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稗類抄

不久,日本軍隊來侵犯,孫子堂率眾英勇出擊把他們趕回去了。 河南開封有青回回教者,亦稱挑筋教,實非回教也。 初名一賜樂業教,其徒數百人,自謂最初教主為阿耽,漢明帝時至我國。

《清稗類鈔》是徐珂留給後人的一部前人筆記集。“全書48冊。分時令、地理、外交、風俗、工藝、文學等92類,約一萬三千五百餘條。錄自數百種清人筆記,並參考報章記載而成。範圍廣泛,檢查便利,但選錄頗為蕪雜。”(參見《辭海》)80年代,此書還重印過,可見還有眾多讀者。
《清稗類鈔》二則
清朝光緒甲午(一八九四)年間,中日戰爭爆發,中國海軍和陸軍連戰連敗,於是政府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給日本以求和。台灣老百姓堅決反對割讓,他們曉得孫子堂是名將孫開華的兒子,熟悉兵法,於是就擁戴他擔任義軍領袖。孫子堂揚臂揮袖豪邁地說:“中華大好河山,即使尺寸土地也不允許割讓與他人。台灣北面通達江蘇、浙江,南面連線著廣東、廣西,這是神州大陸東南角的屏障,何況物產豐盛,魚鹽充盈,真正可稱是天然的富裕地方,可是政府卻這樣輕視它,竟然把它乖乖地送給仇敵,這究竟是什麼居心!我雖然沒有才能,但是總不能忍心看這大好的中華海疆,淪於外國人的手中,對我父親豈不也增添了一重恥辱嗎!”他立即招募勇士,腰部繫上黑喪帶子檢閱隊伍,購置兵器,設立旗幟,沒有幾天就把攻戰和守衛的種種設施裝備好。……
不久,日本軍隊來侵犯,孫子堂率眾英勇出擊把他們趕回去了。第二天,日本兵越來越多;從早上到中午,和敵人開展了肉搏戰,雙方死傷約略相等,但看到敵人源源不斷地增援,可是自己卻再也沒有援軍。過了些時候,孫子堂部屬幾乎都犧牲了,他自己身上也數處受傷,就高聲呼喊:“現在,我即使在地下見到父親,也毫不慚愧了。”說完,就鞭馬沖向敵陣,終因氣力用盡而英勇地犧牲了。
回回教
河南開封有青回回教者,亦稱挑筋教,實非回教也。初名一賜樂業教,其徒數百人,自謂最初教主為阿耽,漢明帝時至我國。教條雜回、佛,惟教師藏有經典,宣講音節,甚為奇異,實即猶太人摩西所創之猶太教,與回教絕不相蒙。其人本猶太種,居開封,起居飲食同於漢族,而高鼻深目,固與高加索種相仿佛也。有明人所鐫之碑記其教,曰猶太教碑。碑在開封城中草市後之挑筋教胡同東北隅藁席圍中,宣統庚戌正月,張蔚西廣文游開封實親見之,尚完好,僅缺數十字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