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宗軍

4.《中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特徵》(筆談),發表於《學術研究》1995年第1期, 16.《論第三代詩歌的生命意識》,發表於《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1.1997年被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評為“優秀教師”。

溫宗軍
性別: 男
職稱:副教授
學習經歷:
1993年9月—1996年7月 在華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1996年7月畢業,獲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3年7月—1987年7月 在廣東韶關鋼鐵廠第一中學教書。
1987年9月—1993年7月 在廣東樂昌市第一中學教書。
1993年9月—1996年7月 在華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1996年7月至今 在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預科部任教。
研究方向:
大學預科語文教育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主要著作:
1.主編《語文》(教材),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本人編寫13萬字左右。(此教材為暨南大學
大學預科系列教材之一,本人擔任此系列教材的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2.主編《中國語文》(教材),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本人編寫12萬字左右。(此教材為港澳、
台灣、海外華僑及外籍華人報考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的考試複習叢書之一,本人擔任此複習叢書的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3.主編《追尋者的足跡——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預科部論文集〔第四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主要論文:
1.《第三代詩歌反文化的兩種表現形式》,發表於《學術研究》(中文核心期刊)
1996年第8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199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論第三代詩歌的平民意識》,發表於《學術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00年第7期。
3.《都市規則與懷舊情緒——張欣小說解讀》,發表於《學術研究》1999年第2期。
4.《中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特徵》(筆談),發表於《學術研究》1995年第1期,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文藝理論》1995年第8期全文轉載。
5.《歷史:過去與現在之間的凝視和對話——中國當代新歷史小說研究》,發表
於《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4月(第42卷第2期)(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6.《後現代主義與中國新時期文學》,發表於《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7.《論張欣小說的節奏藝術》,發表於《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原《廣東
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8.《死亡:對生命的逃避和消解——葉兆言小說解讀》,發表於《語文月刊》(中文
核心期刊)1996年第6期。
9.《詩以奇趣為宗——讀韓東的幾首詩》,發表於《語文月刊》(中文核心期刊)
1997年第7期。
10.《人物塑造必須遵循藝術規律——〈生命樂園〉人物塑造得失談》,發表於《語文
月刊》(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第11期。
11.《文學:世紀末與新生代》(筆談),發表於《作品》1995年第5期。
12.《文學與精神重建》(筆談),發表於《當代文壇報》1995年第4、5合刊。
13.《論張欣小說的節奏藝術》,載《追尋者的足跡——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預科部
論文集〔第四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14.《論張欣小說的語言藝術》,載《追尋者的足跡——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預科部
論文集〔第四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15.《柳青現象:兩極的批評及其反思》,發表於《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
16.《論第三代詩歌的生命意識》,發表於《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17.《試論農業合作化作品的評價標準》,發表於《韶關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榮譽與獎勵:
1.1997年被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評為“優秀教師”。
2.2000年被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3.2000年被暨南大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4.2001年被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5.2003年被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6.2004年,本人參與的“大學預科系列教材和暨南大學、華僑大學考試複習叢書的建設”獲得暨南大學
第五屆教學成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