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蚌埠閘水利風景區

淮河蚌埠閘水利風景區

淮河蚌埠閘水利風景區位於淮河中游,座落在蚌埠市禹會區黑虎山路1號,距離蚌埠市區約6km。整個景區占地面積約500公頃,其中陸地面積約110公頃,水面約390公頃。該景區於2004年被水利部授予“國家水利風景區”,2008年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淮河蚌埠閘水利風景區主要突顯“展禹王宏願”、“觀淮水雄韻”、“賞濕地精華”、“享天人之樂”和“返樸歸真,回歸自然”五大主題,是集水景觀光、休閒度假、旅遊會議、科普教育、大眾康體和生態涵養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水利風景區。

基本信息

景觀簡介

28孔節制閘

淮河蚌埠閘水利風景區淮河蚌埠閘水利風景區
位於淮河主河道上,工程於1958年10月開工,1960年5月1日竣工,閘身全長336m,28孔,每孔淨寬10m,底板高程10.0m,堰頂高程12.0m。
12孔節制閘

位於28孔節制閘北端與淮北大堤之間的灘地上,工程於2000年8月10日開工,2003年11月10日竣工驗收,新老閘軸線一致,新老閘中心線相距396.8m,共12孔,每孔淨寬10m,底板高程9.0m,閘身全長141.7m。
老船閘

位於淮河幹流28孔節制閘右岸,於1959年12月1日開工,1961年10月1日竣工,三級航道,最大通航能力1000噸級,閘室長195m,寬15.4m,上下閘首為人字形鋼閘門,上游門坎高程13.6m,下游門坎高程9.2m,閘室底板高程9.2m。
擴建船閘
擴建船閘位於現有船閘右側,分洪道與老船閘之間,兩船閘軸線平行,軸線間距66.8m,工程於2007年10月28日開工建設,三級航道,最大通航能力1000噸級,閘室長230m,寬23m,上下閘首為人字形鋼閘門,上游門坎高程12.3m,下游門坎高程7.8m,閘室底板高程7.8m。
水電站

位於28孔節制閘右岸,主要利用壅水落差和剩餘泄量發電,於1984年10月~1987年4月施工,為河床式低水頭水電站,裝機6台,每台800KW,總裝機容量4800KW,設計年發電量1974萬度,實際年發電量3000萬度。
分洪道
位於船閘南岸與山崗之間,1970年6月開工,1973年9月竣工,當閘上水位超過19.0m高程時,自然漫灘分洪,上有雙曲拱橋9孔,每孔淨寬32.3m,過水總寬為314米。
千畝濕地公園
位於12孔節制閘左岸,根據原有地形地貌以及周邊環境條件,該公園分為六大園區:主入口景區、濕地娛樂區、濕地觀賞區、兒童遊樂區、濕地休閒區和水上活動區。

五大主題

展禹王宏願

向人們展示禹王未能實現的治水成果—宏偉的蚌埠閘水利工程。作為淮河中游的一座大(1)型水利樞紐工程,蚌埠閘對沿淮的工農業生產、航運交通、水利發電,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徹底解決了淮水泛濫的根本問題。規劃設計合理的遊覽路線和休憩場所,向遊客介紹水利科普知識。

觀淮水雄韻

“一條淮河波浪翻,舟楫往來航運忙”,兩句詩充分展現了淮河作為幾千年重要的交通航道,蚌埠閘水利風景區更是觀賞淮水的絕佳地方,在視點較好的設定遊憩設施觀賞淮水雄姿。

賞濕地精華

濕地是生態系統最為多樣化的一種形式,對於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與人們建立和諧共生的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蚌埠閘風景區的區位和特色,將濕地生態系統的特色融入於此,使之成為一個微縮的濕地公園,為都市中忙碌的人們提供了一片清新的綠洲。

享天人之樂

以天人和諧為主題,將蚌埠閘風景區建設成集水景觀光、休閒度假、旅遊會議、科普教育和大眾康體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風景區。

返樸歸真,回歸自然

景區景色十分優美,水中有山,水中有橋,水光山色渾然一體,各處樹木蒼鬱、靜謐幽雅、鳥語花香,既有“都市鳥島”的美譽,又有“天然氧吧”的美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