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十二大網購族

1.2萬個老年“剁手族”是所有族員里消費最高的,人均購物額超過34萬元,超過了2個青年人的購買力。 “逛逛族”是淘寶上第三龐大族群,有500萬族員,以女性為主占了72%。 但在淘寶上,也有這樣一個族群,用他們特殊的方式來保護環境,他們就是“跳蚤族”。

簡介

淘寶2013年4月12日公布了十二大網購族群報告,通過分析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和習慣,詳細描繪了不同的網購症候群。剁手、夜淘、收藏、囤貨、跳蚤……“匪夷所思”而又“觸目驚心”。其中,“剁手族”人均年網購花費多達16萬元。

分析

正如城市組成了社會一樣,不同的消費族群也組成了虛擬空間。族群與城市一樣,是趨同的人類所進行的一種群居行為。對這些族群進行分析,能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群之間的同質點和差異化,也能更好地了解到,電子商務對實體社會、對人們生活的改變。
根據淘寶網公布的報告顯示,在十二大族群中,晚上最活躍的“夜淘族”規模最龐大,族人高達2283.2萬人,而敢為人先的“嘗鮮族”最少,僅6.9萬人。擁有107.6萬族員的“剁手族”最活躍,除了有“千手觀音”、“蜘蛛俠”等多個綽號之外,還有諸多名人爭當族長。而奇葩的“收藏族”則顯得等級分明,有酷愛古董的“貴族”,也有以收集各種口味泡麵的“呆絲”。
“囤貨族”則看起來是最具有危機感的族群了,每次購物要囤59件貨。“逛逛族”則喜歡在沒事的情況下就打開淘寶SNS開始閒逛,他們也有500萬族人。“跳蚤族”則當之無愧是最具有環保意識的族群了,二手物品再利用,為節能減排做貢獻。此外,最精打細算的“拾惠族”以866萬族人的優勢,名列第二大族群。愛美食的“吃貨族”則主要聚集在浙江、江蘇、上海、廣東、北京等地,這5大地區的吃貨族們已經達到了76萬人。

族群介紹

最龐大—夜淘族 2283萬人在23-5點淘寶
皇上:‘今晚能不淘寶早睡嘛?’皇后:‘臣妾做不到啊!’”微博上一張惡搞《甄嬛傳》的圖,卻引起了諸多網友的共鳴——半夜淘寶不肯睡。淘寶公布的數據顯示,共有2283.2萬人在晚上23點至凌晨5點之間逛淘寶。這部分人群,被淘寶定義為“夜淘族”。是此次公布的十二大族群中,最龐大的一個。
雖然對這個惡搞圖片表示“我也是”的大部分是女性,但從淘寶統計的數據來看,男性熬夜逛淘寶的也不在少數,占了總體的48%。在所有城市中,男女比例最懸殊的是台北,夜淘的女生占了72%。當然,也有不少地區的男性比女性更愛夜淘,如廣東的茂名市,男生夜淘就比女生多了62%。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北上廣深等網購大省依舊是“夜淘族”的主要族員,但廣西這個一向在各大網購排行榜中“墊底”的地區,此次卻名列全國第12名,共有68萬廣西人是“夜淘族”。報告分析稱,出現這種原因,與各個地區的日照時間有關,西北地區日落較晚,所以晚上淘寶的人也就相對要多一些。
最“金”英——剁手族 人均16萬元每兩天買3次
“剁手族”也許是大家聽到最多的一個族群了。這個族群的口號是“再買就剁手”,於是又有了“千手觀音”“蜘蛛俠”等稱號。從淘寶數據來看,這個族群雖然並不如“夜淘族”龐大,107.6萬的族員在十二大族群中也僅能排在第六位,但有如柏邦妮、莊雅婷等諸多名人爭當“族長”的壯舉卻是令其他族群望塵莫及。
除此之外,這個族群最令人咂舌的莫過於其族員的購買了:人均年購物額達16萬元;人均購買次數達538次,相當於每2天就要買3次東西;平均每個人購買的商品數高達2.2萬件。假設每件商品的占地面積是0.05㎡,“剁手族”族員們平均每人購買的商品就能鋪滿11個100平方米的房間。
如果你湊巧也是剁手族中的一員,並且只是剛剛達到“剁手”的標準——年購物額大於5萬且月消費次數在10次以上,那么你一定很想看看,自己拉了哪些人的後腿?答案是:海外。淘寶數據顯示,在“剁手族”中,海外族員們級別最高,人均花費高達54.8萬元,買了842次,入了16.5萬件商品。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女性購物要比男性更瘋狂一些。但淘寶公布的數據,也許要顛覆這種想法了:男性剁起手來也是很瘋狂的,他們人均購買的商品數要比女性多一倍。如果這個已經讓你難以置信了,那接下來的內容更要令你嚇一跳。1.2萬個老年“剁手族”是所有族員里消費最高的,人均購物額超過34萬元,超過了2個青年人的購買力。出現這種情況,分析人士表示這只能說明“老年人比較捨得花錢”。
最危機——囤貨族 每次購物要囤59件貨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旦發現自己的必需品存貨不足一個月量,他們就會發生揪心、不安、焦慮的心理反應,隨之很快表現在行為上——開始購物:購買衛生棉的單位是箱,沐浴露的單位是升,鹽的單位必須是斤……所有東西都必須買夠一年的量才安心。這部分人,是典型的由於缺乏安全感而瘋狂購物的症候群,他們被淘寶定義為“囤貨族”。
從淘寶公布的數據來看,囤貨族平均每購買一次必需品的商品數量為59件,最愛囤貨的內地省份是河南,平均每次囤98件貨,這或許與河南當地的網購和快遞業不夠發達有關。這一原因也導致台灣、香港、海外等地區的囤貨族異常瘋狂,每次網購的購買量都在220件以上,尤其是台灣地區更是高達460件。
在囤貨族129.6萬族員中,女性占了67%其中,又以25-34歲的青年人為最多。而老年人,似乎就屬於這個族群裡面的珍貴族員了,因為他們只占了0.83%。分析人士稱,這與年輕人壓力較大有關。此外,從城市網購級別來看,一線城市的囤貨族人數雖然最多,但人均購買量卻是低線城市的更大,五線城市的人均購買量已達107件。而這種囤貨行為,除了有危機感的因素之外,不排除也有“撿便宜”的心理。
最無聊——逛逛族 每天500萬人沒事就逛逛
你是不是會在沒有想買的東西也要逛淘寶?那么,恭喜你成為了最無聊的族群——“逛逛族”的一員。“逛逛族”是淘寶上第三龐大族群,有500萬族員,以女性為主占了72%。
之所以是最無聊的族群,是因為這部分人群通常會在無聊的情況下就開始逛淘寶,沒有任何目的性。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會衝動購物。數據統計顯示,衝動型只占了28.2%,而注重性價比的理智型則有38.7%,說明大部分人還是會邊逛邊考慮實際所需。
在所有女族員中,22-26歲的職場新人和30以上少婦是主要人群,分別占了34%和30%。雖然年齡差距並不算大,但這兩個年齡段喜歡逛的東西卻相去較遠。22-26歲的女性喜歡逛美容、服飾等時尚的內容,而30-45歲的女性則喜歡家居、親子等與家庭生活有關的內容。
最等級——收藏族 有人愛收古董也有人愛集泡麵
如果說,其他族群都有很共同的特徵,那么“收藏族”也許要算區別最分明的族群了。在這個族裡面,有收集古董、郵票之類的高富帥,也有成天就想嘗遍所有口味泡麵的呆絲。
淘寶數據統計,收藏族員有102.7萬人,男女比例較均衡,以25-34歲為主力。他們青睞的東西,大多數是古玩、奇石、外國錢幣、宗教收藏品、郵品、明星紀念品、文房四寶等相對高雅的物品,但也不乏香水瓶、電話卡、電影道具、利是封、hellokitty系列等特殊癖好的東西。最奇葩的要屬泡麵癖了,竟然有313個人一直在收集各種口味的泡麵,不可謂等級不分明。
除此之外,這個族群與其他族群還有一個區別在於,鐵桿族員都不屬於網購大省。所謂鐵桿族員,就是指異常喜愛收藏,人均購買次數較高的人。而數據上則顯示出,港澳台、海外、青海、新疆等地,是鐵桿收藏族的聚集地。而一向都榮登榜首的浙江和江蘇兩地,此次卻只能墊底。
最環保——跳蚤族 每天90萬族員至少減排34.2噸CO2
說起環保,很多人會首先會想到,少開車,少開空調,多吃素食,節約水電等。但在淘寶上,也有這樣一個族群,用他們特殊的方式來保護環境,他們就是“跳蚤族”。顧名思義,“跳蚤族”由“跳蚤”市場延伸而來,指鍾愛轉讓、淘二手物品的人。
據統計,淘寶上每天有90萬“跳蚤族”活躍在淘寶跳蚤街,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和北京等地,這5大地區的族員占據了整個“跳蚤族”的半壁江山。而從最喜歡淘舊物的年齡段分布來看,26-35歲之間的人群遙遙領先,占總購買人數的51%,其次則是18-25歲的年輕人。
這與淘寶跳蚤街曾對二手消費者做的調查結果相一致。調查顯示,18-30歲年齡段的年輕人最容易接受舊物交易,尤其是一線城市的白領,更是主要的購買群體。從購買閒置用戶的月收入水平來看,較全網消費者的平均值偏高,也就是說高收入人群更熱衷於淘舊物。
從“跳蚤族”愛淘的舊物來看,女裝和手機成為兩大熱門商品。據淘寶統計,每天有超過6000件二手女裝被轉移給其他人,這意味著,“跳蚤族”們每天減少了約34.2噸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每天3381箇舊手機得以在新主人那重新利用,為環境少釋放了2磅的鉛。
其他族群
吃貨族:每月購買食品2次以上的消費者。
收藏族:購買收藏類用品超過12次的消費者。
旅行族:每月都要購買旅行用品的消費者。
懷舊族:經常購買雷鋒帽、英雄鋼筆、百雀羚等舊時用品的消費者。
商超族:每個月購買日用百貨超過3次的消費者。
嘗新族:在冬末購買春裝、春末購買夏裝、夏末購買秋裝以及秋末購買冬裝的消費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