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研究

淮海戰役研究

毛澤東逐鹿中原的戰略一 毛澤東打破中原戰局的構想一 粟裕大戰中原的建議一

圖書簡介

作者: 李建國 著
出 版 社: 湖南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2-1-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740
  • 印刷時間:
  • 開本: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543828155
  • 包裝: 精裝
定 價:¥42.00

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了淮海戰役的形成,作戰方針的形成和確立以及勝利原因等。
《淮海戰役研究》一書與《遼瀋戰役研究》一書相比。有著不同的情況。一是遼瀋戰役的發生、發展,歷史的線索比較清楚,而淮海戰役的發生、發展,歷史線索似科不那么清晰。二是遼寧戰役儘管有關內戰場特別是華北野戰軍的配合,但仍可視為東北野戰軍獨力作戰,作戰發展的進程及階段性一目了然;而淮海戰役是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聯合作戰,儘管可以清楚地劃分出三個階段,但階段之間的連線是相互交錯的。三是遼瀋戰役戰場上我軍的最高指揮軍官是林彪,要彪起了主要的作用,這是歷史的真實,圍繞林彪的指揮決策來闡述遼瀋戰役的發生和發展;而淮海戰役戰場上我軍的最高指揮官是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三人齊心協力地指揮全局。

作者簡介:

李建國(1954年10生),筆名李暉,方維,鄭里,韓世榮,湖南省冷水江市人。1981年12月潭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84年8月調湖南人民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現為湖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長、編審。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湘潭大學、常德師範學院兼職教授。

目錄

第一章 毛澤東逐鹿中原的戰略
 一 確立中原以發展為主的方針
 二 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
 三 加強領導,整編部隊
第二章 國民黨的軍事進攻與中原我軍的突圍
 一 國民黨的軍事進攻和中原我軍的戰略堅持
 二 中原我軍爭取合法轉移的鬥爭
 三 中原我軍突圍的策略
第三章 中原戰局的形成
 一 毛澤東關於中原我軍突圍後的戰略任傷
 二 中原我國艱難的敵後鬥爭
 三 毛澤東大舉出擊,經略中原的戰略
 四 三軍挺進,經略中原
第四章 毛澤東打破中原戰局的構想
 一 歷史轉折關頭毛澤東的戰略準備
 二 蔣介石進攻中原的策略
 三 毛澤東關於中原三軍聯合作戰的方針
 四 毛澤東打破中原戰局構想的提出
 五 毛澤東打破中原戰局構想的形成過程及其戰略意義
第五章 粟裕大戰中原的建議
 一 粟裕的成長曆程
 二 渡江機動戰方針的確立
 三 粟裕渡江作戰的準備與思考
 四 粟裕“斗膽直呈”
 五 毛澤東採納粟裕的“建議”,並委以重任
第六章 中的逐鹿(上)
 一 中央中原局和中原軍區的重新建立
 二 朱德視察華野
 三 粟裕殲滅整編第五軍的準備
 四 粟裕果斷決定:先打開封,後殲援敵
 五 豫東之戰――攻克開封
 六 豫東之戰――激戰睢杞
 七 豫東戰役勝利的經驗和意義
第七章 中的逐鹿(上)
第八章 攻濟打援
第九章 淮海戰役作戰方針的形成和確立
第十章 圍殲黃百韜兵團
第十一章 淮海前線總前委的成立
第十二章 圍殲黃維兵團
第十三章 圍殲杜聿明集團
第十四章 淮海戰役勝利原因試析(一)
第十五章 淮海戰役勝利原因試析(二)――兩軍統帥戰略決策對比分析
第十六章 淮海戰役勝利原因試析(三)――我軍兵團、縱隊首長的戰略戰術
附 參考書目舉要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