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銅鍍金嵌琺瑯葫蘆頂漁樵耕讀鍾

清乾隆銅鍍金嵌琺瑯葫蘆頂漁樵耕讀鍾,故宮館藏鐘錶,清代乾隆宮廷御用,現藏故宮博物院。

【名稱】清乾隆銅鍍金嵌琺瑯葫蘆頂漁樵耕讀鍾
【類別】故宮館藏鐘錶
【年代】清代乾隆
【文物原屬】宮廷御用,
【文物現狀】現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通高:87cm,面寬;46cm,厚;38cm。
此鍾以4隻銅鍍金山羊為足,鐘體共分3層。底層正面內置場景,以山石樹木為背景,布置了漁、樵、耕、讀四類人物,左右兩側有象徵河流的水法,鴨子在其中怡然自得。中層正面是2針時鐘,錶盤周圍放射性光環上飾彩色料石。上層為一銅鍍金嵌藍琺瑯葫蘆,葫蘆下腹部紅料石框內有兩扇活動門,門上書“大吉”二字,門內有一組轉動人物。葫蘆上腹飾6種不同字型的金色“壽”字及八寶紋飾。
此鍾音樂、活動機械裝置在底層,計時裝置在中層,可以分別啟動。活動裝置啟動後,伴隨音樂,底層兩側水法轉動似流水,鴨子循環遊動。正面漁翁上下揮動漁桿,樵夫肩扛柴,農夫手扶犁在洞口出入,亭中仕人揮扇。同時,葫蘆瓶腹的“大吉”門自開,裡邊人物轉動。
此鍾以發條、塔輪和鏈條為動力源,充分利用機械聯動原理使各種活動玩意裝置協調運作,說明廣州鐘的製作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