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是湖南科技大學校黨委宣傳部領導下的青年學生記者團,對內報導校園新聞,對外宣傳學校形象,以優稿、優速、優推廣為標桿,領航湖科大校媒發展。鍛造優秀團隊,打磨精品報導,以新聞責任為擔當,以見證記錄為己任。跑新聞、按快門、寫文案多方占領,紙媒、新媒體雙管齊下,實現全媒體生產、融媒體傳播。年輕任性,敢夢敢做,與肝膽人共事,於無字處讀書,一群奔跑的思考者等著你……

Part1大通簡介

大學生通訊社(簡稱大通社),我校黨委宣傳部直接領導的綜合性學生組織(校媒),是我校培養新聞人才的主要根據地。大通社成立15年來,以優稿、優速、優推廣為標桿,紙媒、新媒體雙管齊下,以《湖南科技大學報》、湖南科技大學新聞網、《科大畫冊》、湖南科技大學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QQ貼吧等平台為主要陣地,實現全媒體生產、融媒體傳播。已為國家、省、市各級媒體輸送數百名精英媒體人,社員多供職於中央電視台、新華社、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日報、南方日報等國內優秀媒體。

Part2大通精神

社徽

妙筆生花——七彩帶起於筆尖,繞自成花,寓意大通人才思橫溢,持妙筆一支揮寫新事萬千。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吉祥物

通仔,大學生通訊社史上首個吉祥物,以鹿為原型,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象徵著大通人“年輕任性,敢夢敢做”的精神。它是大通人信念和樂觀的化身,引領大通人迎難而上、奔跑前行。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宗旨

優稿、優速、優推廣並行,廣度、深度、專業性兼具,立足實時新聞報導,傳遞青年記者力量。

社訓

與肝膽人共事,於無字處讀書。

Part3大通風采

我們的宣傳陣地

三大最權威的媒體平台

湖南科技大學新聞網:大學生通訊社最官方的宣傳平台,由黨委宣傳部主辦,囊括校園新聞、專題新聞、媒體科大、電子校報、電子畫報、學術交流等板塊。這裡提供最新的校園新聞動態,是校內外交流的最佳視窗。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報:頭版要聞、新聞綜合、校園聚焦、文藝副刊,四個板塊各具特色,以最深度的報導傳達校園訊息,引導校園輿論,每月兩期,用最傳統的力量傳承科大文化。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畫冊:專題、成果展台、人物鏡像、熱點、資訊、媒體科大、校友風采,作為我校最核心的內部刊物,是各大機關組織了解校園資訊的重要平台。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六大新媒體平台

微信公眾號: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湖南科技大學廣播電視台
新浪微博:@湖南科大大學生通訊社、@湖南科技大學廣電
官方QQ: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湖南科技大學校廣播電視台
最鮮活的校園動態,最有趣的校園欄目,最及時的校園諮詢,最全最新最潮最有溫度的校園新聞信息發布平台。六大新媒體平台以最直觀、視覺衝擊最強烈、客群最廣等特徵成為深受青睞的校園“小靈通”。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我們的品牌欄目

《科大人的周末》:《科大人的周末》是大學生通訊社在2014年3月推出的一檔紀實性品牌欄目。欄目卸下典型人物的光環,忘卻平凡者的普通印記,通過記錄湖科大個體人物的生活節拍,開啟有關平凡生活的思考。以描寫人物群體廣泛、語言樸實不造作、思想內容有深度為特色。採用9張圖片與配文的形式,甩開榜樣和模板,引領科大紀實品牌風潮。欄目半月一期,每月中旬、月末更新。

《湖科青年志》 《湖科青年志》是大學生通訊社一檔聚焦校園達人的深度採訪欄目。欄目以獨特的視角獵奇科大牛人,以深度對話探索不一樣的大學活法,以短篇報導和一問一答形式展現人物立體形象,旨在樹立湖科青年榜樣,傳播湖科青年力量,欄目兩周一期。

《文藝洲》 《文藝洲》是大學生通訊社在2014年推出的一檔以文學創作的形式記錄科大變遷和科大人物的文學欄目。《文藝洲》巨觀俯視科大的變遷,寫出科大的舊人舊事,新人新觀,微觀剖析個人的心路歷程和當下新事件背後反映的大問題。文章體裁多樣,均採用校內學生的原創作品。推送的內容緊貼校園生活,有思想深度,以帶給客群思想啟迪。欄目每周一更。

《DT Radio》:是科大獨家微信類語音欄目,用科大人的聲音講述科大故事。“聲”夜來襲!“聲”動周末時光。呈現給客群溫柔美好的聽覺體驗,形式靈活多變,包含原創歌曲、情感電台、鬼畜惡搞等內容。欄目在作品中表達個人意見看法,講述科大人的觀點和故事。用聲音觸碰你的耳膜,主播科大人的腔調,欄目每周一更。

《校醫駕到》:《校醫駕到》是由飛炫DV俱樂部與大學生通訊社聯合出品的湖南科技大學首個校園脫口秀節目。“逗比吐槽小清新,拯救大學不開心”,欄目以幽默搞笑的形式反映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體現當代大學生的思考。欄目每月更新一到兩期。

《塔頂觀象》:《塔頂觀象》是一檔深度評論欄目,該欄目以“評論”樹品牌,以時事熱點、校園趣事等為入口,集百家言論,看校園百態,用智慧言辭打造鋒利“匕首”,寫出深度評論,形成多角度,多層次,多空間思維,理性看待社會萬千。於每月十號或者二十五號發表在校報、新聞網及微博、微信、QQ空間三大新媒體平台。

《圖說科大》:《圖說科大》是一檔主流圖片類欄目,旨在用鏡頭記錄下科大的人事物,讓忙碌的科大人在平日無暇顧及周遭時,在我們的鏡頭下發現美與感動,記錄也就是攝影的意義所在。本欄目一月一更,主推校新聞網平台,在客群一月一次的隱隱期待里,有故事,有感動,有美,也有自己,這就是攝影的魅力。

《攝·映》 :《攝·映》是一檔街拍圖片類欄目。鏡頭是我們的眼睛,快門和底片是我們的筆和速寫薄,走出新聞,走出科大,我們邁開腳步去開疆拓土;捧起相機,捧起新意,定格韶華,鎖住光影。欄目一月一更,拒絕任何形式的千篇一律,方寸之間感受世間精彩,青春閃耀播映生活百態。

《科大聚焦》:《科大聚焦》是一檔關注科大校園內各大熱點、時事的深度報導欄目。通過新聞報導等多種形式,對科大發生的某件影響範圍廣泛事件、深受科大人關注的問題、或者具有某些特殊品質的科大人的關注,深入挖掘其背後蘊含的具有深刻性、代表性的故事,揭示其存在的問題。旨在用文字關注科大人的生活,繪製一個獨屬於科大的“萬象圖”。欄目將在校新聞網、大通新媒體平台發布,半月一更。

我們的記者文化節

2013年,首屆湖南科技大學校園記者文化節面世,作為校園媒體年度省盛會,成為每位科大新聞人的紀念日。媒體峰會,校媒競相展示各自風采;新媒體精英匯,眾大神展示新媒體的超能力;攝影大賽、新聞作品大賽、記者採風、新聞講座、千人大合唱等活動引發熱烈反響。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第一、二屆記者文化節,32家媒體凝聚的“湖南科技大學校媒”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增強在師生中的影響力。第三屆記者文化節,調整活動形式,凝聚校媒力量為學校的校園新聞作貢獻,最佳化科大校園媒體。

記者節LOGO 記者節LOGO
第三屆記者節閉幕式全社合影 第三屆記者節閉幕式全社合影

Part4大通福利

黨委宣傳部學習機會

(1)社員協助黨委宣傳部工作,老師會親授工作指導和寫稿秘訣。

(2)黨委宣傳部為新聞網設有助理編輯崗位,可以鍛鍊學生的文字編輯、網站後台操作等能力。

評獎推優

(1)獎勵原則

社團堅持公平、公正的獎勵原則,輔以民主投票制,嚴格按照符合條件推選,推選條件符合者填寫申優表格。全社成員依據本社獎勵條件及規章制度進行申請,再由黨委宣傳部老師集體民主討論定奪選拔通過。

(2)獎項類別(註:每年評獎人數及獎項視社團人數而定,按照具體人數比例評選)

社團獎項 十佳記者 優秀社乾 優秀記者 優秀通訊員 先進工作者
人數 10 9 18 10 16
頒獎時間 新一屆社團成立大會
校級獎項 優秀共青團員 優秀共青團乾 文體活動先進個人 特殊貢獻獎 優秀學生幹部 優秀編輯、 記者
人數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評獎時間 4-5月 4-5月 4-5月 9-10月 9-10月 4-5月

優稿評選

每月優稿採取個人申報制和部門推薦制,每月25日前將申報推薦的新聞作品分別發至助理編輯信箱,逾時不予參評。助理編輯每月28日統一進行評選,再交由黨委宣傳部負責老師進行討論定下最終優秀稿件,並給與作者相應獎勵。

綜合測評

在大通所寫的新聞稿件將計入學院個人綜合測評,每篇加兩分,期末由黨委宣傳部統一報送各學院,其效力等同於學院內部的通報表揚。

平台資源

(1)黨委宣傳部每年會為大學生通訊社成員提供《長沙晚報》、《三湘都市報》、《瀟湘晨報》、湖南教育電視台等媒體單位的實習機會,培養社員的媒體適應能力。

(2)作為校園記者,可以最先掌握校內資訊和學校政策,參與校園活動等。

(3)優先享有外出採風、與各大校媒交流學習的機會。

大通大家庭

這裡會成為你最溫暖的大家庭,沒有之一。每一位大通人收穫的不僅是新聞采寫、攝影製圖、新媒體運作的能力,還有最最純的友情。

Part5大通與廣電

媒介大融合背景下,大學生通訊社和廣播電視台作為校園媒體合二為一,我們攜手並進、優勢互補、互相負責、齊心協力、並肩作戰、砥礪前行。第十五屆大學生通訊社與廣播電視台即將起航,從今以後,我們將致力於為科大師生打造一個更優質的新聞平台,實現全媒體生產,融媒體傳播。其中新媒體運營部和綜合辦公室這兩個部門將是大通和廣電的信息集中散發點。通過團隊建設,會使我們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嚴格的執行力、卓越的合作力,迅速的成長力。迎來屬於我們的新紀元。

Part6部門結構及簡介

部門簡介

新聞一部:

1、主力負責每月、每季度可預見性的重大新聞策劃(如:櫻花節、開學季等)。

2、主要負責校園日常新聞采寫以及每月專題策劃新聞的采寫。

3、牽頭其他部門部長,定期開展新聞培訓,提高社員新聞專業素養。

4、負責新聞網校園新聞與學院新聞稿件編輯(新聞網助理編輯)。

5、與新媒體中心聯合負責聚焦校園達人的深度訪談欄目《湖科青年志》。

新聞二部

1、主要負責新聞網、校報日常新聞采寫。

2、管理全校通訊員隊伍,密切聯繫各機關處室、校團委學生會、各學院宣傳部以及學校各社團,進行新聞資源共享,打造科大校媒通訊聯盟。

3、與新聞一部分工合作進行每月新聞專題的策劃與采寫,同時與各部門聯合開展新聞培訓。

4、統一對全校學院新聞投稿進行篩選和文圖編輯。

5、加一條:每月打造欄目《科大聚焦》,聚焦科大師生萬象圖,深度剖析科大熱點事件

深度報導部

1、協助黨委宣傳部老師完成校報一至三版編輯、校對。

2、充分挖掘貼近師生生活的熱點素材,及時反饋立意深刻、新鮮有趣的新聞選題。

3、完成通訊、茶座、反響報導等板塊策劃及撰寫。

4、電子校報及校報相關板塊的更新與管理(助理編輯)。

5、以校報為主要平台,對內推動深度報導工作,對外引導校園輿論。

6、協助新聞一、二部完成校園日常新聞采寫任務。

7、協同配合全社開展記者節、校報文化展等系列活動。

文學部

1、主要負責校報四版策劃、徵稿、約稿、組稿、校對。

2、加強與社團和院宣的聯繫,擴大徵稿來源。

3、負責電子校報,校園新聞網文學園地,科大官微《科大故事》,大通官微《文藝洲》等欄目的內容製作與更新管理。

4、負責部門作品集的整理和刊發。

攝影部

1、配合新聞采寫,負責新聞網以及校報圖片的拍攝與編輯。

2、負責大通社團內部各個專題欄目的拍攝工作。

3、承辦宣傳部的各類攝影活動(攝影賽事,攝影講座等),代表學校組織參與校外攝影活動賽事。

4、主打欄目是《圖說科大》和《攝.映》

新媒體中心

1、負責大學生通訊社、廣播電視台官方新浪微博、微信公眾平台、QQ號的信息發布、推送內容策劃以及六大平台的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

2、負責大學生通訊社、廣播電視台新媒體推廣,利用微博、微信、空間、貼吧等平台擴大兩個社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在教學禮拜、畢業季等特定時間段推出有特色的宣傳活動。

4、負責設計、製作各項活動的宣傳海報和傳單、條幅等。

5、負責校園新聞網、電子校報、新媒體等網路輿情方面的信息反饋收集上報工作。

評論部

1、是以評論稿為部門主體,兼顧新聞網部分新聞采寫而成立的部門。

2、部門成立於2017年上半年,負責校園新聞網《塔頂觀象》、科大時評等欄目,以及校報的評論版塊和新聞網的部分新聞采寫。

3、評論部成稿講求出稿快、高質量、新聞敏感性高以及評論立場正確。

4、追求能夠代表科大學子向內向外發出科大人的聲音。

綜合辦公室(兼“團支部”)

1、負責社團活動的籌劃與組織工作,監督社團內部運行。

2、負責社內各部門之間的聯絡,重要信息指示的傳達,社團成員生日問候。

3、負責與校社聯的接洽,包括財務審查、團活組織及各類資料的提交。

4、負責各種會議的籌備、組織,並列席會議做好會議考勤和記錄。

5、負責社內各類檔案材料的匯總、整理及歸檔。

6、負責社內部財務管理任務,資金須上報社長或分管副社長通過,方可執行。

7、負責辦公室的管理及展板、畫架等社團公共財產的保管。

8、負責組織社團成員積極評論新聞網新聞,並按月統計優秀評論。

9、負責協同設計製作我社各項活動的宣傳海報和傳單、條幅等。

10、負責組織贊助小分隊對新媒體工作開展贊助及社內重大活動贊助。

11、記錄整理各部門工作情況,評獎評優工作。

播音部

1、錄製廣播節目,負責每天校園廣播的播出。
2、負責廣電視頻新聞的配音工作及擔任出鏡記者、主播
3、負責校史講解工作
4、為各類校園活動培養和派出主持人及播音人員

影視後期部

湖南科技大學廣播電視台影視後期部主要負責校園內各大視頻策劃、拍攝以及後期剪輯工作,現有部長一名,副部三名,部員若干。主打欄目有《科大快問》、《新聞周播》、《下期罷剪》,分別運用路采、室內錄製、混剪等形式體現校園媒體在前期工作和後期製作方面的高素質水準。

視頻新聞部

1主要任務:主動關心校內各項重大活動,積極挖掘新聞事件,進行採訪編寫、拍攝和後期製作,負責新聞網視頻新聞板塊;
2視頻推廣:對於科大全校性新聞事件出拍攝策劃、做成視頻並在新媒體上推廣;
3新聞人員培訓:納新後對於新委員的培訓,包括各類新聞稿件的特點以及寫法、新聞敏感性的培養、新聞的拍攝和後期視頻的製作。

視頻專題部

1負責深度報導欄目《深視》的策劃、拍攝和後期剪輯,發掘不一樣的科大生活。

2、發掘科大最有意思的時事熱點,製作《科大見聞》欄目

3、負責《科大拍評醬》系列節目,測評各種和科大人有關的東西

4、視頻文案寫作。

5、拍攝大學紀錄片,看不同人的大學故事,感受不同的大學生活。

編輯部

1、編輯部月刊《拾光》紙質版以及廣電官方QQ方面電子雜誌的製作
2、廣電微信部分內容編輯
3、編寫廣電日常非新聞類視頻劇本,創作校宣傳片腳本

Part7大通制度

會議制度

(1)每月辦公室公布基本會議情況,並適當提出表揚和批評。

(2)全社大會由各部門輪流主持;社乾會議由社長或副社長主持;部門會議由部長協調進行,部門會議先由社乾主持,到下學期實行社員代理部長制,由社員協調主持。

(3)全社大會,主要以部門任務安排、新聞總結與計畫、社內問題與發展為主要內容,由負責人代表發言或個人有感發言,主持會議部門要提前安排好流程及各項事宜。

(4)社乾會議以部門總結和計畫為重點,討論社內成員培養及社內問題。

(5)部門會議,要根據部門特色對社員進行培訓,並組織安排本部門工作,以及部門成員總結和規劃。同時,各部門要加強社內新聞興趣影響,對社員進行新聞寫作方面的指導。

(6)大通沙龍由負責部門提前組織策劃,全社人員參加,無故不得缺席。

活動制度

(1)在新一屆成立之初,全體社乾組織一次活動,儘快熟悉彼此,增進感情,有利於日後工作的開展。

(2)每年聯繫學校一個學生組織舉辦元旦聯歡。

(3)每學年第二期伊始,舉行一次全體活動,增強凝聚力。

(4)部門內部定期組織聚會,交流感情。

(5)部門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舉行聯誼活動等。

績效制度

(1)策劃、新聞采寫數量

(2)出勤情況

(3)活動參與度

(4)社內其他工作完成情況

Part8大通活動

新生自由行

新生自由行 新生自由行

新生自由行活動是廣電為了讓新生更好、更快地了解科大,在秋季新生開學的幾天內,通過給新生髮放地圖,讓其到達指定的科大標誌性地點獲得大通廣電提供的證明,最後集齊全部證明的新生可抽取神秘大獎。

年終福利活動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年終福利活動是為感謝大眾支持,提高大通廣電影響力的福利活動,通過遊戲方式獲取福利抽取大獎。

新媒體精英匯

為提高新媒體運營能力所舉辦的新媒體運營經驗交流會。屆時,湖南各高校的新媒體從事者薈萃一堂,交流各自的運營經驗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媒體峰會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為加強校園各媒體溝通交流,促進各校媒共同發展舉辦的媒體峰會。

櫻花節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湖南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每年的三月中旬,科大櫻花最繁盛之時圍繞櫻花所開展的活動,在賞櫻同時,體驗各種遊戲獲取獎品。

新聞策劃

1、新聞策劃包括編前會、每月新聞策劃和主題商議會議。

2、新聞策劃出爐前,新聞一、二部全體成員和其他部門部分成員一起進行每月新聞策劃活動,針對下一個月的新聞采寫提出新聞點,最終商議出新聞策劃方案。

3、編前會是由老師帶領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下一月的新聞內容的討論,新聞策劃會根據會議上提出的可行性內容進行采寫。

4、針對一些較有難度的主題,社乾與老師將單獨開會商議。

新聞采寫

采寫形式

1、社員入社後兩個月的新聞,主要由社乾帶社員采寫,採用一帶一或一帶二的形式。社乾對稿件質量和社員的實戰練習負責。

2、每一篇稿子由新聞部安排主要負責人,負責人自主選擇搭檔,聯繫攝影記者,完成獨立稿件,整理合稿及時發給助理編輯。

3、通訊社與各學院採用“幫帶”形式。即各學院新聞可酌情與各學院宣傳部委員搭檔,由該篇新聞負責人組稿,雙方交換意見。

采寫基本要求

一、採訪準備

1、社員在接到採訪任務後,無故不得拒絕與缺席。

2、不能接受採訪任務,需在任務下達時向部長或副部長請假並說明原因。

3、在無特殊情況下(如臨時通知等),接到採訪任務後,必須在活動開始前5—10分鐘到達現場,無故不得提前離場。

4、採訪活動前必須準備齊全採訪工具,包括筆、紙、相機等。

5、採訪者衣著整潔,不得穿拖鞋和奇裝異服。

二、寫作

(一)新聞寫作必須遵循四個原則

1、真實準確,事實、數據、名稱等來源可靠真實。

2、思想正確,堅持國家政策方針、上級決策的正確方向。

3、簡潔明了,寫作抓重點,詳略得當。

4、新穎獨到,語言豐富,具有可讀性。

(二)新聞稿件字數及格式

1、新聞稿件不得少於規定字數。一般簡短的會議新聞報導100字左右,時事類硬新聞500字左右,民生類軟新聞800字左右。

2、格式規範。標題宋體小四加粗,作者宋體小四不加粗,正文宋體五號不加粗,正文行距1.5倍(註:個別稿件視具體情況而定)。

3、發稿時間。上午稿件下午三點前發,下午稿件晚上十一點前發,晚上稿件隔天上午八點發。若有特殊情況不能及時發稿,務必聯繫助理編輯。

新聞稿件修改與學習

1、社干將社員的新聞稿修改返回後,針對社乾提出的意見,社員要認真對其修改,總結經驗,加快進步的步伐。

2、月末,全社將進行優稿評選,各部門內部也將組織新聞稿件學習環節,提升社員的能力。

我們的日常活動

1. 社乾露營 每年的常規活動,使社乾之間的情誼升溫。

2. 成立大會 在這裡,新一屆大通人開啟大通又一年的奮鬥旅程。

3. 農家樂 飯桌上,各色美味佳肴齊聚大江南北的我們

Part9大通往事

大通榮譽

1、第七屆湖南省高校攝影藝術大賽上,大學生通訊社的成員方陽、陳明謀分別以作品《共舞》和《畢業留念》摘得學生組紀實類銀獎和銅獎。方陽的《銀裝素裹》榮獲學生組藝術類銅獎。

2、第八屆湖南省大學生記者節上,我社榮獲“微記錄”優秀獎。

3、第八屆湖南省記者節上,大學生通訊社余劍橋榮獲十佳校園先鋒記者稱號,裘燁峻、陳明謀分獲新聞作品大賽圖片類三等獎、優秀獎。

4、在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中,大學生通訊社李勝榮獲三等獎,李海燕榮獲優秀獎。

5、第九屆大學生通訊社攝影部副部長葉序,榮獲國家級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首屆攝影大賽一等獎,被九華企業文化服務中心聘任為《九華人》雜誌社“攝影顧問”。

6、“愛心假期”傑出人物——攝影部成員吳立強和李進,曾任職於大學生通訊社攝影部成員的“愛心假期”人物吳立強及李進同學免費拍攝全家福被廣泛報導。

7、第十屆大學生通訊社副社長方陽,在多家報紙網路等媒體發表作品近300篇。攝影作品《雲牽霧繞》、《瑞雪豐年》分別入選張家界國際攝影大賽、全國第二屆大學生攝影大賽,新聞攝影作品《拼搏賽場,綻放青春》獲得了2010年湖南省高校新聞獎二等獎。

8、在第九、十屆大學生文學作品賽中、文學部成員蒲芷芊連續兩次榮獲二等獎。

9、第十二屆大學生通訊社李一凡榮獲“全國首屆紅楓大學生記者節十佳記者”稱號。

10、第十二屆大學生通訊社公眾微信號在2015年4月上旬榮獲“湖南省高校微信公眾號排名第十周榜單第一。

11、在第四屆國際大學生新媒體文化節中,大學生通訊社成員沈顧佳的新媒體H5設計作品《探訪辰河高腔》獲新媒體設計單元“優秀作品獎”,並在頒獎現場進行了展播,這是我校學生首次參加該項比賽並獲優秀獎。

12、在第十四屆“挑戰杯”中航工業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大學生通訊社成員成亞倩、鄺永健、陳慶城、楊勝軍、沈顧佳、秦文玉等人的作品《戲曲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以湘西辰河高腔為例》榮獲三等獎。

13、以大學生通訊社成員為主要力量組建的湖南科技大學“傳承的力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團隊入選2015全國大學生暑期百強實踐團隊,並榮獲優秀實踐團隊榮譽。

榮獲高校校報好新聞獎

一等獎:

沈劍奇《最牛寢室,牛在氛圍》

宋盼、敬小芳《大學生“蘋果熱”該退燒了》

方陽《“愛心使者”吳立強、李進邀請李小紅來校參觀“愛心假期”攝影作品展》

徐雪亮《食堂變身自習室 學霸成為“釘子戶”》

李海燕《我校退休教授夏昭炎入選“感動株洲十大人物候選人》

二等獎:

余劍橋《評教憑心》

李姝、荊瑩瑩《“最牛考研寢室”:八姐妹同時考上研究生》

徐雪亮《漫“話”大學故事 傳遞青春正能量》

謝金寧《萬步炎教授被聘為“863計畫”海洋技術領域主題專家》

溫維娜《我校學生倡議“崇尚法制、踐行文明”》

三等獎:

葉序《新疆班娃兒心中的“王大人”》

方陽《兩個大學生的“愛心假期”後續報導》

蒲芷芊《什麼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

走出去的新聞人

1、李文絢:就職於新華社

作品示例:《合理定位增強競爭力》

《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差距拉大》

2、易紅:就職於新華社

作品示例:《湖南“有色航母”啟航》

3、鄭向紅:就職於中央電視台CCTV

4、唐雋:就職於《中國商報》

作品示例:《湖南熱議藥店如何開要不要設定距離》

5、董哲穎:就職於湖南衛視新聞中心

參與報導了2008年冰災,親歷汶川大地震及抗震救災過程

作品示例:《建設教育強省是今後十年湖南重要戰略任務》

6、劉建光:就職於《湖南日報》

作品示例:《八一振邦亮相湖南》

《感謝總理關懷!》

7、黃琪晨:就職於《南方日報》

作品示例:《第二桶金創富論壇第105場金融投資峰會日前在佛山舉行》

8、李亞坤:就職於《南方都市報》 南都新聞獎得主

作品示例:《拉閘限電為何不按通知來》

《甘肅地震:40天的女兒在母親胳肢窩下躲過一劫》

《深圳龍崗一民警涉造假劫案槍殺一男子》

9、盧美慧:就職於《新京報》

作品示例:《墜熱水坑身亡女子的最後198個小時:留家中電話作遺言》

《首都機場爆炸案嫌犯稱炸藥來自二踢腳》

10、黃純芳:就職於《三湘都市報》

作品示例:《崛起的湘中:興工熱血火樣燃燒走進活力邵陽》

11、魏曦:湖南省赴泰漢語教師志願者隊長

2012年在曼谷被習近平接見

12、張留:就職於《光明日報》

作品實例:《兩個大學生的“愛心假期”:優秀社會實踐案例》

13、彭子洋:就職於《新京報》

作品實例:《火場逆行者》

14、盧美慧:就職於《新京報》

作品實例:《突來的塌陷 沸騰的斷點——記錄墜入熱力管道女子楊二敬生命最後的198個小時》

Part10大通進行時

迎新宣傳

迎新專刊

1 以校報為平台,由大學生通訊社自主策劃、采寫的一期為新生入學了解學校、適應生活的報紙。

2 通過學院迎新點發放給新生,讓新生在通過校報了解科大的同時了解大通社。

新媒體宣傳

1 湖南科技大學貼吧“大通迎新貼”

2 大學生通訊社官方微博

3 大學生通訊社微信公眾號

大通成立的迎新qq群

招新宣傳

擺點宣傳

在新生軍訓期間,在學校各個人員聚集區開展為時5天的擺點宣傳,通過校報、展板及三折頁對新生進行宣傳。

其他宣傳

新生軍訓時,我社成員經常佩戴記者證、手拿採訪本,到軍訓場地采寫新聞,跟軍訓場地上的包括教官、助班、新生等很多人交流,從而達到宣傳效果。

入社流程

宣傳:由大學生通訊社新一任社乾組織對外宣傳活動,方便新生以及有意向加入我社的優秀學子們初步或進一步了解我們。

報名:新生在招生宣傳點及社團招新點領取申請表格報名。

初試:初賽形式一般包括面試和筆試兩場

複試:初試合格後,進入複試。複試的主要內容一般為面試,以便選手深入地展現自我,使社乾們能進一步了解申請人的潛力。

錄取 :複試合格後,由招新負責人公布最終名單。

見面會:新一屆通訊社成員參加第一次見面大會

換屆競選:我社定於每年5月底進行社乾換屆競選,9月至10月招新新社員。第二年對社乾、社員進行能力考核,並重新篩選,對社團內部組織進行部分調整。

對外交流

擴大交流陣地

一、與臨校交流

湖南科技大學記者文化節以及大學生通訊社的成立大會,邀請湘潭大學校等高校媒體人參加,建立起良好的校媒關係。

二、與社會媒體合作

長期以來,大學生通訊社與社會媒體建立合作平台,推薦優秀成員實習。主要合作媒體有: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婦女報、紅網、湖南衛視、湖南廣播電視台金鷹紀實傳媒公司、長沙晚報、三湘都市報、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湖南教育電視台、湘潭日報、湘潭晚報等。

走出科大陣地

一、社團活動登上外媒

2013年6月13日晚7:30,在黨委宣傳部和校團委的指導下,湖南科技大學首屆記者文化節閉幕式暨大學生通訊社十周年慶典晚會於俱樂部精彩上演。中央電視台記者高忠、黨委宣傳部部長何頻、校團委副書記王婷等嘉賓蒞臨現場,32家校園媒體新聞人代表在這裡齊聚。

此次盛會,帶來了幾十件優秀的新聞作品,展現我校新聞人不斷追求的精神,而之後的慶典晚會上表演者的精彩演出令現場同學熱情不斷。一部由大通社自己創作歷時三個月的以"拾年.拾夢"為主題的十周年紀念微電影《背影》也與現場觀眾首次見面。

--節選自中國大學生線上網《湖南科技大學首屆記者文化節暨大學生通訊社十周年慶典成功舉辦》

此後,每年舉辦湖南科技大學記者文化節,在俱樂部舉辦的“千人合唱”閉幕式成為校園文化盛宴。

二、受邀參加省記者節

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八屆湖南省大學生記者節在湖南大學舉行。我校大學生通訊社受邀參加。

本屆記者節,我校首度參與競賽項目,共有22名同學參評,提交作品40餘份,其中,大通社官方微博@湖南科大大學生通訊社獲微記錄大賽獎,余劍橋榮獲十佳校園先鋒記者稱號,裘燁峻、陳明謀分獲新聞作品大賽圖片類三等獎、優秀獎。

--《我校學子受邀參加大學生記者節並獲數項獎勵》

三、掀起《老大去哪兒》新聞潮流

2013年12月,一曲名為"老大去哪兒"的歌曲在網上迅速走紅,這段由湖南科技大學一女生寢室改編歌曲,由大學生通訊社成員參與錄製和拍攝的MV引發網友熱議。歌曲中露出的濃濃室友情,讓網友直呼有愛、好感動,勾起了很多人對美好大學生活的回憶。在社會普遍質疑大學生人際關係冷漠的時候,"老大去哪兒"讓大家看到了大學生之間的溫情。

經長沙晚報報導後,人明網、新華網、光明網、新浪網、騰訊網、中國經濟網、紅網等多家網站紛紛轉載。

四、“海牛”試水成功引起社會熱切關注

由湖南科技大學為主承擔,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共同參與研發的“海牛”——“海底60米多用途鑽機”在南海3109米海底海試成功,一舉刷新了我國深海鑽機鑽探深度,我國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4個擁有在水深大於3000米的海底對海床進行60米鑽探技術的國家。2015年6月份,幾十家媒體聚集科大,向深海教父我校萬步炎教授探討海牛的“牛點”。

新聞人培養

新聞采寫、新聞攝影、專題調研撰稿、網路新媒體傳播、活動組織策劃執文學和對外交流學習等。以部門特點組織實施,全社配合、全體成員參加。

在新一屆成立之初,進行集中培訓,內容包括大通章程的有關內容、宣傳陣地(新聞網、校報、畫冊)的基本介紹、新聞的基本知識、採訪的注意事項等有關內容。定期組織實施“大通沙龍”,由各部門負責策劃組織。

一培養“記者素養”為重點;首先關注社員自身問題,根據社員各自專業與夢想的實際需求與發展方向,給予相關建議與實踐機會;以提升新聞能力為中心,同時兼顧文學、管理、策劃能力;最終完成一個“大通記者夢”的目的

Part11後記

在這裡,15屆大通人用努力打造出湖科大最好的媒體組織。帶著無限生機和不可摧毀的熱情,面對並非一帆風順的未來,為了青春這兩個字,我們將繼續在這片土地上追尋自己的夢想,建設更好的大通。感謝美好年華,有你陪伴,遇見更好的自己。

大通,我們一直在路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