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寶譜

皇帝尊親之寶,制度規定其"以薦徽號″,皇帝、皇后要有徽號,上徽號詔時要鈐此寳。 15、敕命之寶,制度規定其"以鈐誥敕″,皇帝對六品以下官員發布敕論,鈐此寳。 20、巡狩天下之寶,以從省方,皇帝在各地巡視巡察疆土之印,鈐此寳。

清代皇帝寶譜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全部的30枚珍貴清宮皇帝寶璽,數枚清宮皇帝寶璽存放在瀋陽故宮及北京故宮交泰殿。現由文化部中國鑑賞家協會、中國藝術品鑑定中心、文化部藝術品發展中心產業部等共同監製的傳世國寶精品復原工程,以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五千年文化成果。此幅珍品,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原作過去只流行於皇宮貴族,秘不示人,世人難得一見,現皆為鎮館之寶。此幅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藏佳品,它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和歷史價值非同尋常,彌足珍貴。“中華歷代皇帝寶璽俱有分類,有代表國家者,有代表各部者,有代表某項職能者。此品所鈐皆清朝代表國家之寶璽,交泰殿所藏。昔有影印本,曰交泰殿寶譜。此原印鈐,至可珍也。”(啟功)目前該系列寶譜已被國務院外交部禮賓司和文化部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的國禮級文物,收藏御璽印鑑,更具有鎮邪昌運、福瑞吉祥的皇家風範!此展示圖為中國鑑賞家協會限量復原的部分印譜鈐印朱紅,且每一幅作品均不重樣,並有對口證書查詢防偽。

清代皇帝寶譜說明

1、大清受命之寶,邊長14.5厘米,承天受命大清國之印,以表明皇帝的道統,制度規定其"以章皇序″,即彰顯大清皇帝受命於天的正統身份。2、 皇帝奉天之寶,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順從於天,制度規定其"以章奉若″,即表明清代統治是奉天命而行的。3、 大清嗣天子寶,皇帝繼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輩制度規定,即大清遵照上天的標準而行事。4、 皇帝之寶(滿文) ,制度規定其"以布詔敕″,皇帝登基、傳位、進士提名、大赦天下、頒布詔書等事皆鈐此寳。5、 皇帝之寶,以肅法駕,它是清代實際使用最多的一方御寶,皇帝頒詔,冊封皇后等儀式多用之,以整治國家,使之有序。6、 天子之寶,邊長7.8厘米,皇帝之印,制度規定其"以祀百神″,祭祀廟宇神靈,撰寫祭文後鈐此寳。7、 皇帝尊親之寶,制度規定其"以薦徽號″,皇帝、皇后要有徽號,上徽號詔時要鈐此寳。皇帝尊崇親屬之印,用來封贈皇族成員徽號等。8、 皇帝親親之寶,以展宗盟,皇帝親密親王之印,向親王頒旨時用,晉賞親族時,鈐此寳。9、 皇帝行寶,制度規定其"以頒賞賚″,對有功之臣,皇帝在賞賜頒詔時,鈐此寳。屬皇帝公務用印。10、皇帝信寶,以征戎伍, 皇帝徵兵編制調兵時,鈐此寳。皇帝憑證之印。11、天子行寶,以冊外蠻, 邊長13.5厘米,皇帝冊封少數民族首頜外藩時,鈐此寳。皇帝公務用印。12、天子信寶,以命殊方,皇帝憑證之印,給遠方各國降旨時用。13、敬天勤民之寶,制度規定其"以飭覲吏″,用來告誡訓示朝覲官員,督促臣子勤政愛民時,鈐此寳。來京朝覲官員降旨時用。14、制誥之寶,制度規定其"以論臣僚″,敕封五品以上官員,鈐此寳。降旨之印,訓示官員。 15、敕命之寶,制度規定其"以鈐誥敕″,皇帝對六品以下官員發布敕論,鈐此寳。16、垂訓之寶,以揚國憲,邊長13厘米,頒布向全國庶民宣揚國威、皇帝功德的論旨,鈐此寳。用來宣傳國家典章制度。17、命德之寶,以獎忠良,獎勵軍功,加官晉爵之論,鈐此寳,用以鼓勵忠誠賢良。18、欽文之璽,以重文教,皇帝頒發有關文化教育類文告時,鈐此璽。尊崇文化之印。19、表章經史之寶,表彰經史之印,皇帝表彰古書籍等時,鈐此寳。以尊崇古代的訓示。20、巡狩天下之寶,以從省方,皇帝在各地巡視巡察疆土之印,鈐此寳。皇帝外出巡察時隨身用印。21、討罪安民之寶,以張征伐,征討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討伐時用,邊長15.3厘米,皇帝派軍隊征伐叛亂時,鈐此寳。22、制馭六師之寶,制度規定其"以整戎行″,皇帝控制管理全國軍隊,頒布指令時,即鈐此寳。發布軍令時用。23、敕正萬邦之寶,以誥外國,對外國使臣回書,對屬國或少數民族政權回文時,即鈐此寳。24、敕正萬民之寶,以誥四方,皇帝向全國百姓發出文告,即鈐此寳。詔告四方百姓時用。25、廣運之寶,以謹封識,凡是皇帝親筆題寫的匾聯等處,其上若用印,即鈐此寳。以重視旌表紀念。26、五德四福十全之寶,“十全”是乾隆帝自詡為享有歷代帝王難具的五福四得之福因而是十全老人。27、敬天勤民,反映三帝對“敬天勤民”璽的態度便是明顯的一例。據記載,此寶璽一直存放在乾清官西暖閣內。28、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鹹豐十一年(1861)七月,同治皇帝繼位,其生母懿貴妃和皇后鈕鈷祿氏同時被尊為皇太后。實行垂簾聽政後,於同治元年(1862)上徽號為“慈禧”,此後便以“慈禧皇太后”稱之。29、皇后之寶,金質,交龍紐,附系黃色綬帶。皇后之寶作為皇后身份的證據,只有在舉行了相應的冊封禮之後才有效。經過冊封程式後,寶璽便被置於皇后宮中,以證皇后的身份和地位。30、太上皇帝之寶,碧玉質,交龍紐,滿漢文篆書,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題太上皇帝之寶》御製詩,盛於雕雲龍紋紫檀匣中。清高宗乾隆帝在登基60年後傳帝位於嘉慶帝,自居太上皇公文諭令行“太上皇帝之寶”。四壁刻有乾隆御題詩。存於雕雲龍紋紫檀匣中。
凡三品堂上官任免諸事皆由太上皇決斷,用璽太上皇帝之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