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內廷演戲史話

《清代內廷演戲史話》,是丁汝芹編著,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第1版 (1999年9月1日)
平裝: 28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800472930
條形碼: 9787800472930
尺寸: 18 x 12.8 x 2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丁汝芹,女,1945年10月19日出生,漢族。1964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附中,1969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1973年分配到北京市文化局,1984年調入北京市藝術研究所。
專業特長:戲曲音樂史、清代戲曲史。自1973年起,在北京市藝術學校教授音樂基礎課程;1984年調入北京市藝術研究所從事《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北京卷》編輯和撰稿及戲曲音樂史研究、清代宮廷演劇史研究。研究成果:《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北京卷》、《中國京劇史》、《戲曲鑼鼓的有關思考》、《京劇樂隊的兩次重要變革》、《皮黃戲的“京化”》——《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周年振興京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戲曲的節奏意識及敲擊樂》、《從程長庚獨占熬頭說戲曲的流派觀念》、《論壇歌台唱劇神》、《關於“皮黃合流”—說的疑問種種》、《清仁宗和戲曲》、《紫金城》、《嘉慶舉間清廷戲曲活動及亂彈獲令》、《京城·京劇》、《繡襦記》(新編古典戲曲名著故事叢書)、《英法聯軍入侵前後的宮廷戲曲活動》、《從〈自帝城〉說慈禧看〈連營寨〉》、《淺議梅蘭芳的京劇音樂革新》、《南府、昇平署的太監們》、《文武全才,流勞於世》、《名旦風采》、《鹹豐朝年的程長庚》、《長庚精神照後人》、《從清代檔案看乾隆朝查飭戲曲的本事》、《宮廷戲曲史話》、《清宮演戲史事》、《灰闌記》新編古典戲曲名著故事叢書《譚鑫培清宮演戲》、《一代宗師》、《匠侖獨具——試說老舍創作歌劇〈拉朗配〉》、《清時期的宮廷演戲》、《清宮演戲的伶人們》、《清內廷經常上演的劇目》、《清宮演出的節慶戲》、《清代內廷演戲史話》(專著)、《康乾時期的萬壽慶典和三慶徽班進京》、《北京戲曲全史》、《清代戲曲史》

內容簡介

《清代內廷演戲史話》主要內容:星移斗轉,光陰流逝,清王朝覆滅已將近一個世紀,一度轟轟烈烈的清代內廷戲劇活動也早已隨之而煙消雲散。200餘年清宮演戲史,正是清王朝由盛而衰的縮影。即將進入21世紀,對歷史的認識應當超越以往,趨於更加公允和實事求是,因而有關清代帝王后妃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看戲的史事盡可如實介紹,宮廷演戲對於戲劇文化的發展和京劇形成產生的影響也不妨客觀評
原本為地方劇種的皮黃腔調在北京得到了生息繁衍的土壤。京都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氛圍孕育了不僅適應了宮廷需求,也能夠適應雲集南北各地官員、商賈以及平民的新興劇種,在匯集了其它傳統藝術門類的精華之後,形成了公認為“國劇”的京劇藝術,並將這一地位持續了一個多世紀之久。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植根於人民大眾之中的京劇包含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理應繼承與發揚,清廷的倡導曾為其拓寬了發展的空間。

目錄

前言
上編 清宮戲劇綜述
一 概述
南府·景山·舁平署
戲劇檔案
民籍與旗籍
內外各學
太監科班
外班進宮唱戲
二 清宮演戲形式
儀典戲
觀賞戲
內廷演出的曲種
三 主要演出劇目
節令戲
萬壽戲
喜慶戲
宮廷連台本大戲
雜劇、傳奇名著
外邦朝拜戲
玩笑戲
民間流行劇目進入內廷
四 清宮戲台
宮廷特有的三層戲樓
宮苑中的中型戲台
室內小戲台、水台和行台
五 戲裝與切末
華麗的戲裝
製作精緻的切末
六 太監伶人
內侍演戲
等級劃分
台上台下
總管祿喜
外逃
……
下編 各朝演戲史事
後記
主要參考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