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新詞新語辭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6月1日)
精裝: 6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313035683
條形碼: 9787313035684
尺寸: 21 x 14.4 x 3.6 cm
重量: 699 g

作者簡介

胡志勇,男,安徽蕪湖人,1964年生,1984年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碩士。長期擔任部隊翻譯,上校軍銜。系中國核學會會員,中國世貿,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曾任《試驗工程》雜誌社常務副主編,現任《發現》雜誌社副理事長。主要著作有:《漢英核工程詞典》、《新英漢漢英常用語辭典》、《漢英核工程詞典》、《新英漢漢英常用語辭典》、《漢英新詞語辭典》、《漢語常易錯字辨析》、《日語單詞記憶法》等;發表國際戰略與軍事戰略論文多篇。

內容簡介

本書共編譯了近三萬條新詞新語,所收詞條絕大部分是從國內外英、日文版報刊、雜誌上翻譯而成的,為廣大讀者提供了規範的英語譯文,每條加注了現代漢語拼音,並在部分詞條後加注了英文例句,配有現代漢語釋義,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新詞新語的英譯方法。本書所收的詞條,基本上反映了中國20多年來在現代漢語領域出現的新詞新語的主要概況,內容涉及政治、國際關係、經貿、金融、科技、計算機、通信、文化、教育、藝術、心理等諸多領域,以社科類居多,旨在為從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國際政治等專業的口譯人員、導遊人員和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漢語專業的師生,提供較為規範的英語譯義,同時也為三資企業的廣大員工提供新穎、準確的漢、英譯義。
本書的特點是:收詞新,譯義簡明、新穎,例證準確,實用性強,而且本書按現代漢語拼音音序排列,使用方便。

媒體評論

前言
古人曰:十年磨一劍。經過十餘載的努力,《漢英新詞新語辭典》今天與讀者見面了,這是我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的一個成果。本書所編譯的新詞新語正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相繼“應運而生”,不斷向前發展。
從1983年5月開始,筆者就有意識地蒐集、翻譯這些不斷新出的詞語,1984年8月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後,自願到祖國的西北邊陲“磨鍊”,在茫茫戈壁灘上一呆就是十年整,幾乎每天都在苦心思索、翻譯身邊出現的新詞新語,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黎雲碩十等啟發指點下,將這些已蒐集到的新詞新語篩選,補充完善,後又利用在上海攻讀碩士研究生之機,翻譯了大量的外文報刊資料,為本書的成型打卜廠較豐厚、紮實的基礎,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空軍政治學院、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為筆者提供了方便。
編寫辭書是一種苦差事,尤其是編寫新詞新語類辭書更為艱難,在沒有現成資料的不利條件下,20多年來全靠自己蒐集、做卡片,才得以較全面地完成這本反映出近20年來湧現出來的新詞新語的工具書。
筆者20年來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這一領域之中,只有一個心愿:力求寫出高質量的新詞新語,為其他辭書編纂者、英語工作者和廣大瀆者提供一本可參考、可引用的新詞新語規範譯文。
本書共編譯了近三萬條新詞新語,在部分詞條後加注了英文例句,配有漢語譯文,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新詞新語的英譯方法。
參加本書編譯的還有李新萍、汪船山、周娟、李竟、姜波、胡敏、汪媛媛、李拓、明嘉、陳平、王道春、馮珍、萬琳、程萬弘、江楠、英惠、趙仁民、許儒鵑、章裘恩、林疆、包玉霖、黃序、花國捷、唐明德、汪川渝、湯殿鄂。審校者有:武鼎、周繁思、趙傳統、許廣璽、張千駒、蔣仲翔、吳禎富教授等。
本書在編譯過程中,曾得到了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武漢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旅遊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北
京科技出版社等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並得到國內外許多語言學界專家、教授的指點和幫助。
本書所收編的漢英新詞新語詞條,均為編者長期以來從國內外外文資料上摘錄、翻譯、整理而成,因此享有著作權,如果有人要收錄、彙編本書內容,其引用量超過全書的5%時,請事先徵得編者的同意,經授權後方可使用,否則被認為侵權。歡迎有關單位和個人與編者商討本書著作權轉讓的有關事宜,以使本書內容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套用。
由於本人工作事務較多,雖有拙作不時出版,但唯恐自己學識淺疏,書中定有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歡迎提供新詞條,以便修訂時作進一步修改。
胡志勇
2004年5月於上海

目錄

前言
使用說明
縮略語表
漢語拼音音序索引
正文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