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襄磷化集團

湖北荊襄磷化集團

湖北荊襄磷化集團 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大峪口,東臨漢水,西依荊山,南傍荊州,北鄰襄樊。其前身為“化工部荊襄磷礦”。 1958年國家在現今的湖北省荊門市大峪口成立了荊襄磷礦。這一帶方圓數百里都是我國主要的磷礦資源地區。美國佛羅里達磷礦和摩洛哥磷礦是世界著名的磷礦生產基地,中國雲南滇池磷礦、貴州開陽磷礦和湖北荊襄磷礦都屬於海相沉積磷礦,也有相當大的生產規模。全國主要磷礦石產地有雲南晉寧(原雲南昆陽)、湖北荊襄和貴州開陽(被譽為“三羊開泰”、“中國三大磷礦”),其中以雲南晉寧(昆陽)資源最為豐富,據地質部門調查,遠景儲量為200億噸,僅五百里滇池周圍,儲量就達46億多噸,與美國的佛羅里達、前蘇聯的柯拉、非洲的摩洛哥齊名稱為“世界四大磷礦”。 這是國家“八五”期間投資最大的礦肥結合項目之一,一開工就提上了政府總理向全國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當時的各媒體稱為“能夠使我國化肥工業躍上新台階的重要工程”。 占地面積881萬平方米,焦柳鐵路(焦作至柳州)、207國道和襄荊高速公路貫穿公司境內,交通便利快捷,礦產資源豐富,素有“中原磷都”之稱。從20世紀50年代起,湖北為中國工業重點建設地區,利用省內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建設了武鋼,大冶鐵礦,荊襄磷礦,應城石膏礦等大型礦山基地。

發展簡史

1985年,礦黨委向省、化工部、國家計委提出申請,要在此地建24萬噸磷銨裝置,將磷礦就地加工,擺脫依賴進口的局面。

湖北荊襄 湖北荊襄
1973年國家計畫會議上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提出口號:化肥不進口,全靠自己乾,橫下一條心,拿下三千萬。意思是中國要在化肥生產,特別是磷肥生產上獨立自主,不靠進口。1989年3月,國家計委正式批准了荊襄磷礦年產56萬噸重鈣項目(也稱大峪口礦肥結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當時批准的總投資為10.66億人民幣,其中用世行貸款9415萬美元,不夠部分由國內配套。項目預算為14.66億,比可行性報告多付4億。

1996年7月16日概算總投資又調整至36.697億元。隨著預算的連連突破,該項目所背的利息也在長。利息最高時達到15%。到建成時,該項目利息已超五六億。這個項目國內配套的80%資金是由國家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及國家撥款、建設債券等組成。

根據荊襄磷礦打給省政府的“荊化字(1998)14號”報告,國內配套資金的20%要由湖北省自籌,金額為5.8643億元。但實際上截至1997年底,工程只從省里拿到近2.4億元。據計算,該工程建成投入正常生產後,需要流動資金3.3億元,而湖北省少拿的幾乎占了整個流動資金。到1999年停產時,共欠1.2億。國家願撥付該項目一部分鋪底流動資金,約為2.8億(又說2.5億),實際上第一次撥付5600萬,最後到1997年,化工部和財政部還支付3600萬元貼息貸款,建行支付8000萬,扣息後實際上只付5000萬,總共有1.8億多流動資金。1997年5月18日,荊襄磷化集團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大峪口工程勝利建成。

從1997年7月到2000年6月,荊襄磷化集團共向國家計委、化工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湖北省等有關部門打了40多個緊急報告,包括申請流動資金和資本金、申請項目改造、申請債轉股、直至申請破產兼併等。此間國家和有關部門也想盡了辦法,先後採取了封閉貸款、債轉股、實施現代企業制度、幫助尋找接收方等辦法,但終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從1999年春節開始,荊襄磷礦各裝置就陸續停車。到當年10月初,整個荊襄礦區全部停車。

兩個月後,該工程居然正式通過了竣工驗收。

荊襄磷礦 荊襄磷礦

到1999年10月重鈣主裝置全線停車時,荊襄磷礦的財務狀況是:現有賬面資產為527069萬元,評估後淨值212130萬元,欠外債31650萬元(其中欠銀行11200萬元,欠原料費、電費、藥費等20450萬元),欠內債11100萬元(其中工資白條5600萬元,養老費3200萬元),另外1050萬元的在外投資無法收回。

其中分別從德國、美國、日本等國進口的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設備沒在使用。

2001年資產負債率已達137%,並提出破產申請。2003年宣布正式破產。2000年和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大峪口項目資產價值由原來的45億元兩次縮水至7億元,其中信達公司5.3億元,省國資委為1.7億元

國家發改委決定,再投入3億元的啟動資金,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化建集團,由其下屬的中阿公司與信達資產公司、省國資委組成新的大峪口公司。

大峪口公司實現年產粒狀磷酸一銨15萬噸、氮磷鉀複合肥50萬噸、磷酸20萬噸,硫酸59萬噸的規模,可就近消納湖北省內大部分磷礦資源,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化工產品生產基地之一。大峪口公司導入中化建、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充分發揮原大峪口礦肥工程裝置的生產能力,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使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2006年9月,中化建整體收購接管湖北荊襄化工集團下屬王集礦業公司國有產權。2010年8月,荊襄產業園引進六大項目,投資總規模達40億元。大峪口二期擴規項目占地507畝,新增產能80萬噸硫酸、20萬噸磷酸和48萬噸複合肥,總投資20億元,2011年6月竣工投產。

產品

該磷礦賦存於震旦繫上統陡山沱組的中、下部。含磷岩系共有4個含磷層位,3個工業礦層。其中一礦層(Ph1)、三礦層(Ph3)為本區主要礦層,二礦層(Ph2)僅局部地段可采,儲量占總儲量的1%。

湖北荊襄磷化循環產業園 湖北荊襄磷化循環產業園

Ph1產於含磷岩系底部,在含錳白雲岩和頁岩之上,含磷白雲岩之下。工業礦層一般厚3~5m,最厚12m,斷續延長約60km。礦石質量較好。P2O5含量平均24%,礦物成分比較簡單,有用礦物主要為膠磷礦,次為少量晶質磷灰石;碳酸鹽礦物以白雲石為主,方解石較少;矽酸鹽礦物有絹雲母及粘土礦;矽質礦 物為石英與玉髓。礦石工業類型:泥質條帶狀礦石為矽質型,白雲質條帶狀礦石為鈣質型,全層為矽鈣質型。

主要產品生產能力為:原礦350萬噸/年、磷精礦130萬噸/年、鈣鎂磷肥35萬噸/年、硫酸60萬噸/年、磷酸20萬噸/年、重鈣56萬噸/年、復混肥41萬噸/年、普鈣25萬噸/年、飼料級磷酸氫5.2萬噸/年、氟化鋁1萬噸/年、五鈉8000噸/年、黃磷4400噸/年、氟哇酸納2000噸/年、半胱胺酸50噸/年、次磷酸納2000噸/年。

其中,磷酸、硫酸、重鈣等裝置生產能力目前為亞洲之最,“荊襄牌”鈣鎂磷肥為“中國公認名牌產品”,並於1996年被列入“ 中華精品庫”。“荊襄牌”過磷酸鈣、鈣鎂磷肥1996年產量、銷售量、銷售額、市場占有率等四個經濟指標在全省同行業中雄居榜首。目前,該公司產品市場覆蓋全國2/3以上地區,遍及20餘個省、市、自治區,部分產品遠銷到日本、韓國、東南亞和中東地區。企業文化

現今發展

湖北荊襄磷化集團 湖北荊襄磷化集團

“荊襄牌”鈣鎂磷肥為“中國公認名牌產品”,並於1996年被列入“ 中華精品庫”。

湖北荊襄磷化產業園組建之初,就受到了省委書記羅清泉、原市委書記傅德輝的高度關注,高起點規劃建設,循環利用,力爭做到零污染、零排放,這是領導對產業園的要求,也是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湖北荊襄磷化產業園集磷資源開發、磷復肥生產、磷產品深加工為一體,擁有中海油大峪口公司、洋豐中磷公司及熊家灣礦業、胡集礦業、世龍公司、楚鍾公司、中原公司、金明珠化工等一大批礦肥、礦化、採選結合企業,規模以上磷化工企業49家。其中磷礦石開採企業10家,億元企業10家。年開採磷礦石380萬噸,選礦310萬噸,年生產磷酸一銨、磷酸二銨、NPK複合肥等高效複合肥料480萬噸。200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6.91億元,實現增加值18.88億元,稅收1.6億元,工業用電量5.07億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