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鎮招商引資

清溪鎮概況(由萬紫千紅招商引資網提供)
清溪鎮位於東莞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深圳、惠州兩市接壤。鎮區面積143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3.4萬人,常住人口約27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清溪鎮發揮優勢,搶抓機遇,開拓創新,逐步從貧窮落後的山區農村發展成為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工業城鎮。全鎮已投產的外資企業800多家。以NEC、三洋、光寶、群光等國際知名電腦製造企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並形成了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較大的生產規模,使清溪鎮成為國內最大的電腦產品製造基地之一。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清溪鎮將以建設環境優美的現代製造業重鎮為總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構建和諧平安社會,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營造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社會氛圍,打造殷實文明、和諧進取的新清溪。
(一)經濟建設
2009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38.3億元,總量位居全市第8位;全年鎮級財政收入6.7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4.5億元,各項稅收總額12.2億元。其中,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2009年的外貿出口總值48.3億美元,以電腦製造企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較強的IT產業鏈。在全市2009年度鎮街領導班子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實績量化考核中,清溪鎮取得綜合分一等獎。
我鎮大力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力促三大產業均衡發展。積極培育生態旅遊經濟,加快推進森林公園和生態農業園建設,推動經濟多元發展;積極細化轉型配套設施,加大產業招商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構建多種業態於一體的商業核心區,鼓勵民間資本擴大投資,推動第三產業更加活躍。2009年全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18億元,同比增長約11%。2009年,我鎮三大產業的比例為0.39:68.18:31.43。
(二)文化建設
清溪鎮文化底蘊深厚,客家文化源遠流長,800年前便是客家人聚居之地,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緊密融合。編創的客家山歌曾獲得粵贛閩桂客家山歌邀請賽、廣東省首屆民間歌會金獎等獎項;新編排創作的麒麟舞相繼在全國首屆麒麟舞大賽、廣東省第二屆民間藝術大賽和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上獲金獎,2007年,獲邀參加澳洲悉尼華人春節大巡遊,2008年,參加第二屆“文化中國�2008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少年文藝晚會”並獲演出金獎。清溪鎮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2008年,被授予“中國麒麟文化傳承基地”。共舉辦了三屆客家文化藝術節。
2009年1月20日,清溪鎮榮膺“全國文明村鎮”光榮稱號,成為全市第二個“全國文明村鎮”。
(三)城鎮建設
自改革開放以來,清溪鎮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源通訊等硬體環境和城市建設上付出了不平凡的努力,營造了一個環境優美、宜商宜居的投資環境。全鎮城市綠化率達42.3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5.75平方米;修建了100多公里高等級公路,鎮內交通四通八達;配套4座110千伏的變電站,年供電量達20億度;四大水廠日供水能力達20萬噸;設有電信大樓、郵政大樓、綜合性公立醫院、有線廣播電視台、文化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
清溪鎮認真按照“先規劃、後發展”的思路,加強重點工程建設,打造城市亮點,完善城鎮配套功能,促進全鎮經濟社會雙轉型。自2006年以來,清溪鎮每年確定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已有龍林高速清溪連線線、第二國小、第三國小、清溪湖、清溪大道、北環路、文化公園、中心幼稚園、健康服務大樓、香芒西路改造、鐵場公路改造、清溪河上元段整治、長山頭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建成投入使用。
2010年,清溪鎮確定了森林公園配套工程、清溪湖配套工程、清溪湖水廠、敬老院、博物圖書館、清溪法庭、茅輋水庫下遊河道整治、上元路升級改造、商業街延長線等工程確定為重點建設項目。與此同時,清溪鎮將繼續大力提升中心區服務功能,加強城市管理,促進城市品位升級。
清溪鎮在2005年首屆全國千強鎮評選中名列第45位。先後被定為“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並獲得“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國家衛生鎮”、“全國出口創匯百強鎮”、“廣東省教育強鎮”、“五個好”鄉鎮黨委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