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

消弭

主要意思為清除、消除某些不好的事情。可以用於消弭隱患等,不能用於表情、物件的主動消失。《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以貴下賤,握髮垂接,高可敷翫墳典,起發聖意,下則抗論當世,消弭時災。況岐山王業所基,一旦崩頹,事非小故。’”清 周亮工 《巡撫山東救荒碑》:“粵自警洚水,禱桑林以來,聖帝賢王不難消弭天變。”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丞相用兵作戰是為了平定中原,消弭外患。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xiāo mǐ

注意不能寫作“ 消彌 ”。消除(壞事);平息:消弭憂患。~~水患。

可以用於消弭隱患等,不能用於表情、物件的主動消失。

出處

《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以貴下賤,握髮垂接,高可敷翫墳典,起發聖意,下則抗論當世,消弭時災。” 宋 葉適 《虞夫人墓志銘》:“夫人從其子守溫州,明簡靜恕,能消弭大鬪,使之輕微。”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趙叔帶乃上表諫曰:‘山崩川竭,其象為脂血俱枯,高危下墜,乃國家不祥之兆。況岐山王業所基,一旦崩頹,事非小故。及今勤政恤民,求賢輔政,尚可望消弭天變。奈何不訪賢才而訪美女乎?’”清 周亮工 《巡撫山東救荒碑》:“粵自警洚水,禱桑林以來,聖帝賢王不難消弭天變。”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丞相用兵作戰是為了平定中原,消弭外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