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闍提花三首

紵衣縞帶⑤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⑥。 亦作“闍梨”,梵語,意為僧徒之師也。 “正念”句,幽人,幽居之人,隱士。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闍提花三首》
【創作年代】宋朝
【作者姓名】李綱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闍提花三首①
其一
深院無人簾幕垂,玉英翠羽②燦芳枝。
世間顏色難相似,淡月初殘未墜時。
其二
冰玉風姿③照座騫,炎方④相遇且相寬。
紵衣縞帶⑤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⑥。
其三
阻涉鯨波寇盜森,中原回首涕沾襟。
清愁萬斛⑦無消處,賴有幽花⑧慰客心。

作品注釋

① 詩題,天寧寺,在瓊山府城北一里西廂,宋建。元,明多次修建,改名,至明永樂年間知府王修扁其門曰“海南第一禪林”。闍提,印度語,音譯。亦作“闍梨”,梵語,意為僧徒之師也。“詠闍提花”,讚美寺院僧徒所栽的花木。
② “玉英”句,大意謂白色的花似玉,青綠的葉似翠鳥之羽燦爛掛樹枝。
③ 冰玉風姿,冰玉,比喻清潤;風姿,風度儀態。
④ 炎方,炎熱的南方。
⑤ 紵衣縞帶,《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季札)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紵衣焉。”後因以“縞紵”指深厚的情誼。
⑥ “正念”句,幽人,幽居之人,隱士。素冠,《詩·檜風》篇名。舊說均謂剌不能守“三年”之喪。蓋因“素冠”“剌人”等詞聯想而雲。清代學者或疑為寫檜君國破被執,拘於叢棘,其臣不勝悲痛,願與同歸就戮。這句大意說,正欲尋隱者為友,尚且同生死。
⑦ 萬斛,形容量之極多。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南宋末年改為五斗。
⑧ 幽花,幽雅的花。幽,僻靜。杜甫《有客》詩:“幽棲地僻經過少。”引申為“幽雅”。

作者簡介

李綱(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紀,江蘇無錫人,祖籍邵武(今屬福建),自祖父一輩起遷居無錫縣(今江蘇省無錫市),因無錫有河,名曰梁溪,故號稱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歷官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復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罷。多次上疏,陳抗金大計,均未被採納。後抑鬱而死。宋代著名愛國民族英雄,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代表作為《六么令》、《水調歌頭》([一]、[三]、[六])、《水龍吟》(三)、《永遇樂》、《江城子》([二]、[七])、《念奴嬌》([一]、[三])、《雨霖鈴》、《喜遷鶯》(三)、《望江南》([一]、[五]、[十])等。其中《六么令》以江煙水雲歌月以及玉樹疏鍾古寺高樓等背景映襯詞人“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之感古傷今之情懷和“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之堅韌不拔之操守,讀來令人肅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