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新河國小鄉村學校少年宮

溫嶺市新河國小鄉村學校少年宮

通過“農村小學生物科技啟蒙教育的實踐與研究”普及了生物科技簡單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科技興趣、意識和勞動習慣與技術,有效地營造了科技教育的環境和氛圍,該研究成果榮獲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 2、以“農村小學生物科技啟蒙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為接力棒,形成生物科技教育模式。 龍山體苑的實施,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了學生集體榮譽感和頑強拼搏精神,全面地推動了校園陽光體育的開展,使校園成為學生休閒的樂園,健體的快樂場。

學校簡介

她的前身始為宋朝的陶昭書院,明朝嘉靖19年稱五龍書院,清乾隆20年稱龍山書院,百年風雨砥礪,百年薪火傳承,百年人才輩出,賦予了新河國小深沉而又廣博的文化底蘊,培育了現代新小“龍之精神、山之氣韻”的學校精神,”。
學校現有43個教學班,2280名學生,教師隊伍配置齊全,教職工110人,其中台州市級名師1人,溫嶺市級骨幹教師21人。學校設有德育處、少先大隊部等德育機構,建有以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為副組長,多部門共同運行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
學校一直倡導“務本致遠,和諧共進”辦學理念,提出“質量求新、質量求全、質量求精”的質量管理目標,深化了“有序、有度、有效、有味”的質量培育管理機制,以創建“龍山樂苑”(龍
山科苑、龍山體苑、龍山文苑、龍山藝苑、龍山心苑)為載體,構建了一座鄉村少先隊宮,使少年宮成為學生體驗成長、享受歡樂、培養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樂園。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勞動(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示範基地、浙江省模範職工之家、浙江省首批體育特色學校、浙江省中國小示範性圖書館、台州市陽光教育人才基地,台州市廉潔文化教育示範點、溫嶺市首批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溫嶺市“讀經誦典”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連續多年在市教育督導評估中被認定為一類一等學校、市依法辦學自主發展示範學校、先進學校。

少年宮建設

學校擁有豐富的活動場地,室內活動場所:有音樂室、書法室、圖書閱覽室、實驗室、標本室、科技室、美術室、桌球房、多功能室等;室外活動場所:塑膠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等,文體娛樂設施較齊全,校舍安全可靠。

機構設定與項目

我們成立了由陶志斌校長任主任,王偉榮副校長、德育主任王小永任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領導機構,負責對本校少年宮建設情況進行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王偉榮副校長具體負責少年宮建設工作。出台了《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可行性方案》《鄉村少年宮工作職責》及各類管理制度,有效促進了少年宮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以學生的需要出發,設立了38個小類的少年宮項目,具體為:
語言類:“說話訓練”、“故事會”、“小小主持人”、“英語樂園”、“口語交際”;
音樂、樂器類:“聲樂”、“舞蹈”、“腰鼓”、“軍鼓”、“小提琴”、“拉丁舞”;
美術類:“兒童畫”、“素描、色彩”、“刻紙”、“十字繡”、“鉛筆書法”、“鋼筆書法”、“毛筆書法”、
體育類:“田徑”、“桌球”“籃球”、“排球”、“足球”“跆拳道”
棋類:“象棋”、“陸戰棋”、“飛行棋”、“跳棋”、“五子棋”
科普類:“航模探究”、“小製作”、“電腦”、“趣味數學”、“生物科技探索”、

活動開展

(一)龍山科苑:一道靚麗的景
學校結合教育發展趨勢,立足校本實情,建立了學校紅領巾生物基地,以課題實施為驅動,歷時十餘年,堅持開展生物科技啟蒙教育,揚起了學校科技教育的風帆,驅動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學校榮獲全國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示範基地、全國勞動技術(勞動)教育先進學校、台州市科普基地稱號,科技教育實施經驗在學校承辦的長三角(十六省市)教育盛會上隆重推廣。
1、以“農村小學生物科技啟蒙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為突破口,創造生物科技教育環境。
(1)加強陣地建設。學校投資十多萬在校園裡建立了紅領巾生物基地,合理布局,分塊到班,為生物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實驗基地。(2)加強輔導隊伍建設,為生物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指導和組織保障。(3)加強科技活動中心小組的建設,負責本班生物實驗項目的開展。(4)加強活動制度建設。學校制訂了《生物科技實驗制度》,規定了每個實驗項目都要有選題意圖、實驗方案、活動記錄、觀察記錄、實驗過程記錄等。通過“農村小學生物科技啟蒙教育的實踐與研究”普及了生物科技簡單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科技興趣、意識和勞動習慣與技術,有效地營造了科技教育的環境和氛圍,該研究成果榮獲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
2、以“農村小學生物科技啟蒙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為接力棒,形成生物科技教育模式。
為了使學生懂得一些基本種養殖知識,在動手操作和探究中,培養學生敢幹實踐、敢幹嘗試、敢幹創新的精神,激發學生對生物、對科學、對勞動的興趣和愛好,了解生物科技與校外世界的聯繫,促進學科學習,學校開發了具有地方特點、學校特色、滿足學生要求的生物科技啟蒙教育體系,包括生物科技教育內容體系、生物科技啟蒙教育方法體系、生物科技啟蒙教育評價體系等。本課題獲浙江省第二屆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
3、以“農村小學生物啟蒙科技校本課程建設”研究為著力點,提升生物科技教育質量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身心發展規律,遵循啟蒙性、地方性、實踐性、滲透性等原則,學校設計了36個活動項目,分低、中、高段分別編制了生物科技校本教材、教參,開設了校本課程,極大地推動了學校特色亮化。該課題榮獲了省創新教育成果一等獎。
在生物科技教育經驗的指導和成果的激勵下,以生物科技探究為核心積極創建龍山科苑,不斷拓展科技教育面,逐步走向了科技教育綜合化,實施了生物科技探究、小製作、信息技術、航模活動、趣味數學等校本培育項目,“龍山科苑”的實施,已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一道靚麗的風景。
(二)龍山體苑:一支永恆的歌
學校的體育工作,有著優良的傳統和卓越的成績。是浙江省首批體育特色學校,浙江省體育傳統項目(桌球)學校等,是奧運冠軍呂林、全國青年桌球賽冠軍陳治平的母校。為了更好地傳承學校的傳統體育項目,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運動技能,推動陽光體育的實施,學校建造了桌球訓練房、桌球活動場,聘請了專職教練,堅持開展少兒桌球的訓練與推廣活動,並以少兒桌球項目為支撐創建龍山體苑,開設了田徑、桌球、羽毛球、籃球、跆拳道、棋類等體育校本培育項目,並組織召開學校運動會及級段性的體育項目比賽。龍山體苑的實施,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了學生集體榮譽感和頑強拼搏精神,全面地推動了校園陽光體育的開展,使校園成為學生休閒的樂園,健體的快樂場。
(三)龍山文苑:一首靈動的詩數百年書院文化的傳承賦予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了實現“文化潤校”的思想,培育學校的文化味、書香味,使校園成為廣袤知識原野,金色的書香樂園,學校新建了市內一流的圖書室,分藏書區、低段閱覽區、中段閱覽區、高段閱覽區、閱讀教學區、電子閱覽區,教師閱覽區,做到理念前沿,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布置文雅,營造了濃濃的書香氛圍。學校在師生中大力倡揚“讀好書、好讀書、書讀好”的風尚,以閱讀為支撐創建龍山文苑,開設了說話訓練、閱讀習作、故事會、小小主持人等校本培育項目,並組織開展閱讀日和閱讀節活動,重視學生讀書興趣的激發,讀書方法的引導,讀書環境的創建,使學生熱愛閱讀、親近文學、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歷練心智等。學生閱讀興趣濃,閱讀能力強,閱讀習慣好,習作發表多,學校為浙江省語言文字規範化學校。
(四)龍山藝苑:一朵美麗的花
為了培養學生欣賞美、體驗美、表現美、創造美,學校創建了龍山藝苑,開設了兒童畫、色彩、素描、腰鼓、軍鼓、硬筆書法、毛筆書法、十字繡、小提琴、舞蹈、聲樂、刻紙、英語樂園等校本藝術培訓項目。為了解決學校校本藝術項目實施過程中專業師資條件的不足,學校積極整合社會資源,聘請周邊社區熱心孩子教育且富有較高專業技能的人士來校擔任相應藝術科目的輔導師,為孩子提供相對專業的輔導,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為營造學校的藝術氛圍,展示學生的藝術風采,學校每年五月份都定為“文化藝術節”,展示各類校本項目培訓的成果,為孩子搭建展示藝術文化風采的舞台。龍山藝苑的創建,提高了學生藝術素養,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達到“以藝輔德、以藝促智、以藝健體、以藝育情”的目的。
(五)龍山心苑:一股純淨的水
為了培養當下的學生具有美好的心靈、良好的習慣;為了營造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氛圍;為了擺脫功利意識的束縛,克服重智輕德的質量評價傾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在2005年開始提出實施“陽光工程”,打造龍山心苑。倡導以陽光特有的溫暖、健康、燦爛、奉獻、美好等蘊意為象徵,探索實施陽光課間、陽光假日、陽光行動、陽光心語、陽光班隊、陽光展示、陽光心理、陽光家教系列活動,培養身心健康,情感積極,習慣良好,人品正直,心靈美好的陽光式少年。一是組建小播音員隊伍,在周一至同五的課間(平常課間10分鐘、中午課間20分鐘、下午大課間30分鐘、放學後5分鐘)播放歡快富有意義的節目,自然地消除教師拖堂的不良現象,輕鬆地融教育於時時處處,讓快樂與放鬆注入學生的課間生活,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心靈的啟迪。二是利用假日開展 “假日手牽手”、“假日體驗游”、“假日基地行”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假日裡體驗交流和合作,增長知識與見解,感受歡樂與美好。三是各班輪流召開家校聯合主題班隊展示活動,營造家校教育合力,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四是各班輪流以圖文結合的形式設計、展示班級心語,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增強學生審美意識。五是隔周一升旗儀式後,各班輪流展示班級風采,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讓更多的班級展示出自己的班級風采。六是設立“心悅之聲”心理健康廣播站,每周定期播音,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導,使學生擁有陽光般積極的心理和健康的情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龍山心苑”注入了輕鬆與活力,傳遞了文明與關愛,豐富了生活與學習,播撒了健康與希望,寄予了溫馨與美好,體現了交流與成長,展示了文化與風采;凝聚了知識與力量。“龍山心苑”搭起了學生享受快樂、體驗成長、完善自我的“陽光地帶”,構築學校教育責任化、實效化、系列化的“工程理念”,撐起學生健康成長的一片蔚藍之地,其經驗與成績在全市德育工作現場會上推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