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研究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研究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提出程式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議處程式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的評價

基本信息

作者許穎(作者)
出版社: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2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
平裝:518頁
開本:32
ISBN:9787516101049
條形碼:9787516101049
商品尺寸: 20.8 x 14.4 x 2.8 cm
商品重量: 522 g

內容簡介

本書《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研究》以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為研究對象,對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議決、擬訂、執行、解除等程式做了較為系統的分析,並針對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與清代吏治之間的關係,文官處分程式在保證官僚機器的效能方面的作用等問題,提出了較為獨特的看法。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的特點是由君主官僚制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君主藉助對官員的行政處分遊刃於法律與權謀之間,從而無往不在的施展其政治技巧,以達到駕馭全局的政治目的。這就使行政處分程式缺乏穩定的機制,在官僚政治下不可避免地形成漏洞和產生弊病,本來還有公正可言的處分制度,往往成為不公正的淵藪,既影響其應有的效能,又敗壞了官場風氣。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研究》由許穎編著。

編輯推薦

許穎編著的《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研究》對清代行政處分制度的歷史發展脈絡進行了梳理,釐清了一些程式方面的概念,在探討清代行政處分程式蘊含的制度內涵同時,分析了各種程式之間的關係,使中國傳統政治法律文化資源得以充分體現,並為現代公務員懲戒制度的構建提供某些啟示,具有很深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值得一讀。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本書的基本構思和研究意義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對象
三 研究意義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研究概況
一 著作
二 論文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資料
一 基本理論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資料
第二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提出程式
第一節 特旨
一 內涵及效力
二 特旨行政處分之優先地位
第二節 參奏
一 參奏提出載體
二 督撫題參
三 科道彈劾
四 巡按糾彈
五 欽差查訪
六 部院題參
第三節 陳請
一 自行陳請處分種類
二 自請處分與治罪的核查
三 陳請者動機與責任
第四節 檢舉之法
一 檢舉的要件
二 檢舉的責任
三 檢舉的方式
第三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議處程式
第一節 文官行政處分的管轄機構
一 吏部
二 都察院
三 會議
第二節 議處原則
一 基本原則:公罪與私罪
二 特殊原則:情有可原與咎無可逭
第三節 法律適用
一 按條與引律
二 比議與酌議
第四節 處分加議與加等
一 欽定加議
二 加等議處
三 加倍議處
四 從重議處
第五節 處分減議與免議
一 欽定減議
二 法定減議
三 免議
第四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擬定與執行
第一節 處分擬定的依據
一 《處分例》各種處分規定
二 官員職級
第二節 住俸、降俸與罰俸的擬定
一 住俸
二 降俸
三 罰俸
第三節 降級與革職的擬定
一 降職與降級
二 革職
第五章 清代文官獎勵與處分抵銷
第一節 議敘之法
一 議敘方式
二 議敘事由
第二節 議抵之法
一 基本原則
二 特別規則
三 特旨原則
第三節 抵銷之法
一 抵銷條件
二 抵銷順序
第六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救濟和解除程式
第一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救濟
一 管轄機構
二 申訴方式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的解除
一 開復
捐復
三 起復
第七章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評析
第一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的制度分析
一 歷史制度主義與行政處分程式
二 君主專制為主導
三 中央集權與官僚政治
第二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績效分析
一 處分程式與統治秩序
二 處分程式公正與實體公正
第三節 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式的評價
一 處分程式與官場規則
二 處分程式的利弊與啟示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E
附錄F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