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炒土豆絲

清炒土豆絲

清炒土豆絲是屬於魯菜的家常菜譜、清真菜。其以土豆和蔥為主要食材,特點是本味醇厚、鹹鮮滑淡、質地細嫩、清淡平和。

基本信息

所需食材

清炒土豆絲清炒土豆絲

主料:土豆300克

輔料:大蔥5克

調料:鹽6克胡麻油2克花生油8克各適量

製作方法

做法一

1、大蔥洗淨切成絲待用;土豆削去外皮洗淨,切成粗細均勻,長短一致的細絲放入大碗中用淡鹽水浸泡片刻,撈出濾淨水分。

2、炒鍋置火上,燒熱後注入花生油,四成油溫時下入土豆絲翻炒二下後下入醋,接著下入精鹽、蔥油、花椒油、蔥絲翻炒成熟即可出鍋裝盤。

工藝提示

1、土豆發芽,霉壞不能使用,發芽土豆含龍葵素,遇有發芽的土豆一定要將芽和芽眼周圍挖去。

2、土豆用淡鹽水浸泡時間不宜過長,過長將破壞土豆中的營養素

3、土豆絲炒熱後要及時烹入醋。

做法二

1、青椒去蒂和籽,洗淨,切絲備用;

2、土豆去皮,洗淨,切絲,放在清水中洗去澱粉(一般洗三次即可,備用;

3、鍋內放油,加熱至7分熱,加蔥花等爆鍋,將土豆絲從水中撈出,去水分(不要去的太徹底),放入鍋中翻炒,然後加入青椒絲,加調料翻炒至成熟即可

小竅門:

1、土豆絲最好是用菜刀手工切,而不是用簡單做絲的工具,否則會影響口感;

2、土豆絲一定要用清水洗去澱粉,否則會影響口感;

3、用清水洗完的土豆絲,如果前去水分的時候不要太徹底,這樣炒制過程種無需另加水,土豆絲會脆;

4、除了青椒外,也可以用黃瓜絲、韭菜、小芹菜等作輔料,風味各有不同。

做法三

1、土豆去皮切絲,放水中浸泡。

2、青椒切絲,蔥切絲,蒜切片。

3、炒鍋內放油,熱了之後放入蔥蒜爆香。

4、倒入土豆絲,煸炒,加入醋,鹽,繼續煸炒,

5、快出鍋前加入青椒絲,煸炒幾下,加入味素,攪拌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食用須知

馬鈴薯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鹼,主要是茄鹼和毛殼霉鹼,但一般經過170℃的高溫烹調,有毒物質就會分解。

孕婦經常食用生物鹼含量較高的薯類,蓄積在體內就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當然,人的個體差異相當大,並非每個人食用了薯類都會發生異常,但是孕婦還是以不吃或少吃薯類為好,特別是不吃長期貯存、發芽的薯類,這一點對處於妊娠早期的婦女來說尤其重要。

烹飪秘訣

油:炒菜時油溫不宜升得太高,一旦超過180℃,油脂就會發生分解或聚合反應,產生 具有強烈刺激性的丙稀醛等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因此,“熱鍋涼油”是炒菜的一個訣竅。先把鍋燒熱,不要等油冒煙了才放菜。

鹽:鹽是電解質,有較強的脫水作用,因此,放鹽時間應根據菜餚特點和風味而定。燉肉和炒含水分多的蔬菜時,應在菜熟至八成時放鹽,過早放會導致菜中湯水過多,或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燉爛。使用不同的油炒菜,放鹽的時間也有區別:用豆油和菜子油炒菜,為了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應在菜快熟時加鹽;用花生油炒菜則最好先放鹽,能提高油溫,並減少油中的黃麴黴素。

醬油:烹調時,高溫久煮會破壞醬油的營養成分,並失去鮮味。因此,應在即將出鍋前放醬油。炒肉片時為了使肉鮮嫩,也可將肉片先用澱粉和醬油拌一下再炒,這樣不僅不損失蛋白質,炒出來的肉也更嫩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