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深思圖像識別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深思圖像識別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深思圖像識別聯合研究中心由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圖像識別與高速圖像處理研究實驗室和北京深思洛克軟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是集圖像識別與高速圖像處理前沿技術研究、套用於一體的聯合研究機構。

學術帶頭人簡介

蘇光大教授,1948年出生於重慶,197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重點科研任務,先後發表130餘篇學術論文,著有《微機圖像處理系統》和《並行圖像處理技術》專著。

學術帶頭人 蘇光大教授學術帶頭人 蘇光大教授

主要學術貢獻在於提出了人臉識別鄰域計算理論;圖像1:1採樣理論;發明了人臉三點定位方法;基於人臉部件的人臉識別方法和鄰域圖像並行計算機。6次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次獲得清華大學先進個人稱號並獲得多項發明專利;獲得發明創業獎;獲得發明展金獎;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社、中國專利發明人年鑑編輯部授予“建國六十周年百名優秀髮明家”榮譽稱號;公安行業標準《安防生物特徵識別套用術語》第一起草人。

人臉識別的意義

人臉識別套用是一個與人口基數有密切相關的套用,這從本質上決定了中國人臉識別市場具有成為全球最大生物識別市場的可能。

我國目前的公共安全管控體系是利用證件號信息為關聯點構建的,這樣就存在著虛假身份、冒用他人身份的監控死角。人臉識別技術是以人臉圖像為核心識別信息,將其套用到公共安全管控體系中,能有效的解決這個監管死角,為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行發揮巨大的作用。

專利介紹

1、“實現鄰域圖像並行存取的方法及鄰域圖像幀存儲體”獲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97 1 12577.5);
2、“錄像帶中模糊文字、模糊人像的復原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01 1 31098.7);
3、“基於部件主分量分析的多模式人臉識別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01 1 36577.3);
4、“一種人臉圖像採集設備屬性歸一化的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4 1 0047919.2);
5、“基於人臉幾何尺寸歸一化的人臉圖像識別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5 1 0067692.X);
6、“人臉部件特徵和Gabor人臉特徵融合的人臉識別方法及其裝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8 1 01004401.6);
7、“基於多部件多特徵融合的人臉識別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8 1 0112626.6);
8、“一種大鄰域圖像並行處理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8 1 0112626.6);

發展歷程

● 八十年代初,蘇光大牽頭組建
● 公安部“人像組合與人像識別綜合系統”項目,2000年通過公安部組織專家鑑定。鑑定委員會評價為: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 2001年承擔國家“十五”重點攻關項目——人臉識別系統。於2005年通過公安部組織的專家鑑定,鑑定委員會評價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併入選公安部百強科技成果,是公安部重點推廣項目。
● 人臉識別系統於2005年參加中國15屆發明展並獲得發明金獎。
● 人臉識別系統於2006年參加中國科技創新重大成就展,獲得了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好評。
● 2006年,上百家媒體幾種報導清華人臉識別系統套用推廣的情況,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 “高速人臉識別綜合系統”於2007年1月獲得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07年獲得發明創業獎。
● 2008年1月18日,主持研製成功“NIPC領域圖像並行計算機”通過了教育部的科技成果鑑定,圖像處理速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2008年清華人臉識別技術成功套用於08年北京奧運會和北京殘奧會,開創了人臉識別技術奧運會套用的先河。獲得29屆奧運主委會安保部和票務中心聯合表彰。
● 2010年7月28日公安部重點攻關項目“數字影像資料處理及檢驗技術”通過公安部驗收,超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高速重建處於國際最好水平。
● 以清華大學為第一起草單位的行業標準《安防生物特徵識別套用術語》於2010年12月2日由公安部批准發布。此標準是國內首個頒布實施的涵蓋人臉、指紋、聲波、虹膜等多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的綜合技術標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