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質量控制與檢驗

混凝土質量控制與檢驗

《混凝土質量控制與檢驗》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普通混凝土和新型及特種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的性能分析與檢測、配合比設計,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控制等。根據材料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要求,以突出實用性,體現能力本位的要求組織教學內容。

本書以職業標準作為編寫依據,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實踐操作訓練的系統性。密切跟蹤國內外混凝土材料技術的發展動態,儘量介紹混凝土材料發展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標準。努力融入“綠色建材”的觀念,以適應培養新世紀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要求。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和高等院校套用型本科材料工程技術專業教材,還可以作為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0緒論1

0.1混凝土的分類及特點1

0.1.1混凝土的分類1

0.1.2混凝土的特點2

0.2混凝土的發展史3

0.3混凝土的發展趨勢4

0.3.1高強、高性能、綠色化4

0.3.2輕質混凝土的廣泛套用5

0.3.3複合材料將占據主導地位6

0.4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和方法6

思考與練習6

1普通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與檢驗7

1.1水泥的性能與選擇7

1.1.1矽酸鹽水泥8

1.1.2其他品種水泥12

1.1.3水泥的選擇14

1.2骨料及拌和用水的性能與評價15

1.2.1細骨料15

1.2.2粗骨料18

1.2.3混凝土拌和用水要求21

1.3礦物摻合料21

1.3.1粉煤灰22

1.3.2矽粉23

1.3.3磨細礦渣24

1.3.4沸石粉24

1.4外加劑的選擇與使用25

1.4.1混凝土外加劑的定義與分類26

1.4.2減水劑26

1.4.3引氣劑36

1.4.4調凝劑39

1.4.5其他混凝土外加劑43

1.5實踐操作原材料性能檢測51

1.5.1骨料取樣方法與試樣處理51

1.5.2砂的試驗53

1.5.3石子的試驗58

思考與練習60

2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控制62

2.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檢測62

2.1.1和易性測定方法62

2.1.2影響和易性的主要因素64

2.2混凝土拌合物離析和泌水66

2.2.1離析與泌水產生的原因和危害66

2.2.2混凝土的早期體積變形69

2.3普通混凝土的結構分析69

2.3.1水泥石的亞微觀結構70

2.3.2混凝土的巨觀結構及分層現象70

2.3.3水泥石與骨料的黏結作用72

2.3.4混凝土的過渡區理論72

2.4實踐操作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測定73

2.4.1混凝土拌合物取樣及試樣製備73

2.4.2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試驗74

2.4.3泌水與壓力泌水試驗76

思考與練習79

3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與檢測80

3.1混凝土的變形性能80

3.1.1混凝土的彈性模量80

3.1.2混凝土的徐變82

3.1.3混凝土的收縮變形86

3.2混凝土常見裂縫的預防與修補92

3.2.1常見裂縫與預防92

3.2.2裂縫處理94

3.3普通混凝土的物理性能95

3.3.1密度與密實度95

3.3.2熱工性能97

3.4普通混凝土的強度99

3.4.1混凝土的主要強度99

3.4.2混凝土的破壞過程102

3.4.3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103

3.5實踐操作硬化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110

3.5.1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110

3.5.2混凝土抗折強度試驗111

思考與練習112

4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檢驗114

4.1普通混凝土的抗凍性114

4.1.1混凝土的凍融破壞機理114

4.1.2混凝土的抗凍性評定方法116
4.1.3影響混凝土抗凍性的因素117
4.1.4提高混凝土抗凍性的措施119
4.2普通混凝土的抗滲性120
4.2.1混凝土的抗滲性評定方法120
4.2.2影響混凝土抗滲性的因素121
4.3普通混凝土的抗蝕性123
4.3.1混凝土的抗化學侵蝕123
4.3.2鋼筋的腐蝕128
4.3.3混凝土的抗磨蝕性與氣蝕性130
4.3.4混凝土的耐火性131
4.4混凝土的鹼—骨料反應132
4.4.1鹼—骨料反應的類型與作用機理132
4.4.2鹼—骨料反應的防治134
4.5實踐操作混凝土耐久性檢驗135
4.5.1混凝土抗滲性能試驗(JGJ/T 55—2000)135
4.5.2混凝土抗凍性能試驗(JGJ/T 55—2000)136
思考與練習138
5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生產質量控制139
5.1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139
5.1.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原則139
5.1.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資料140
5.1.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步驟140
5.1.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實例150
5.2特種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155
5.2.1抗凍混凝土155
5.2.2抗滲混凝土156
5.2.3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158
5.2.4高強混凝土159
5.2.5泵送混凝土160
5.3普通混凝土的質量檢驗與控制161
5.3.1混凝土的強度檢驗評定161
5.3.2混凝土強度的合格性評定164
5.3.3混凝土生產的質量控制165
5.3.4混凝土的非破損檢驗172
5.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製備工藝173
5.4.1原材料的儲存和計量173
5.4.2混凝土拌合物的攪拌及運輸175
5.4.3混凝土的密實成型工藝178
5.5混凝土的養護183
5.5.1標準養護183
5.5.2自然養護183
5.5.3快速養護184
5.6實踐操作混凝土非破損檢驗185
5.6.1混凝土強度回彈法檢測185
5.6.2混凝土超音波強度檢測186
思考與練習187
6輕質混凝土的設計與生產190
6.1輕骨料混凝土190
6.1.1輕骨料混凝土的定義及分類190
6.1.2輕骨料混凝土的原料組成192
6.1.3輕骨料混凝土的性能197
6.1.4輕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202
6.1.5輕骨料混凝土的施工206
6.1.6輕骨料混凝土的套用206
6.2加氣混凝土207
6.2.1加氣混凝土基本組成材料208
6.2.2加氣混凝土的結構212
6.2.3加氣混凝土的性能213
6.2.4加氣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216
6.2.5加氣混凝土的生產工藝簡介218
6.2.6加氣混凝土的套用221
6.3其他輕質混凝土221
6.3.1泡沫混凝土222
6.3.2輕骨料多孔混凝土224
6.3.3大孔混凝土226
6.4實踐操作輕骨料強度檢驗(GB/T 17431.2—1998)228
6.4.1輕骨料筒壓強度228
6.4.2陶粒強度等級實驗229
6.4.3吸水率230
思考與練習231
7高性能混凝土233
7.1概述233
7.1.1高性能混凝土的定義233
7.1.2高性能混凝土的特點及技術要求233
7.1.3高性能混凝土在國內外工程中實際的套用234
7.1.4高性能混凝土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234
7.2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236
7.2.1水泥236
7.2.2骨料236
7.2.3礦物微細粉237
7.2.4高性能減水劑237
7.3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238
7.3.1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238
7.3.2耐久性238
7.3.3力學性能239
7.3.4體積穩定性240
7.3.5勻質性240
7.3.6高性能混凝土的生產與施工241
7.3.7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檢驗及評定242
7.4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243
7.4.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要求243
7.4.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考慮的幾個問題244
7.4.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方法步驟245
7.5自密實混凝土性質與配合比設計247
7.5.1概述247
7.5.2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248
7.5.3自密實混凝土的原材料251
7.5.4自密實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252
7.6實踐操作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測試255
7.6.1自密實混凝土坍落擴展度和T50試驗方法255
7.6.2自密實混凝土J環擴展度試驗方法255
7.6.3自密實混凝土抗離析性試驗方法256
思考與練習257
8常用特種混凝土的生產與套用258
8.1纖維增強混凝土的套用258
8.1.1纖維增強材料258
8.1.2纖維增強混凝土的增強機理259
8.1.3鋼纖維混凝土260
8.1.4玻璃纖維混凝土262
8.1.5有機合成纖維混凝土264
8.2聚合物混凝土的性能與套用265
8.2.1聚合物水泥混凝土265
8.2.2聚合物浸漬混凝土267
8.2.3聚合物膠結混凝土270
8.3自應力混凝土的性能與套用272
8.3.1膨脹水泥的種類272
8.3.2自應力混凝土273
8.3.3自應力混凝土的套用275
8.4耐酸混凝土性能與配合比設計275
8.4.1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原材料275
8.4.2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凝結硬化和性能278
8.4.3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施工及配合比要求280
8.5耐熱(耐火)混凝土的選擇與套用282
8.5.1矽酸鹽耐熱混凝土282
8.5.2鋁酸鹽水泥耐熱混凝土284
8.5.3磷酸或磷酸鹽耐熱混凝土285
8.6道路混凝土與綠化混凝土套用與施工286
8.6.1道路水泥混凝土的技術要求286
8.6.2道路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287
8.6.3綠化混凝土291
思考與練習294
參考文獻2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