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全集(全三冊)

紅泉逸草之一詩二十首一五六一――一五七四,十二歲――二十五歲。 問棘?草之一詩六十七首一五七七――一五八○二十八歲――三十一歲。 一五七七――一五七八,二十八歲――二十九歲。

作品目錄

湯顯祖全集編年箋校
總 目
前言
編年箋校湯顯祖全集緣起
湯顯祖全集編年箋校凡例
詩文
紅泉逸草,卷一至卷二
問棘?草,卷三至卷五
玉茗堂詩,卷六至卷十六
以上為第一集
玉茗堂詩,卷十七至卷二十一
玉茗堂賦,卷二十二至卷二十七
玉茗堂文,卷二十八至卷四十三
玉茗堂尺牘,卷四十四至四十九
制藝,卷五十
補遺,卷五十一
湯氏詩文各集原序輯存
以上為第二集
戲曲
一 紫簫記
二 紫釵記
三 牡丹亭
以上為第三集
四 南柯記
五 邯鄲記
湯氏戲曲各本題詞及序文輯存
附 錄
以上為第四集
湯 顯 祖 全 集 詩 文 目錄
第一卷 紅泉逸草之一
詩二十首一五六一――一五七四,
十二歲――二十五歲。
亂後有序
射鳥者呈游明府
入學示同捨生
祥符觀?侍子拂先生作,呈劉大府
送夏別駕總兌淮上
分宜道中
西城晚眺呈沈郡丞
畢別駕手持張揖博雅舊本,過城東草堂就家
君是正?梓,家君命代筆謝之
答華別駕有序
丙寅哭大行皇帝
明河?有序
秋思,丁卯年作寄豫章諸友
張郡丞枉過就別
庚午過孟嘗君墓
壬申歲哭大行皇帝
送譚尚書行邊有序
重酬譚尚書並序
壬申除夕,鄰火延盡余宅,至旦始息。感恨先
人書劍一首 呈許按察
留別大司馬譚公有序
上侍郎王公有序
第二卷 紅泉逸草之二
詩五十五首?――一五七四,?―――二
十五歲。序次依原本。
紅泉家燕
許灣春泛至北津
靈谷對客
送段將軍
紅泉別友
春筵送遠
和大父雲?懷仙之作
登西門城樓望雲華諸仙
對楊生
文昌橋遇饒?
廣昌哭王守備廟
經黃華姑廢?石井山
艾??立夏試葛憶謝子
玉皇?
侍大父白雲橋秋望
送人人蜀求道書
春暮南城道中
秋從白馬歸,泛月千金口問謝大
和大父?城西魏夫人?故址詩有序
聶家港?飲謝大就別
秋原獨夜有懷
送姜元?往八公山
挽徐子拂先生有序
獨酌言志
鳳鳴渡夕別楊四
秋嘆
哭徐先生墓歸示其季子一議
風亭置酒勸饒??
高空山曉望呈益殿下一首
古意
梧桐?春望
贈伍二無念
狻猊石別饒?
?碧澗同外父
松林頭送客往豫章
過伍祖訓宅
送第五從叔從軍
送謝大東安
鍾陵?萬氏池館
天子鄣送人往泰山觀日
送人使南海進香
承春?酒樓上逢姜十以劍換酒留別
秋夕樟原贈客
當?曲
真珠潭逢謝大
送周處士還菱塢
送姜十?淮上
送趙十?湘零便入桂林
?金曲
今別離
孟冬?步後池?田,偶至正覺院
大父日新府君忌日上?
孤桐篇遺沈侍御楠
送吳道士還華山
?贈?江諸少年二首
第三卷 問棘?草之一
詩六十七首一五七七――一五八○
二十八歲――三十一歲。
同宣城沈二君典表背??宿,憶敬亭山水開
元寺題詩,君典好言邊事
望夕場中?月中桂
揚州袁文?思親
都門送袁文?復任黃嚴
別沈君典
別荊州張孝廉
寄奉舉主張公參政河南並序
以詩代書奉寄舉主張龍?令弟?都水
出關?寄京邑諸貴
景州高氏柏莊飲並序
真州與李季宣一首
留別李季宣一首
下關江雨四首寄太平龍郡丞
寄太平劉明府達可
馬當驟暑晚步田家
發小孤,風利,一夕至官塘
江岸
龍頭阻風,晚霽待月有酌
?江泊飲楊店草?
金?城前望白水有懷
七月四日天晴,步出城西門望紅泉寶?,折北
而東,偕內戚一?子撫?翔沙?,見兩具枯
骨,?然瘞之,道歌一首
寄伍貴池並序
謝廷諒見慰三首 各用來?答之
靈谷秋望懷南都少司成周公
閏中秋
紅泉?病懷羅浮祁衍曾
聞張舉主來南操江憶九江時
送帥機
與陳汝英送帥郎中夜飲宿正覺院
黃華壇上寄龍郡丞宗武大還一篇
正覺院籜龍軒飲帥大儀得七字
寄宣城梅禹金並序
寄前太守胡公並序
哭友人亭州周二弘祁八首
奉懷大司成余公
送新建丁右武理閩中
寄司明府並序
寄伍貴池並序
哭宛溪梅太參
聞少司成周公轉北大司成奉寄
正月晦青雲亭晚望
二月十九日恭聞大昏禮成,長秋道始,普天
之下莫不欣?舞?歌謠
與龍身之並序
寄司明府
奉舉主劉中丞開府閩中並序
占仙亭晚歸
逢南都張覓玄麻姑山中,從余來華?,便辭去
遊河關
寄奉學士余公有序
奉寄劉中丞座主有序
寄宣城沈君典
再寄君典
奉寄大中丞耿公閩中並序
答龍君揚並序
南?觀稼有懷龍郡丞
秋憶黃州舊?
第四卷 問棘?草之二
詩 一百首約一五七七――一五八○,
二十八歲――二十一歲。序次依原本。
煌煌京洛篇
長安道
名都篇
門有車馬客
別友人歸建安
春?即事
上之回
出塞曲
從軍行送邊將
古意
憶紅泉
送南海梁二歸從豫章過鄂潭尋道
愁春對李大
春怨
長別離
寄外
送遠
西山雪道訪得無名子
不遇
?台
玉?
黃姑
金鏡
示饒?二首
別?
寄饒?
青雲亭上作
寄東莞崔肖玉
寄顧吏部
寄林南陵
送江別駕公之任雲南,公性?清,取家底錢
作廨,甚占奇勝,落成而去
寄南京陳侍御東莞二首
寄南京都察阮君並憶陳侍御
寄南昌萬和甫
送人去吳下賣橘
賦海寄饒海監並序
除夕寄姜孟穎戶部
寄戶部周元孚三首並序
?下示採藥客
?卓斧金堤,過白洲保,望天堂雲林,便去
麻姑問道
虛公丹房
寄藥明府並序
答蹇平陽二首
代馬吟為劉石樓作
與徐三秀才石樑觀水
?懷四首示楊吉甫
?夜
寄姜孟穎戶部
送人之廣州成親
老將行
獻答宣城梅禹金四絕
芳樹
?金?
?馬蹄夾贈朝使
哭女元祥元英
答客
問棘堂
江郊
望樟原
白水
舊宅
從太母飲伯父?
南禪寺尋饒?不見
秫田
招楊生以善
正覺寺示弟儒祖
再別?
劉石樓有寄,石樓君嘗令南昌
山齋約徐三一訓不至,再約之
送前主簿徐君之任貴州
六月晦後池作
七夕文昌橋上口占
寄前觀察許公並序
示弟儒祖。饒生來言 汝有贈彼衣薄為裝綿
之句。爾兄無任歡喜,即取酒自賀,載?
其事。今寫示,可令奉祖讀之
落日城南信步接雲
晚霽,友可俱謝孝廉來。友可才氣縱橫,孝
廉謹重,余並喜之
友可便欲求仙去,次?賞之
送謝廷諒往華?尋師
與謝獻可。獻可吾師徐子拂之子之才?也,
就讀東縣,夢余有寄。乃昆友可朝寶?去,
宅清齋。獻可忽來商揚鴻寶之事,取阿
難華嚴經而去,即事贈之
送傅吏部出守重慶。吏部歸省其太夫人而去。
巴有人焉,蹇尚書之後達,有出?之量,今
守河東。倘其家人有之河東者,因緣問之
高太?每過,輒值余登?他所。太?嘗為侍
御,頗有酒德?品,淑人之風,更約之飲
哭外翁吳公允?
豐城徐德俊從峴台城上出東門石樑,迤逗秋
水,枉過草堂。好友周子成正在,為酌,
人定乃去。重來索詩,即用德俊便面?答
之二首
與周子成夜步石樑
銅陵?病,懷南都汪車駕應蛟
寄奉吉安太守張公有序
送陳荊門
送謝大?池陽便過金陵
第五卷 問棘?草之三
賦 二篇 一五七七――一五七八,二十八歲
――二十九歲。
賦 一篇、贊六首約一五七七――一五八
○,二十八歲――二十一歲。
廣意賦並序
齡春賦並序
感士不遇賦並序
郡賢贊
歐陽德明贊並傳
郭若虛葛賡鄧?傅安?羅士明趙均保徐宗
儒等贊並序
李天勇贊並傳
萬氏女贊並序
董官貞贊並傳
本州良吏密佑贊並傳
第六卷 玉茗堂詩之一
詩六十九首 一五七九――一五八四,
三十歲―――三十五歲。任官南京太常
博士前。
己卯歲同方汝明海寧禪院(三?六三)
送袁滄州 (四?二)
南海郭觀察夢菊約西城寺琴集別袁滄州文?
(八八二)
答龍郡丞(一四?三五)
送南太宰趙公致政歸餘姚(一一?四一)
戴師席上送王子厚北上。子厚名渾然,司徒
北海王公公子也。有物表之姿,昔人之度。
溽雨來辭。戴公平生不飲,此日連舉兕爵
數度。公笑曰:吾之邴原也。用原字贈詩,
命?就和(六2五五)
庚辰再過南陵懷林明府(一四?二七)
周無懷往宣城與沈殿元?舊,送之
(一八?四九)
吾廬(二?二○)
長安酒樓同梅克生夜過劉思雲宅
(一八?四)
帥思南還郡,應過辰沅,地主龍君宗武計君
謙亨俱以坎?去官,而予方有春官之役,
懷來有作(一○?五)
懷計辰州(九?三)
前廣昌令胡君仲合白塔小飲(九?四)
送丁休寧(九?五)
第後寄玉雲生有懷帥思南(九?九)
答帥思南趙北聞予捷喜,自嘆不?
之作(八?一○○)
送林廷任之進賢便歸閩省(七?四七)
七夕送李叔玄新第喪還永春成禮(八?六七)
題飲茶錄
紅梅記總評
焚香記總評
紅拂記題辭
尺牘
與許伯厚
賀友人父母雙壽
柬黃宮詹

金堤賦
次九曰響用五福
策第三問
天下之政出於一論、會墨
擬大駕北征次玄石坡擒胡山清流泉勒銘?
還?臣賀表永樂八年、會墨
我未見好全章
故君子可……其道
孔子有見三句
故太王事獯鬻勾踐事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