尖的尾插入這排泄口,順著溜進去。潛魚能感覺到海參排泄時噴出的水流,這時會鑽進海參的體腔內。肛門在喉部,所以只要把頭伸出來就可以排泄,這樣,除了產卵和覓食外就不會到外面來了。依種類的不同其躲藏的海參的種類也有所不同,有的也會躲進海參以外的動物,如海膽、海星、蚌、貝的副呼吸器裡面。卵是浮游性的,具有粘性,組成約6~7厘米的長的圓柱形塊狀。孵化後的幼魚,在頸部有穗邊之細長旗狀絲,叫旗狀絲仔魚,過著浮游生活,成長後陸續潛入身長10厘米的海參體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