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縣職教中心

涿鹿縣職教中心

涿鹿縣職教中心始建於1993年,是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張家口市職業教育示範學校,河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重點示範推廣校,河北省民營企業人才培養基地,張家口市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基地,並建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集職業中專、成人教育、廣播電視大學、短期培訓於一體。2012年掛牌成立“涿鹿縣技工學校”。2016年被評為“河北省名牌中等職業學校項目建設學校 ”和“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創建學校。現開設有機械、信息技術、農林、現代服務四大類專業群10餘個分支專業。建有26大校外實訓基地,33個專業實訓室。現有在職教職工145名,專任教師139名,從行業企業聘任的專家、技術能手36名。全日制在校生2400餘人,辦學規模穩定。

基本信息

簡介

涿鹿縣職教中心 涿鹿縣職教中心

涿鹿縣職教中心坐落於炎黃蚩三祖聖地——涿鹿古郡,南傍桑乾河,西鄰黃羊山,環境優雅,交通便利。學校始建於1993年,由涿鹿縣職業高級中學合併涿鹿縣保岱農業中學而成。2000年被原國家教委首批認定為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9被教育部評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學職業學校。學校現占地100畝,總占地面積平方米,建築面積34149.39平方米,總資產2242 .5 萬元;有60餘個教學班,學歷教育人數穩定在3000人左右,年短期培訓人數多人13000餘人次,年技能鑑定2000餘人;開設有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會計、現代農藝技術、學前教育、計算機套用、動漫遊戲、航空服務、鐵路電氣化、汽車運用與維護、電子電工技術10大專業,其中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計算機套用、汽車運用與維護三個專業是省級骨幹專業。分對口升學部和就業部,並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電大成人教育,職業技能鑑定,返鄉農民工、企事業在職職工、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各類技能短期培訓工作。學校配套設施齊全,建有教學樓、實訓樓、藝教樓、男女宿舍公寓樓和多功能大廳;擁有33個專業實訓室;高配置計算機830台;校園網、微校園公眾平台、智慧型數位化校園覆蓋全部教學場所和管理科室,並與Internet互聯。已為社會培養出了15000多名合格畢業生,近千名同學對口升入大學,數名同學考入全國一類重點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延慶第一職業學校、保定恆天汽車、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南通大地電氣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長城汽車、北京長安汽車、北京八維集團信息研修學院、國家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首都國際機場、北京捷運、中國移動、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北京天海工業有限公司、鐵道部北京機車廠、貝塞爾(中國)有限公司等3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建有穩固的合作關係。 走“校企合作、校校聯合、與高職院校對接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產教融合、企業冠名培訓”等辦學模式的過程中,為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保定等大中城市的大中型企業輸送了大批優秀技能型人才,學生就業層次不斷提高,就業選擇率300%,就業推薦率100%,成功上崗率96%以上。農藝、會計、機械、計算機專業對口升學成績穩步提高,近千名同學對口升入大學,數名同學考入全國一類重點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學校榮獲“張家口市中等職業教育對口升學優秀成果獎”,2012年榮獲“張家口市高考成就獎”、2013年獲“張家口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2015、2016、2017年對口高考一本上線率一路連勝,穩居全縣第一。學校招生態勢良好,近三年年均招生近千人,辦學規模居張家口市縣級中等教育學校之首。2009年以來,學校先後榮獲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張家口市"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高中教學工作爭創全省一流高考突破獎”、“送教下鄉先進單位”、“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突出貢獻獎”等30餘項獎勵。

現任領導

王滿(校長負責全面工作):男,漢族,河北涿鹿人,1970年8月出生,199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7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體育教育專業教育學學士學位,高級教師。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讀於河北宣化師範學校體育專業,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就讀於河北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取得教育學學士學位。1990年7月至1992年8月任教於大堡中學,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任教於涿鹿縣職業高級中學,1993年8月至2014年8月任教於涿鹿縣初級中學(1993年9月至1998年8月任教育處副主任,1998年9月至2009年2月任教育處主任,2009年3月至2014年8月任副校長),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任涿鹿中學副校長,2016年2月至今任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校長。是河北省施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工作者,張家口市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涿鹿縣優秀教師、優秀體育教師、體育訓練工作先進個人,多次被縣人民政府認定為工作成績良好。

白雲鶴(黨支部書記,負責黨政辦、信息中心、教育工會):男,漢族,河北涿鹿人,1967年4月出生,199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農學學士學位,高級教師。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河北農業技術師範學院農學系作物專業學習。1989年7月至1995年1月先後任涿鹿縣寶峰寺林業中學教師、教導處副主任;1995年1月至1996年3月任謝家堡鄉政府副鄉長;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任欒莊鄉政府副鄉長;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任中共張家堡鎮黨委副書記;2000年6月至2014年9月任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副校長;2014年9月至今任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黨支部書記。

李志高(副校長,負責 實訓處、技能鑑定中心、就業部 ):男,漢族,河北涿鹿人,1972年12月1日出生,200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學歷。1993年7月畢業於河北宣化師範學校,1993年9月至1995年6月在張家口教育學院物理專業學習,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在涿鹿縣張家堡中學從事中學物理教學工作,1997年10月至今在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工作。1997年10月至1998年7月任職教中心行政辦公室幹事,1998年9月至1999年10月任職教中心政教處幹事,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任職教中心招生就業處副主任,2000年3月至2001年9月任職教中心總務處副主任並主持總務處全面工作,2001年9月至2005年10月任職教中心總務處副主任,2005年10月至2012年11月任職教中心總務處主任,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任職教中心校長助理兼行政辦公室主任,2013年4月至2013年11月任職教中心副校長兼行政辦公室主任,2013年11月至今任職教中心副校長。

劉志遠(副校長, 負責質量提升辦公室、社會服務中心、升學部 :男,漢族,河北康保人,1966年7月8日生,199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黨員,本科學歷,高級職稱,數控車床操作高級工。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河北農業技術師範學院農業機械化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1989年7月至1993年8月,在涿鹿縣職業高中任《機械製圖》、《機械基礎》等專業課程教學工作;1993年9月至2001年8月,在涿鹿縣職教中心任教並任機械教研組組長;2000年9月至2002年6月在涿鹿縣教育幹部管理學校學習;2001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涿鹿縣職教中心任教並任教務處主任,其中2007年7—8月,參加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機械加工技術”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2009年9月至2014年10月任涿鹿縣職教中心教學副校長;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任涿鹿縣職教中心行政副校長;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任涿鹿縣職教中心副校長,主管培訓、技校和電大工作;2016年8月至今,任涿鹿縣職教中心副校長,主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招生就業和升學部工作。

高建忠(副校長,負責教育處):男,漢族,河北涿鹿人,1970年10月出生,199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學歷。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河北宣化師範學校學習;1991年8月至1996年7月任涿鹿縣武家溝鎮中學語文學科教師;1996年8月至2003年3月任涿鹿縣武家溝鎮中學校長;2003年4月至2014年8月任涿鹿縣初級中學副校長;2014年9月至今任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副校長。

李佩權(副校長,負責教育處)
:男、漢族,河北涿鹿人,1973年7月出生,199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專科學歷,高級職稱。1989年8月-1992年7月河北宣化師範普師班學習;2004年12月河北師範大學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1992年8月-2000年6月涿鹿縣溫泉屯鄉文辦工作;2000年6月-2015年1月涿鹿縣教科局工作;2015年2月-2017年1月涿鹿縣張家堡學區工作任校長;2017年2月-2017年7月涿鹿縣武家溝學區工作任校長;2017年8月到涿鹿縣職教中心工作任副校長。

王衛東(副校長,負責 總務處、二幼 :男,漢族,河北涿鹿人,1966年2月出生,200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學歷。1982年8月至1985年6月在河北宣化師範學習,1985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涿鹿縣礬山中學工作,其中1988年7月至1991年7月在河北教育學院政教專業學習,2000年任礬山中學總務主任,2006年任礬山中學副校長,2011年8月至今任涿鹿縣職教中心副校長。

孫樹成(副校長,負責 招生就業處、電大 :男,漢族,河北涿鹿人,1968年7月出生,198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學歷。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在河北宣化師範學校學習;1988年7月至1994年8月任涿鹿縣黃金坎中學教師,1994年9月至1996年8月任涿鹿縣初級中學教師,1996年9月至2000年9月任涿鹿縣初級中學教師兼教育處主任,2000年10月至2003年2月任涿鹿縣初級中學副校長,其中1991年8月至1994年6月在張家口教育學院函授學習;1996年8月至1999年6月在河北師範大學函授學習;2003年3月至2008年4月任涿鹿縣武家溝中學校長,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任涿鹿縣輝耀學區校長,2009年1月至今任涿鹿縣職教中心副校長。

鄭毅(副校長,負責 駐村辦 :男,漢族,河北省涿鹿縣人,1971年8月出生,201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學歷,華北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專業。1995年9月在涿鹿縣職教中心任工民建專業教師,2001年至2016年12月在教科局計財科,基建科工作,先後任基建科副科長,科長。2016年12月至今任涿鹿縣職教中心副校長。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始建於1993年,以涿鹿縣高級職業中學為基礎,先後整合涿鹿縣廣播電視大學、涿鹿縣衛生學校、涿鹿縣農業機械化學校,後又合併涿鹿縣農業技術高級中學、涿鹿縣寶峰寺高級林業中學而成。1998年9月校址由縣城涿下公路東側涿鹿中學西側搬遷至涿鹿縣牛家場村西(現軒轅西路)。2000年11月,應縣教育機制改革和縣委政府決策,合併涿鹿縣農業技術高級中學,同年升格為河北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4年成為張家口市中等職業示範性學校。2009年為實現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將涿鹿縣寶峰寺高級林業中學納為分校,同年成功升格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2年掛牌成立“涿鹿縣技工學校”,形成“一套班子,兩張牌子”的辦學格局。2015年配合縣委政府成功申報“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2016年被評為120工程“河北省名牌中等職業學校項目建設學校”。

涿鹿縣高級職業中學

該校於1984年由“涿鹿縣第二中學”改建而成。招收城鎮國中畢業生,培養中、初級技術人才,學校開設財會、服裝裁剪、機電等專業。學校設有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服裝車間、加工門市部、機電加工車間、電料門市部等。擁有12個教學班、380名學生,34名教職工,高級教師2名,一級教師20名,工程師兼教師5名,任課教師共40人。1993年該校更名為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涿鹿縣廣播電視大學

涿鹿縣廣播電視大學,原身是涿鹿縣電化教育旗下的電大教育班、中央廣播學校涿鹿縣分校、張家口地區涿鹿縣果樹場廣播教學班以及自學考試的綜合體。涿鹿縣電大教育班始辦於1979年,招收黨政幹部專修科、漢語言文學和中文專業學員,脫產學習,並且招有外縣學員,學員畢業後充實到行政、事業單位,一直辦到1988年。中央廣播學校涿鹿縣分校1981年成立,學員畢業後充實到鄉級農科站任技術員或農民技師,一直辦到1985年。張家口地區涿鹿縣果樹場廣播教學班始辦於1981年,開設農業專業。該教學班在1986年地區聯查時被評為“先進教學班”。自學考試開始於1984年上半年,先後設法律、英語、中文、黨政幹部基礎、會計、金融、商業經濟管理、工業經濟管理、中專會計、英語本科、中文本科等專業,在時代潮流中充當著公民文化素質和學歷共同提高的助推器。直到1997年,該校於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辦公,成為其辦學的一大分支。

涿鹿縣衛生學校

涿鹿縣衛生學校,1958年9月建校,當時校名為“涿鹿縣初級衛生學校”,校址在城裡城隍廟,畢業生被分配到各醫療衛生單位,1961年8月停辦。直至1979年12月恢復招生,主要是對農村醫療人員及待業人員進行培訓,校址在縣醫院後院。1984年3月與縣醫院分設,先後招收“張家口地區婦幼醫生班”、“接生員訓練班”、“藥品管理培訓班”、“醫學基礎理論培訓班”。1993年成為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的一所分校。

涿鹿縣農業機械化學校

涿鹿縣農業機械化學校,1979年設,到1984年共培養農機技術人員7000多名(次)。1986年單獨建制。1987年,被張家口地區教委批准為縣成人教育學校。1988年培訓各類農機技術員1717名。學校有專職教師5名,兼職教師4名。設校長一名。1993年成為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的分校。

涿鹿縣農業技術高級中學

該校於1983年由保岱中學高中部改建而成。1986年決定國中不再招生,逐步改建成四軌三年制農技高中。學校設定農學、林果、牧醫、家用電器4個專業。1988年,該校擁有11個教學班,近500名在校生,74名教職工,任課教師40人。直至2001年被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合併。

涿鹿縣寶峰寺高級林業中學

1982年涿鹿縣南部趙家蓬區,成立寶峰寺林校,校址選在謝家堡鄉上疃村附近的寶峰寺。該校首先在本區32個大隊招生57名,學制暫定為1年;8月又從當年國中畢業生招收50名學生,學制確定為2年;在校學生達到103名,專職教師6名,管理人員7名,工人14名。1983年,寶峰寺林校由區辦改為國辦林業中學。1984年,報請上級批准,於7月正式將寶峰寺林校定名為“涿鹿縣寶峰寺高級林業中學”,同時確定為“涿鹿縣農民技校”,招收國中生3年制長班,又招收短期林業培訓班。先後建起了標準專業課實驗室、理化實驗室、電教室、圖書室、閱覽室,建起教室24間,宿舍76間,辦公室40間,購置圖書8000餘冊,文體器材100多件,生產實習工具1500多件,有汽車3輛,拖拉機1台,彩色電視機、錄影機、電影放映機和收錄機等電教設備。有果園350畝,蘋果、桃、杏、梨、紅果等果樹2萬株,楊、柳、槐等樹3.3萬棵,年收入4萬多元。1986年被確定為重點裝備的林業中學。1988年,全校共有7個教學班,教職工40人,在校生331名,畢業生400多人,其中150名被有關部門錄用,使全區每一個林場,都有了自己的技術員。直至2009年,被納入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成為其分校。

振翅高飛的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技工學校

由涿鹿縣高級職業中學合併涿鹿縣廣播電視大學、涿鹿縣衛生學校、涿鹿縣農業機械化學校、涿鹿縣農業技術高級中學,並吸納寶峰寺高級林業中學為分校,同時依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掛牌“技工學校”的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技工學校,現占地124畝,建築面積50133.39平方米,有60餘個教學班,學歷教育人數穩定在3000人左右,年短期培訓人數2000多人13000餘人次,年技能鑑定2000餘人;開設有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會計、現代農藝技術、學前教育、計算機套用、動漫遊戲、航空服務、高鐵乘務、國際海乘、鐵路電氣化、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電工技術等10餘個專業,其中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計算機套用、汽車運用與維護三個專業是省級骨幹專業。分對口升學部和就業部,並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電大成人教育,職業技能鑑定,返鄉農民工、企事業在職職工、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各類技能短期培訓工作。學校配套設施齊全,建有教學樓、實訓樓、藝教樓、男女宿舍公寓樓和多功能大廳;擁有33個專業實訓室;高配置計算機830台;校園網、微校園公眾平台、智慧型數位化校園覆蓋全部教學場所和管理科室,並與Internet互聯。已為社會培養出了15000多名合格畢業生,近千名同學對口升入大學,數名同學考入全國一類重點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校與北京延慶第一職業學校、保定恆天汽車、長城汽車、北京長安汽車、北京八維集團、國家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天途航空、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首都國際機場、中澳嘉教育集團、天津格雷特船舶有限公司、北京捷運、中國移動、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北京天海工業有限公司、鐵道部北京機車廠、貝塞爾(中國)有限公司等3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建有穩固的合作關係。 走“校企合作、校校聯合、與高職院校對接”之路,在推行“訂單培養、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產教融合、企業冠名培訓”等辦學模式的過程中,為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保定等大中城市的大中型企業輸送了大批優秀技能型人才,學生就業層次不斷提高,就業選擇率300%,就業推薦率100%,成功上崗率97%以上。農藝、會計、機械、計算機專業對口升學成績穩步提高,2011年學校榮獲“張家口市中等職業教育對口升學優秀成果獎”,2012年榮獲“張家口市高考成就獎”、2013年獲“張家口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2015、2016年對口高考一本上線率一路連升,高達54%以上,2017年最為亮眼的是,機械專業一本上線率達67%,穩居全縣第一。學校招生態勢良好,近三年年均招生近千人,辦學規模居張家口市縣級中等教育學校之首。2009年以來,學校先後榮獲"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張家口市"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高中教學工作爭創全省高考突破獎”、“送教下鄉先進單位”、“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突出貢獻獎”等30餘項獎勵。

辦學模式

訂單培養

培養目標、人才規格由校企雙方合作商定,教學內容、培養方式服務於特定崗位,教學計畫、質量監控由校企合作實施,實現學校、學生、企業的三方共贏。學校在完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任務以後,將課堂轉移到合作單位及用人單位,完成專業課教學和頂崗實習,學生畢業後由合作單位錄用。

頂崗實習

大部分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後,第三年到校企合作單位或經企業招聘到企業進行實習實訓,學生完全可以根據企業的要求進入生產一線崗位。學生的實習實訓由學校跟蹤實習的教師和企業共同管理,學生在畢業時已經成為一個合格的企業員工。

跟崗實習

作為教學過程中實現理論與實操技能的高度契合的一種途徑,學校積極建立緊密、深層、長遠的校企合作關係,按照教學計畫和課程學習要求,定期組織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的相應崗位,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學生在參與工作的活動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融匯貫通,工讀結合,逐漸掌握專業技能。近年來,學校在選擇跟崗實習單位、建設跟崗實習單位、健全跟崗實習制度等方面做了積極探索。

1.5+0.5+1企業冠名班模式

學校在學生修完前一年半課程後的第四個學期,根據市場變化和招聘企業或合作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充分尊重學生意願進行分流,按照企業名稱冠名編班,如:聯想集團冠名班、方正集團冠名班、國家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冠名班、北京八維信息研修學院冠名班等。由企業派出教師到學校培訓學生半年,或學生到企業參加培訓,培訓合格後,第三年正式上崗就業。

3+2和3+4大學直通辦學模式

學生先在本校學習三年,後在合作高校就讀大專2年,或先在本校學習三年,後在合作高校就讀本科4年,取得國家認證的大專或本科學歷。辦學的靈活多樣性為廣大學生的就業、升學提供了非常寬泛的選擇空間。

引企入校,生產教學一體化模式

企業將生產車間前移至學校,和學校共同創建具有真實企業氛圍、與實際生產對接的校企一體化實訓基地,進行教學生產經營等。這種校企合作建立共享性實習基地,雙方投入、風險共享、效益共享,暢通了校企合作的渠道,加大了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力度,從而推動了人才的培養。

學校概況

整體情況

學校始建於1993年,占地面積107499㎡,是一所集職業中專、成人教育、廣播電視大學、短期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河北省“新型農民培養”重點示範推廣校,河北省民營企業人才培養基地,張家口市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基地,並建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2012年依託涿鹿縣人社局,在原有辦學基礎上掛牌成立了“涿鹿縣技工學校”。2016年成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創建學校和“河北省名牌中等職業學校項目建設學校”。

近年來,學校夯實基礎、強化管理、發展內涵、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逐步邁進京津冀大職教圈。圍繞“改革創新,質量強校”之戰略中心,以德育品牌創建為重點,以“科研興教”為主題,以黨內學習討論為抓手,以“招得進、留得住、管得好、分得出”為引領,以宣傳學校、提升學校知名度為出發點,以京津冀協同發展、迎接省級骨幹專業複查驗收、國家級職成教示範縣、省名牌學校創建等工作為契機,各項工作有了新看點,方方面面更加深入有效。

在校師生情況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48名,專任教師139名。從行業企業聘任的專家、技術能手36名。專任教師中97.1%計135人達到本科以上學歷,高級職稱教師51人。雙師型教師51名,占專任教師的36.7%。現有中職學歷教育在校生2186人,辦學規模較為穩定。

專業設定

學校開設計算機套用、機械加工技術、現代服務、現代農藝技術四大類7個長線專業,分對口升學部和就業部。並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電大成人教育,職業技能鑑定,返鄉農民工、企事業在職職工、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各類技能短期培訓工作。計算機套用、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省級骨幹專業,連同現代農藝技術、航空服務、學前教育、會計專業並駕成為學校的七大骨幹專業。在推行“校企合作、校校聯合、工學交替、跟崗實習、產教融合”等辦學模式的發展過程中,為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保定、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大中型企業輸送了大批優秀技能型人才。農藝、會計、機械、計算機專業對口升學成績穩步提高,為高校輸送了大批優秀學子。2011年學校榮獲“張家口市中等職業教育對口升學優秀成果獎”、2012年榮獲“張家口市高考成就獎”、2013年獲“張家口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2015、2016、2017年對口高考一本上線率一路連勝,穩居全縣第一。

專業介紹

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專業

省級骨幹專業,市示範性專業,學校優勢專業。校企融合、頂崗實習、訂單培養體系完善,實習實訓設備齊全。開辦對口升學班和就業班,深受學生歡迎。升學班主要專業課程有:機械基礎、機械製圖、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基礎、機械工程力學等;可報考的院校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北工程大學、河北師大等。就業班專業方向有:數控技術、機械加工、焊接工程、機車機電工程、航空機電工程等:校企合作單位暨就業單位主要有:北京天海工業有限公司、北京巴威鍋爐廠、解放軍618兵工廠、鐵道部北京機車廠、貝塞爾(中國)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北京燃氣設備研究所、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

計算機套用專業

省級骨幹專業。校企合作、校校聯合辦學紮實深入。對口升學班主要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及計算機基礎知識、中文Windows、2000作業系統、中文Word 2000字表處理軟體、中文Excel 2000電子表格處理、資料庫、VB語言、計算機網路基礎。可報考的院校主要有:河北師範大學、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大學等。就業班培養目標為能夠熟練操作,辦公系列軟體、網路組建技術、資料庫編輯與操作、動畫製作、平面廣告設計等綜合能力的從業人員;專業方向有:平面廣告設計、電子商務、(計算機網路技術)、室內裝潢設計、動漫遊戲製作。就業單位主要有: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聯速網路公司、北京創意廣告公司等;同時,上計算機專業就業班的學生也可以選擇升入高職院校,如:河北美術學院、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唐山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等。

現代農業綜合技術專業

本專業主要以對口升學為目的,優勢是:報考農學的考生少,本科招生數量多,分數線較低,且畢業後就業容易,待遇較高。是具有發展前景的新型專業。主要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生命科學、農業生產基礎、作物生產技術、農村社會基礎、作物生產技能訓練等。專業方向有:園藝學、動植物檢疫、植物保護、農學、林學、設施農業、草業科學等。本專業是國家扶持專業,本科上線率高,基本達到三選一的水平;專科升學率100%。可報考的院校主要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科技師範學院等。

會計專業

學校的優勢專業,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成效顯著。培養從事成本核算、會計電算化、財會等人員。本專業同時開辦對口升學班和就業班,自開辦以來,深受學生喜愛。對口升學班開設有:語文、數學、英語及計算機及軟體套用、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操作、企業財務會計、統計學原理、經濟法律基礎等專業課程;本專業一本上線率高,2016年達到48%;可報考的院校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師大、河北經貿大學、河北科技師範學院等。就業班學生就業方向有: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市場行銷、物流貿易、企業管理等;就業單位主要有:北京華道數據有限公司、蘇寧集團華北各分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各支行、中盈泰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八達嶺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等。

學前教育專業

本專業主要以培養具有音樂、舞蹈,美術等專業特長的幼兒教師為目的。對口升學班開設:語文、數學、英語、聲樂、舞蹈、鍵盤、美工等課程;可報考的院校有:河北師大、河北民族師範大學、保定學院、邯鄲學院、唐山師範學院等。就業班開設:聲樂、樂理、鋼琴基礎、形體舞蹈、美術、手工、心理學、教育學、衛生學等課程,畢業後可選擇北京等城市的各大幼稚園教育工作,就業前景非常看好。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

省級骨幹專業。校企合作、校校聯合辦學成效顯著。擁有學生實習整車拆裝、發動機與底盤拆裝、汽車電器診斷、電工電子、焊工、鉗工、汽車保養、學生駕駛教練車、汽車駕駛模擬器等實訓車間,使學生能夠完全達到汽修專業教學大綱的全部實訓要求。就業方向主要有:保定恆天汽車、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南通大地電氣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長城汽車、北京長安汽車、一汽大眾4S4S4S。達到畢業條件的學生科安排到上述單位從事汽車維護、製造、等工作。另外,電子電工專業是本校重點發展專業,重點培養學生弱電電工技能,學生畢業後安排到電器設備廠等相關行業,從事維修電工、裝配電工工作。

航空服務專業

本專業專門訂單培養航空禮儀服務人才,就業前景廣闊。專業方向主要有:航空票務、機場服務、銀行服務、高鐵乘務、國際郵輪乘務等。主要課程:語文、國語、航空英語、航空地理、地勤服務、航空心理、 客倉服務、 現代禮儀、航空票務等。就業單位主要有:首都機場、各大航空票務公司、國家開發銀行、中國移動、北京鐵路局、天津捷運公司、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國際郵輪等多家企事業單位。

發展規劃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以創建省名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職成教示範縣及國家級改革示範校為契機,以全面提高學校內涵建設為目標,實現辦學能力和社會效益再提高。2017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職業教育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平台增強影響力,讓更多的民眾走進涿鹿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二、加大改善辦學條件力度。挖掘、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我校職業教育,吸引京津地區行業企業或中、高職院校以資金、設施、設備、人才等多種方式參與我校辦學。

三、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爭取編制,加強教師力量,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辦學改革與發展。爭取學校用人自主權,根據需要外聘緊缺科目技能型人才,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深化行業企業協同培養教師的新機制。加快實施師資隊伍建設工程,加大職業教育校際交流和京津冀地區間聯動,提高教師培訓的效果。

四、加大職教內涵建設力度。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續深化“校企融合、訂單培養、跟崗實習”等平台建設,增強實效性工作內涵,加強與區域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的特色專業建設。推進“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校企一體化育人”進程。加大實習實訓比重,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繼續推進“雙證書”制度及“現場教學、項目教學、仿真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模式。推動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將信息技術課程納入所有專業。

五、強化德育工作,加強綜合素質培養,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1.堅持三個加強:加強常規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德育科研,爭創德育工作先進學校;2.完善德育管理、考核機制;3.把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德育工作長期堅持的工作重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