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站

湖州站

湖州站位於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的浙江省湖州市,建於1972年,隸屬上海鐵路局管轄,現為四等貨運站。 湖州站,一個位於“魚米之鄉,絲稠之府”的貨運站正在長三角經濟圈的發展中日益突起,在華東第二通道的鐵路運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州新火車站建在城郊西塞山景區東側,原湖州火車站舊址上,其設施建設和功能設定將達到一等站規模,一等站是全國鐵路車站等級的第二級。

簡介

湖州站位於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的浙江省湖州市,建於1972年,隸屬上海鐵路局管轄,現為四等貨運站。車站主要辦理行李、包裹託運以及整車、零擔貨物發到。湖州站現有職工30餘人,到發線8條,全年到發煤炭、鋼材、布匹、建材和糧食等各類貨物100多萬噸。


湖州站處於宣杭鐵路中間位置,交通便利,經濟區域地位重要,尤其是宣杭複線開通後,湖州站作為華東第二通道中的一個中間站地位日益突起,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貨運站作用。

歷史

湖州市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公元602年置州治,因濱太湖而名湖州。新中國成立後,湖州屬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治所設在湖州,1983年設湖州市。湖州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處於長三角中心區域,擁有全國一流的鐵路、公路及內河水運中轉港。
湖州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絲綢文化、茶文化和湖筆文化的發祥地,現有全國文保單位14處,歷史上曾有蘇東坡、王羲之、孟郊、趙孟頫、陸羽、吳昌碩、胡瑗等不少名人雅士留下足跡。世界上第一部《茶經》就是陸羽在湖州寫成的。“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這是對湖州良好人居環境的讚譽,也是今日湖州的真實寫照。
長興站公安派出所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後積極調整工作部署,開展賑災物資的搶運安全保衛任務,組織湖州站的民警全力投入到賑災物資的運輸保衛工作中。民警們夜以繼日地巡視在轄區的線路上,加強線路安全整治和宣傳工作,對湖州站站區加大治安巡察和消防安全檢查工作,確保湖州市民捐贈災區的食品、棉被和帳篷等各類物資儘快安全運抵。
湖州站,一個位於“魚米之鄉,絲稠之府”的貨運站正在長三角經濟圈的發展中日益突起,在華東第二通道的鐵路運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站

湖州新火車站建在城郊西塞山景區東側,原湖州火車站舊址上,其設施建設和功能設定將達到一等站規模,一等站是全國鐵路車站等級的第二級。湖州新火車站主要包括站房和站前區域配套工程兩大區塊。站房總長197.6米,寬50米,高23米,總建築面積19920平方米(不含地下室),是老火車站的7倍大,總投資5.4億元。旅客一走進火車站便是1446平方米的大廳,該廳寬敞明亮,具有集散功能。站房建築分為2層,局部3層,採用高架進站、地下出站的旅客流線,線側平式站型設計。主站房除了設定進站廣廳、候車大廳、售票廳、出站廳、快件行包託運房以及辦公區等之外,還設有專門的VIP軟席候車室和貴賓候車室等設施。建築立面採用白色石材,金屬屋頂,極富現代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