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朝瓷器鑑賞

光緒朝瓷器的胎質比較粗松,呈灰黃色。 康熙朝的瓷器多表面平整光滑,釉質較厚,半透明、呈淡青色。 光緒朝瓷器釉質較薄,表面不平整,常有瑕疵。

內容介紹

《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朝瓷器鑑賞》介紹了作者收藏的170多件古代的精品瓷器是本人藏品中的一部分。收藏的主要是明、清兩代的瓷器,對這些瓷器的真品有著詳細的解說,它那古樸典雅的造型、絢麗多彩的釉色和優美流暢的紋飾,深深地吸引著我,令人賞心悅目,魂牽夢縈。為了學習古瓷器的有關知識,作者經常利用業餘時間拜師訪友,得到了多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以及多位古玩界朋友的幫助。常言道:“吃一塹,長一智”。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探索和虛心向行內人士請教,如今我對古瓷器有了點滴的體會,為此《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朝瓷器鑑賞》中有著我部分的收藏,跟大家分享。

康熙時期瓷器特點

康熙時期的瓷器被公認為是整個清代瓷器之首。康熙時期是清代鼎盛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發展,就瓷器而言,無論是胎質、製作工藝和畫工等諸多方面都十分講究,所以康熙時期的瓷器歷來被收藏者視為珍品。出於多種原因,光緒朝仿製康熙時期的瓷器的現象多有出現,好者幾可亂真。所以,準確區分康熙和光緒兩個不同時期的瓷器,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製作工藝上看,有粗、細之分。這主要是指鏇胎及底足的處理。康熙時期的瓷器鏇胎比較規整,器壁外處理平整,器物的內部少有精細的處理,常見手拉胎的痕跡。器物的底足大多很規矩,底足處理圓潤、光滑。而光緒朝的瓷器在鏇胎上胎體較康瓷輕薄一些,特別是器物底足的處理,稜角不很清晰,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在胎質方面。康熙朝的瓷器的胎質可以用細密、潔白、堅實來形容。光緒朝瓷器的胎質比較粗松,呈灰黃色。
畫工方面,康熙朝的瓷器線條流暢,特別注意起筆落筆的頓挫,線條猶如鋼條,直線和彎曲都剛勁有韌性。繪畫造型準確,詩書畫印,完美結合。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等詩文常整文搬上畫面。書法多楷書,字型秀美、工整。繪畫的內容有人物、山水、花卉、龍鳳等題材。光緒朝瓷器的線條柔軟、較細,力度不強,雖也有起落筆的提頓,但相比之下則顯得無力。在繪畫的內容上也少有創新。
另外釉質也有一定的不同。康熙朝的瓷器多表面平整光滑,釉質較厚,半透明、呈淡青色。光緒朝瓷器釉質較薄,表面不平整,常有瑕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