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西鄉中學

深圳市西鄉中學

深圳市西鄉中學建於1969年9月,是廣東省教育強鎮——西鄉街道公辦的完全中學。學校位於深圳市寶安區城區,坐落在商業與人文氣息濃厚的西鄉龍珠山下,西鄉河門前穿過,兩棵三百多年歷史的大榕樹門前相迎,環境優美、書香濃溢、人傑地靈。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深圳市西鄉中學始建於1969 年,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是一所有優良傳統校風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公辦完全中學。學校占地面積 3.2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2.7 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 98% ,環境優美。

歷史沿革

大榕樹 大榕樹

西鄉中學是1969年秋創辦的一所農村中學,眾所周知,1969年的神州大地,正處於一個“大批、大斗”的狂熱時期,教育事業也處在“知識分子勞動化”、“知識無用”的荒唐年代。在一無校址、二無課室、三無設備的條件下,西鄉中學誕生了!那時借用已停辦的西鄉農業中學的校址和一座兩間破舊的瓦房校舍作為教室和宿舍,學生的書桌凳、床架和教室的辦公檯椅、床板等,按照學生人數和職員人數從南頭中學調配過來,初時辦一個高中班, 17 個學生, 5 個教職員,學制為二年。當時的負責人是陶鵬同志。

1970年又招了一個高中班,共兩個班,由於校舍不足,可是在公社革委會的關心下,發動社隊集資,大隊派工,木材由師生到鐵崗水庫去砍,石頭則在朱坳周圍的山邊田頭挑回來,按規劃建四個課室的,由於資金缺乏,只蓋了兩間。

1972年秋,學校從朱坳搬遷到龍珠山的南面(即現校址)。當時建了兩棟平房校舍,大部分的建築材料都是由師生從朱坳拆運過來的。一棟三個課室,另一棟是九個房間,每房不夠七平方米作為教師宿舍。

1973年陳錫松同志任校長,開始設國中班,直到1980年,全校只有七個教學班。1980年西鄉中學的高中班被取消,合併到南頭中學,直到1983年才恢復高中班。這段時間,正值文革階段,西鄉中學已有一定發展,由於“四人幫”的極左思潮的干擾,忽視文化課的學習,教學質量無法提高。那時辦了11年,學生人數不上二百,教職工才14人,連一個象樣的操場也沒有。那時的教學質量可見一般。黃志光教師是西中的一位老教師,他曾寫下這樣的詩句:“顧西中朱坳初,披荊斬棘舉銀鋤,勤工儉學辟基地,培育英才志蹉跎。”黃教師的 簡短詩句道出了西中在那個非常年代文明受愚弄,知識遭受貶值的令人痛心的噩夢。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在西鄉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中人以自加壓力,敢為先的精神,披荊斬棘,把一所簡陋的鄉鎮中學在1995年率先成為寶安區第一所區一級學校,1997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1998年獲得深圳市首批辦學效益好的學校並被確定為市重點建設學校,2000年被評為省一級學校,2002年被評為寶安區首批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良好的辦學效益的背後凝聚了歷屆校長、師生的汗水,同時也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  

所授榮譽

學校97年評為市一級學校;98年評為首批深圳市辦學效益獎和重點投資建設項目學校;99年評為深圳市綠色學校,社會綜合治理標兵單位,市花園式、園林式學校;2000年評為省一級學校;2003年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寶安區文明單位,高中教學先進單位,國中教學先進單位,全國西部教育顧問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學生2500多名,教工191名,39個教學班。教師中高級職稱47人(含特級教師2名),中級職稱65人,市名師5名,研究生學歷19人,國家和省級立項課題6個;31人是國家、省、市級優秀教師;9人獲西鄉鎮特殊貢獻獎。學校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47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5%。校園布局分為教學區、運動區、辦公區、住宿區,設施設備符合省一級學校標準,圖書館、校園網和大榕樹網站已達到了先進水平。

發展前景

多年來,學校在市區鎮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以“培育健全的現代人”為宗旨,積極構建“大榕樹文化場”,認真踐行“師生雙向成功與成才”的辦學理念,在社區化學校德育、“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大榕樹文化場、學校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促進了學校快速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是政府放心、家長滿意、學生成才、教師發展的好學校。師生精誠團結、勵精圖治、奮發圖強,高考升學率穩定在95%以上,每年輸送二百多個大學生,重點、本科線進步率穩定在全市前6名;中考600分以上的優秀生穩定在60個左右,2002年中考700分達20人,800分3人,這是全市同類中學第一的好成績;學科競賽人才輩出,每年獲區級以上獎勵超過250人次(西鄉鎮常住戶籍為4.1萬人,西中以招戶籍生為主)。

目前,西中正以矯健的步伐,以創建"國家級綠色學校"為契機,朝著“效益高、特色強、現代化”的品牌性、示範性完全中學目標邁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