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增長與城市化互動關係研究

消費增長與城市化互動關係研究

(二)消費增長與經濟成長的關係 (二)消費效率的提高 (二)世界消費增長的經驗

基本信息

作 者:劉藝容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ISBN:9787543852709出版時間:2008-06-01版 次:1頁 數:207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

內容簡介

《消費增長與城市化互動關係研究:基於消費集聚的視角》運用消費經濟、城市經濟、發展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及最新成果,採用定性與定量分析、規範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從消費集聚切入,緊緊圍繞消費增長與城市化的互動層層展開。在分析城市集聚經濟的基礎上提出消費集聚範疇,分析消費集聚效應的形成機理,提出消費集聚的四個分析維度。以此為基本框架,進而闡述消費增長拉動城市化和城市化推動消費增長的機理。以世界各國消費增長與城市化歷程為基礎,分析消費增長與城市化的耦合機制,總結出各國在二者良性互動中推進消費集聚的基本經驗。最後分析中國城市化(消費視角)和消費增長(城市化視角)中的問題與原因,運用計量分析對我國消費增長與城市化的關係進行檢驗,提出促進我國消費增長與城市化良性互動的思路。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研究背景與文獻綜述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二)理論淵源與文獻綜述
二、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內容和創新點
(一)主要內容
(二)主要創新點
第二章 城市集聚經濟與消費集聚
一、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消費含義
(一)城市與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二)城市化的基本內涵及消費含義
二、城市集聚經濟與消費集聚效應
(一)城市集聚經濟的內涵與類型
(二)集聚效應推動城市發展
(三)消費集聚效應的內涵
三、消費集聚效應的成因與分析維度
(一)消費集聚效應的成因與城鄉消費方式的集聚性差異
(二)消費集聚效應的分析維度
第三章 消費增長中的消費集聚與城市化
一、消費增長及其與經濟成長的關係
(一)消費增長的內涵及影響因素
(二)消費增長與經濟成長的關係
二、經濟成長理論中的消費增長與城市化的內涵
(一)劉易斯(W.A.Lewis)模型
(二)喬根森(Jorgenson)模型
(三)錢納里(H.chenery)模型
(四)新增長模型
三、集聚型消費增長推動城市化的機理
(一)比較效用和消費剩餘是城市集聚消費的前提條件
(二)集聚型消費增長拉動城市經濟總量增長
(三)集聚型消費增長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升級
(四)公共消費品消費增長推動城市化進程
第四章 城市化下的消費集聚與消費增長
一、消費的區位選擇與城市的集聚消費功能
(一)消費的區位選擇
(二)城市的集聚消費功能與擴散效應
二、城市化擴大消費需求的原因
(一)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消費效率的提高
(三)消費結構的升級
三、城市化擴大集聚型消費的機理
(一)城市化拉動集聚型消費的總量增長
(二)城市化促進集聚型消費的結構升級
(三)城市集聚消費降低消費成本
第五章 世界消費增長與城市化良性互動的經驗與機制
一、世界消費增長與城市化的歷程與基本經驗
(一)世界城市化的概況
(二)世界消費增長的經驗
二、城市化規律與消費增長規律及其耦合
(一)城市化的時序規律解析
(二)消費率變化規律解析
(三)消費增長與城市化的耦合機制與過程
三、消費增長與城市化良性互動中市場與政府推動消費集聚的機制
(一)消費集聚中的市場機制
(二)消費集聚中政府在制度與技術方面的作用
第六章 中國的消費增長與城市化的問題與原因
一、中國城市化水平的整體估價
(一)中國城市化水平的不同測算方法
(二)中國城市化發展滯後
二、中國城市化水平滯後的消費視角的原因
(一)市場化滯後扭曲了消費與城市化的性質與數量關聯
(二)產權安排不合理導致消費對城市化的拉動乏力
(三)政策不當或制度缺失下的低消費集聚性制約了城市化
三、中國消費增長的整體估價
(一)消費增速相對較低
(二)消費率持續走低
四、中國消費增長滯後的城市化視角的原因
(一)中國城市化程度低制約了消費增長
(二)中國城市規模結構不合理制約了消費增長
(三)政府主導型的城市化方式制約了消費增長
第七章 中國的消費增長與城市化關係的實證研究
一、中國城市化水平與消費增長率關係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數據的描述統計
(二)實證分析
(三)結論與政策含義
二、中國城市化水平與消費率關係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數據的描述統計
(二)實證分析
(三)結論與政策含義
三、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對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數據的描述統計
(二)實證分析
(三)結論與政策含義
第八章 促進中國消費增長與城市化的良性互動
一、培育消費集聚的市場機制
(一)農業工業化
(二)工業園區化
(三)園區城鎮化
(四)城鎮服務化
二、創新消費集聚的基本制度
(一)土地制度的創新
(二)戶籍制度的創新
(三)社會保障制度的創新
(四)就業與收入制度的創新
(五)消費制度的創新
三、適應消費集聚的技術進步
(一)信息技術下的消費增長與城市化
(二)實施新型城市化模式
(三)推進集約型和集聚型消費增長
結束語
一、本研究的主要理論與實踐價值
二、有待進一步研究之處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