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地點在內蒙古錫盟東烏旗。1958年成立滿都寶力格牧場,1969年劃歸內蒙古建設兵團,為第54團。1984年回歸東烏旗,為滿都胡寶拉格蘇木。2006年與額仁高比蘇木及寶格達林場合併,改為滿都寶力格鎮。 2013年滿都寶力格鎮恢復原滿都寶力格蘇木版圖。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隸屬於原烏珠穆沁左旗,於1956年歸屬於烏珠穆沁左旗第五蘇木,1958年組建成為國有個體合作經營的滿都胡寶拉格牧場,1970年歸北京軍區內蒙古建設兵團第六師管轄,1975年歸烏拉蓋農牧業牧場管理局管轄,1984年歸東烏旗管轄,於1985年牧場改為蘇木,共有白音布日德、滿都寶拉格、陶森淖爾、好來寶等四個嘎查。2001年將滿都胡寶拉格和浩來寶兩嘎查合併為滿都胡寶拉格嘎查。位於北緯46°00′—46°76′,東經118°40′—119°58′,年均降雨量為350毫米。 2006年滿都寶力格蘇木與額仁高畢蘇木、寶格達山林場合併,成為現在的滿都寶力格鎮。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簡介

清崇德元年(1636年),烏珠穆沁部落從今蒙古國西部葡萄山一帶遷居到今烏珠穆沁草原駐牧。1646年始建烏珠穆沁左翼旗,涵蓋今滿都寶力格鎮地理位置。20世紀40年代,該旗共轄9個蘇木,1945年道爾吉王率6個半蘇木人畜遷居蒙古國,餘下的牧民歸屬1946年建立的東烏珠穆沁旗(1949年屬東部聯合旗,1956年重建東烏珠穆沁旗)。1958年由東烏旗額仁高畢公社分出一半牧民組建滿都寶力格公私合營牧場(股份制,三個生產隊,1958年-1969年,場址在今滿都寶力格鎮東15公里處),牧場面積約4700平方公里。1969年由北京軍區內蒙古建設兵團第六師接管,滿都寶力格牧場改建製成為內蒙古農墾建設兵團第6師第54團。1975年內蒙古建設兵團撤銷,第54團歸內蒙古農墾局錫盟農墾分局烏拉蓋農墾局管轄,1984年回歸東烏旗管轄,改建制為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2006年,滿都胡寶拉格蘇木、額仁高畢蘇木和寶格達山林場合併,建立滿都寶力格鎮,下轄6個嘎查1個林場。 2013年,原額仁高比蘇木與原烏拉蓋蘇木合併,新建嘎海樂蘇木。 滿都寶力格鎮還原為原面積—4700平方公里,轄陶森諾爾嘎查、滿都寶力格嘎查、巴彥布日德嘎查。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 自然資源

滿都胡寶拉格鎮滿都寶力格鎮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草原總面積8543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場面積為8224平方公里,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生態草原,植物品種多元化,是屬於典型的草甸草原;植物種類有946多種、類,其中可用於家畜食用的有360餘種;如:羊草、早熟禾、隱子草、皮鹼草、老芒麥等。碧綠寬廣的草原上還生長著人參、芍藥、黃芪、甘草等多種名貴藥材;還出產有白蘑、黃花等食用的純天然綠色真菌類植物。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黃羊、旱獺、鹿、狍子、狼、狐狸、百靈鳥、天鵝、大雁等。東部山巒起伏,西北部戈壁平原連綿,湖泊河流縱橫,年平均降雨量達到310毫米,額布根敖包、貴樂蘇太山是滿都胡寶拉格鎮境內的最高山峰,是旅遊的好去處。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 礦產資源

滿都寶力鎮礦產富集,境內有國內外少有的大型的朝布楞鐵礦、阿日哈達鉛鋅礦、查乾朝魯圖鉛鋅礦等多金屬礦,由於特殊的構造格局形成了具槽區特色多金屬礦產。
朝布楞多金屬礦位於滿都胡寶拉格鎮東北部,現以探明鐵礦石儲量1887.9萬噸,平均質量指標為35.5%—39.09%;鋅礦石儲量523.83萬噸,平均質量指標為3.97~6.06%;硫礦石儲量198.44萬噸,平均質量指標為16.58%。朝布隆多金屬礦分為南、北、西三個社區,有四個礦區、76個礦井。除了鐵、鋅、硫、外還有銅、鉛、錫、鎢、鉍、金、銀、鎵、鎘、銦、砷、等14種礦物質,礦石儲量達到2400萬噸。
查乾敖包鐵礦—鐵礦石儲量達到111萬噸,平均質量指標為20%--45.94%。此礦礦石還混有銅、鉛、鎢、鉬、錫、鈮、鈷、硫、磷、砷、矽等金屬。除此之外錳礦石也在查乾敖包鐵礦。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 經濟發展

畜牧業經濟發展

滿都寶力鎮在2006年的夏季牧業牲畜總頭數達到598984頭只,其中綿羊52364隻、山羊54564隻、蒙古馬6605匹、牛14165頭。
烏珠穆沁羊是我國著名肉用品種,具有生長發育快、適應性強、肉質細嫩、鮮美可口、無污染等顯著特點,滿都寶力鎮不僅是烏珠穆沁羊的繁育基地,同時也是烏珠穆沁羊的原產地,通過成立烏珠穆沁羊繁育牧民經濟合作協會組織,實施烏珠穆沁羊的品種保護,2005年烏珠穆沁羊出欄達到了238893隻,帶動出欄牛5038頭,馬1469匹,牲畜出欄是當地牧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也是增加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徑,近年來,草原日照充足,雨水豐足,2005年牧民人均收入達到了1.06萬元。

民族風情與旅遊業

滿都寶力鎮蘊含著豐富旅遊資源,自然風景令人暢懷,民族文化風情使人心馳神往的好地方,尤其是“乃林郭勒旅遊文化度假村”也已經成為著名旅遊景點之一,旅遊點除了給旅客提供餐飲、旅遊、住宿等服務外還可供給旅客們草原特色奶食品等純天然綠色食品。該協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前後共投入50多萬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0500人次,年均收入達10萬元。2006年“乃林郭勒旅遊文化度假村”為發揚民族特色傳統文化,特別成立了“馬文化”分協會,不僅加快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發展,而且大大提高了草原旅遊業的服務水平。並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打造出東烏旗旅遊精品線路,烏里雅斯太鎮—貴勒斯太—乃林郭勒—寶格達山、錫林浩特—額吉淖爾鹽湖—烏里雅斯太山—貴勒斯太礦泉—乃林郭勒—寶格達山森林公園—阿爾善的旅遊路線。

基礎建設情況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滿都寶力格鎮屬於純牧業鎮,共有牧戶691戶,總人口5906人,其中牧業人口4359人,占總人口的73%。現掌握職業技能達984人;文明小康戶162戶,占總牧戶的23%;2005年全鎮牧民總收入達到了1.065萬元。牧民磚瓦結構房屋512處、1536間、38400平方米。磚瓦結構暖棚569處、4890間、95860平方米。沙石結構89處、534間、6912平方米。磚瓦結構畜圈569處、14670間、96760平方米。沙石結構畜圈89處、2670間、48060平方米。已圍欄草場508萬畝。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牧民門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斷豐富,到今年初,使用農用電〔220V〕牧戶有17戶,擁有風光互補發電設備的56戶、電視機721台、大型貨車20輛、小型轎車334輛、小型四輪拖拉機272輛、大型拖拉機12輛、機車620輛、打草機280台、摟草機280台、捆草機14台、粉碎機143台、機井40眼、筒井789眼、高產飼料1640畝、電冰櫃205台、洗衣機612台、ETS通訊設施413台、配備家用電腦的有30戶,直接能夠上網的有10戶。

滿都胡寶拉格鎮招商引資情況

通過地方政府出台的多項招商引資政策,多處有色金屬及稀有貴金屬礦點進行了獨資、合作、股份制開發經營,多金屬礦查乾敖包礦、朝不楞多金屬礦、奧尤特銅礦、烏蘭陶勒蓋銅礦等。

第三產業發展

依託我鎮現有草原、林場、工礦、邊境等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經過打造基本形成兩條境內旅遊精品路線,全年累計接待遊客0.19萬多人,旅遊收入達到8.6萬元。大力開發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服飾、民俗工藝品、特色食品、純天然綠色野菜等產品加工旅遊產業。同時,出台扶持性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向餐服務行業投入,強化旅遊業服務能力。2006年,以
“狼圖騰”文化為載體,製作旅遊宣傳專題片,爭取在中央台和內蒙衛視台播放,向國內外大力宣傳。同時,加快草原民族特色產業發展。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 精神文明

滿都胡寶拉格鎮以建旗五十周年慶典和全區牧區精神文明建設現場觀摩會、全盟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在我旗召開為契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首先,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全面宣傳我鎮自然、人文、資源優勢,提高知名度,聚集人氣,為做好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試點、做強礦業開發、做實社會事業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其次,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思想道德建設。以“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重點,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活動,提高幹部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修養。在全鎮廣泛深入開展“建設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牧區”主題活動,充分調動全鎮各族幹部民眾參與建設的熱情,進一步增強民眾的主人翁意識和黨員幹部的社會責任感。加強對牧區未成年人的教育,進一步增強法制、科技、文明、健康意識,努力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牧民。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 社會事業

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的教育資金投向,做好中心鎮國小的建設規劃,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改善學校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牧民子女受教育質量。出台牧民子女接受職業教育的補貼優惠政策,鼓勵牧民子女接受職業教育。在抓好基礎教育的同時,計畫在學校內開設成人培訓課程,主要開展科技培訓、法律培訓、文化知識培訓,提高牧民素質;加大醫療投入,提高醫生診療水平,逐步更新型醫療設備。發揮好中心鎮衛生院和計生服務所的功能,定期開展巡回醫療,送醫送藥到戶,減少患者的醫療開支,確保小病不出鎮。年內在繼續實施牧民健康工程的基礎上,建立牧民健康檔案,出台牧區新型合作醫療救助辦法,制定規範工礦企業流動人口計畫生育服務管理工作方案,實行計畫生育福利制度。加強鎮文化站建設,積極開展民眾性文體娛樂活動。年內舉辦以宣傳草原文化和民族旅遊為主題的大型文藝活動兩次。建立健全牧區社會保障體系,與相關科局密切配合,研究制定牧區養老保險政策,完善牧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會穩定工作以“五五”普法為平台,深入開展普法活動,建立信訪排查制度,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為推進牧區建設創造平安穩定的環境。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 重點項目

 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工作滿都寶力格嘎查列為自治區級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試點以來,我鎮搶抓機遇,從實際出發,從長遠出發,科學規劃設計牧民們的住宅,棚圈,指導生產生活方面的建設,通過示範嘎查帶動牧民申請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促進轉移牧民進城。
生態建設工作為做好春季休牧工作,我鎮嚴格按照《草原法》 《森林法》及其有關生態建設及保護的檔案精神,從2006年4月20日到2006年5月10日,95%的草場進行休牧,5%的草場留作休牧期間的牲畜活動場所。封山育林15000畝,種植高產青飼料1640畝,自然保護區690畝。
牲畜改良工作在前兩年改良工作取得良好效益的前提下,我鎮今年設2個改良點,新引進西門塔爾牛種畜78頭,特聘經驗豐富的專業改良師,對210頭牛進行配種,現已配種108頭,我鎮改良牛的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牲畜防疫工作為嚴防牲畜疫病傳入我鎮,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我鎮春季防疫工作完成情況如下:
五號病:接種了牛〈14201〉頭、羊〈560175〉只,羊三聯560175隻、肉毒14201頭、炭疽疫苗接種了14201牛、560175羊、6063馬,氣腫疽4159頭,出敗疫苗接種了14201頭牛。
旅遊工作充分利用地理等優勢,打造出烏里雅斯太—貴勒斯太—乃林郭勒—寶格達山旅遊路線,目前接待旅客1600名,收入達8.6萬元。乃林郭勒旅遊度假村為長篇紀錄片《狼圖騰》提供了拍攝外景,升華了為我鎮旅遊資源。

滿都胡寶拉格蘇木 - 地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