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

浸入式是一種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教師只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不但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語言,而且用第二語言講授學科課程。第二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內容,而且是學習的工具。

1、浸入式定義

浸入式是一種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教師只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不但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語言,而且用第二語言講授學科課程。第二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內容,而且是學習的工具。
所謂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即在兒童在校(園)的全部或一半時間內,兒童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境中,教師只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不但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語言,而且用第二語言講授部分學科課程。也就是說,第二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內容,而且是學習的工具。
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是主動的、自願的選擇,是以現代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以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為依據,具有自己獨特的教學原理與方法的、嶄新的第二語言教學模式。

2、浸入式IT培訓

浸入式發展歷史

1. 浸入式在加拿大

語言問題過去一直是加拿大一個十分敏感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由於語言上的障礙而產生的法裔和英裔加拿大人及社團間的隔閡,導致了社會的不安定。直至加拿大議會通過了“官方語言法”,規定英語和法語同為官方語言,這一問題才得到積極的解決。然而,這一問題的解決引起了單語加拿大人的就業危機。早在60年代中期,魁北克省的英裔加拿大人己經開始清醒地意識到,他們的就業和生存要求高水平的法語(法語是該省大多數人口的母語,也是該省的官方語言於課時很少,而且主要是教授語法和進行記誦訓練,使他們不具備用法語進行交流和工作的能力,從而失去了許多就業機會。所以,能否流利地掌握第二語言己直接關係到加拿大人的生存與發展。但在當時,己直接關係到加拿大人的生存與發展。1965年9月加拿大的聖•蘭伯特的法語浸入式實驗開始進行“浸入式”教育,至70年代末已經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引起了全國範圍的轟動。
當魁北克省的法語浸入式教學實驗在媒體和學術刊物上介紹後,法語浸入式就開始向全國傳播。1977年,加拿大成立了“加拿大家長推動法語學習協會”(CanadianParentsforFrench,簡稱CPR)。協會共有來自全加拿大的1.2萬多名家長組成,在全國設有150多個分會,為法語浸入式教學模式的傳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聖.蘭伯特學校的早期全浸入式法語教學作為最典型的模式得到了廣泛的宣傳。
根據加拿大1996年的統計(StatisticsCanads,CensusofCanada,1996),17%的加拿大人,即480萬加拿大人能講英語和法語,比1951年提高了12%。絕大多數的雙語人集中在安大略、魁北克、大不列顛哥倫比亞以及新布魯斯威克等省。但近些年來,各省的雙語人數都在增長。加拿大的雙語少年(15——19歲)占少年總數的24.4%以上,在有的省份已高達40%以上。現在加拿大每年都有大約30多萬在校生接受第二語言浸入式教育。Culnmins(1991)估計,對加拿大浸入式教育進行的專門研究已達上千項,幾乎每一個新的浸入式項目都有自己的研究。法語浸入式教學模式近二十年來在加拿大不僅以其多種形式廣泛推廣,而且還套用到多種第二語言的教學中。例如,西班牙語、還套用到多種第二語言的教學中。例如,西班牙語、還開始了漢語浸入式教學。
各類浸入式實驗的成功推動了加拿大浸入式教學教模式的發展。研究和評估的結果一致表明:通過浸入教模式的發展。研究和評估的結果一致表明:通過浸入及學科課程的成績,都明顯高於其他外語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浸入式兒童具有較強的文化敏感性,對他文化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和認識,有利於加強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之間的交往、相互理解與尊重。浸入式學生的思維敏捷性、理解力和判斷力都明顯優於單語兒童。
80年代以來,除了幼稚園和中國小之外,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模式也向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機構傳播。漫太華大學所有的專業課程都為學生提供法語和英語的浸入式教學,並要求已通過第二語言水平測試的學生每學期修習1——2門浸入式教學的專業課程,同時在心理學公共課上進行了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的嘗試。法語浸入式教學創舉不但在加拿大中國小引起了一場以法語為第二語言教育的巨大變革,而且對整個加拿大教育產生了一種強大的衝擊和影響,被認為是英語進行教學,另一半時間用加拿大教育改革的最具有突破性的成就。

2. 浸入式在全世界

芬蘭的第二語言浸入式教育受益於加拿大在這個領域的開拓性成果,現在己有4000名學生正在浸入式教學中學習第二語言。匈牙利進行英語浸入式實驗,澳大利亞進行法語、日語、漢語、以及印尼語的浸入式教學。美國近年來開始對朝鮮語、俄語和日語進行浸入式教學。根據1997年“套用語言學中心”(CenterforAppliedLinguistics)的調查,美國31個州的243所學校在。對9種不同的語言進行全浸入、半浸入以及雙向浸入式的教學。此外,荷蘭、新加坡、南非等國也都進行了不同類型的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的嘗試。近幾十年式教學的嘗試,加拿大對第二語言浸入式的理論探討和教學實踐,使這個國家走在了世界雙語教育研究的前列,浸入式教學也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第二語言教學成功的典範。

3. 浸入式在中國

雖然我國已有一百多年的正規英語教育的歷史,目前中國小英語教學的效果也在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與考試也在不斷改革。但是,我國英語教學的總體水平卻不能令人滿意,存在“費事較多、收效較低”的普遍問題,突出表現在絕大多數學生缺乏英語套用能力和交際能力,難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特別值得深思的是,在兒童英語教學上,一直沒有摸索出一條既能適應兒童身心發展、又能使兒童輕鬆愉快地學習和掌握第二語言的途徑。
新的形勢向我國教育界提出一個挑戰:怎樣滿足全民對英語的需求?如何從兒童抓起、培養更多的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雙語人才?加拿大的法語浸入式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模式。1997年6月值“中加教育合作項目雙語研究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之際,我們與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共同切磋、反覆商議,成立了“中加教育合作英語浸入式教學實驗課題組”,制定了實驗方案,於1997年9月在西安具有不同代表性的8所幼稚園和5所國小開始了早期英語半浸入式教學實驗。該實驗的目的是探討我國兒童學習和掌握外語的最佳途徑,有效地解決我國雙語人才培養的途徑和質量問題。

浸入式原理

新的知識是建立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所以,我們學習也是一樣,當學一個新知識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建立和將要學的東西相關聯的周圍的知識,我們稱為“支持”,然後,再把新知識與這些“支持”相結合,非常容易記憶。如果是2個沒有任何關聯的事物讓一個人記住,很難,即使記住了也很快忘記,因為脫離了她的知識體系。
那如何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即“支持”呢?如下圖:
Dog
TakecarePetCat
Home
當我們學習Pet時,這個單詞很抽象,只靠重複很難記住或暫時記住,很快忘掉。那我們如何建立“支持”?就是把與這個詞語相關的內容建立聯繫,例如,孩子知道Dog或者Cat等等,這樣就聯繫起來了,孩子就知道了“喔,Dog或Cat是Pet。”這是個簡單的例子,這裡我們再引入一個概念“小浸入式”。它是和“大浸入式”對應的。“大浸入式”通常指一個大的環境,這個環境中通常沒有主題。在瑞思中心裡因為是全英文,孩子去洗手間,睡覺,解決各種問題都是用英文的,這就是大浸入。而“小浸入式”是有主題(目標語言)的,是教師在不同的情景中對目標語言進行不斷的再現,但這個不是簡單的重複單詞,傳統是簡單的重複單詞,例如,老師讓孩子跟著讀“TABLE,TABLE,THISISATABLE…”,這是完全錯誤的。瑞思獨有的“小浸入式”,要求老師去重複這個主題下的情景。例如,如果我們學習的SPACE,那我們再現的可以是與SPACE相關的東西,astronautspaceship、spacewalk等單詞及句子。瑪特的區角活動老師的individualinstruction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再現我們的主題語言。如:Ilikeyourredapple.Look,yourskirtisred.CanyoupassmeaREDcrayon?....
只有這樣英語才可以成為溝通思想,交流事情的工具,而不是一個無意義的“聲音”或“符號”,而只有在交流中,語言才可以被習得,而非背過記住。

浸入式教學的作用

浸入式教學使傳統的、孤立的外語教學向外語與學科知識教學相結合的方向轉變。這個轉變主要依據四個原理
:第一,學校的各類學科課程為第二語言的學習提供了自然的基礎和環境,為兒童提供了用第二語言進行(求知、感情和態度等方面)的交流機會。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兒童能夠有效地學習第二語言。
第二,重要而有趣的學科內容能使兒童產生掌握第二語言和運用第二語言進行交際的動機。
第三,兒童母語(第一語言)習得的本身就是語言與認知內容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與人際能力伴隨語言一起發展。兒童第二語言的學習也是同樣的,它是兒童認知和人際能力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四,語言正規的和功能的特徵隨情景不同而變化。語言與學科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兒童使用第二語言提供了廣闊而豐富的語言環境。

浸入式實踐模式

1. 環境載體:浸入,貴在時時處處

載體1:肢體+語言助於理解
對於年齡偏小,或基礎稍差的孩子,不能理解老師所表達的內容時,老師會配合豐富的肢體語言,從視覺、聽覺或觸覺等方面,對孩子進行多感官的刺激,幫助孩子們在理解中習得英文,並自然靈活地運用在現實生活中。
載體2:變換主題刺激興趣
在課堂的組織過程中,老師藉助高科技課件和多彩教具、教輔設備,實現直觀鮮活的互動,每15分鐘左右,變換形式和手段,能有效集中孩子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少兒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欲望,強化了學習效果。
載體3:反覆運用強化習得
在非上課時間,老師在與孩子們交流、打招呼、聊天或做遊戲時,也都是全英文的交流方式,對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複習,幫助孩子們進行無意識記憶

2. 內容載體:浸入,基於學科才有用!

載體1:學科英語培養英語思維
國際權威教育專家Joan女士曾指出,語言是有內涵的,只有以學科知識(語文、數學、科學)為載體,進行全英文的學習,才能聯繫運用,讓孩子養成用英語去思考和表達的習慣。
載體2:語言能力雙管齊下
不論是課堂還是課後,老師經常給孩子們布置一些小項目,讓孩子們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如:給孩子一些公路、河流、樹林、房屋的圖示,讓孩子們協作完成一幅地圖。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各抒己見,分工明確,最後還要選出一個“Teamleader”,用英文向大家展示項目成果。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習得了英語,而且學會了用英語看地圖,獲得了獨特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辨別真假浸入式的方法

1. 真浸入OR偽浸入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家長對孩子英語學習日益重視,目前越來越多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也都打出浸入式教學的大旗,但這其中是否都是真正的“浸入式”教學呢?浸入式教學的必不可少的核心點主要是:1、兒童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境中,教師只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2、不但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語言,而且用第二語言講授部分學科課程。但目前市場上,一些培訓機構所推出的浸入式教學,雖然也都是“浸泡式”環境,但其教授內容多是單詞、語法或者一些簡單的日常對話,真正能實現用第二語言講授學科課程的則寥寥無幾。
為什麼很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大談“浸入式教學”,但實現不了用第二語言講授學科知識呢?首先,這些培訓機構很少引入互動教學軟體等高科技輔助手段,一直依賴著教師團隊的素質,而目前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其次,單純依靠教師,教學難度很大,課堂形式不靈活,孩子很難理解教授的內容,但引進高科技多媒體課件費用又太高,小機構承受不起。

2. 浸入式≠純外教

很多家長認為全外教授課,學校檔次高,純外教就等同於浸入式教學,孩子一定能學到正規、地道的英語。其實,外國人不等於外教,會說英語不等於能教英語。其次,口音並不能決定外語套用水平的高低。世界500強中的印度高管照樣能領導口音好的其他人,這跟操著鄉音的中國高官一樣,語言本身是載體,而內涵和文化教育所帶來的能力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所以,考察是否是真正“浸入式”教學,不單在於是中教還是外教,而要看老師是否懂教育,愛孩子,能否將語言與學科知識和能力結合起來,真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將所教語言融入孩子的能力中體現出來。

3. 英漢互譯式輔導最毀孩子

通常,孩子學完英語回家,家長總迫不及待地追問:“寶貝,今天學了多少單詞?”“桌子用英文怎么說?”“Water什麼意思?”等等,其實這是不對的,這種英漢互譯的輔導方式,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學習英語,還不利於孩子培養真正的英語思維,久而久之,讓孩子走上了傳統“英漢互譯”的誤區。讓孩子每周接受六小時原汁原味的美國國小課程,在這種“小浸入”的環境裡,語言循環速度快,辭彙量雖大,但強調在一個固定群里聯繫運用,用英語學習語文、數學、自然等學科知識,以及這些學科知識的表達方式,幫助孩子培養英語思維,真正建立英漢雙語自由切換兩種思維模式。
參考資料:http://www.risecenter.com/Courses/Default.aspx
《瑞思視界》

浸入式IT培訓

外語的浸入式培訓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但在IT界,調查世界範圍內比較出名的IT培訓機構,沒有一家培訓機構有實力倡導浸入式IT培訓模式,這也是嚴重製約IT培訓質量的原因。究其根本原因,在於IT浸入式培訓比外語的浸入式操作難度大很多。構建一個真實的環境是浸入式培訓模式的最大優勢。實際上,構建一個高仿真度的外語環境比構建一個真實的軟體研發環境要容易得多。構建一個真實的軟體研發環境其實就是要構建一個“軟體工廠“環境。要構建一個真實的”軟體工廠“,無論是專業的IT培訓公司還是軟體研發公司,都無法輕易辦到。因為要構建一個滿足浸入式IT培訓的”軟體工廠“必須具備如下人才條件:1、運作過真實“軟體工廠”的技術專家。2、擁有多年IT培訓經驗的資深培訓師。3、熟悉國際軟體外包業務及現代軟體過程規範(如CMMI)的過程改進專家。
2010年5月,歷經5年軟體工廠的積累和探索,拓勝(廣州)計算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同時推出具有獨創性和顛覆性的ToSEE培訓體系,其目標和宗旨是通過在全世界範圍內推行浸入式IT培訓模式,從本質上提高IT培訓質量,扭轉當前傳統IT培訓機構無法培養軟體企業拿來就用的後備人才的尷尬局面,為當前軟體企業解決重要崗位人才短期問題提供最最佳化的方案。

(一)、ToSEE研發背景

目前,國內已有的IT培訓機構基本上全部採用傳統的技能結合虛擬軟體項目的培訓模式,強調其培養出來的學員具備1.5-3萬行的代碼量。此模式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還離實際軟體企業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歸根結底這些培訓機構都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就是把技術經驗等同於項目經驗。
拓勝專家組聚集了來自美國矽谷和華爾街IT公司的CTO、資深架構師,留美、英IT碩士、博士和有豐富IT教育經驗的金牌講師。這使得拓勝不但實時掌握著國外最新技術的發展動向和趨勢,了解國內IT業界實踐的真實需求,並且對國內大學生的特點及其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有著充分的理解和認識。
在經過五年多軟體工廠實踐及對國內外多家專業IT培訓機構的研究和總結後,拓勝專家組最終研發出具有顛覆性及獨創性的IT人才培訓體系——浸入式培訓體系ToSEE(ToceanSoakingEducationEngine,拓勝浸入式教育引擎)。

(二)、ToSEE介紹

只有自己到水裡面嘗試,才能學游泳,這就是浸入式的由來!
ToSEE教學模式,以客戶真實需求為驅動,把基礎技術課程內容無縫地融入到真實項目過程中。學員完全按項目的需要來學習基礎技術課程,目標導向明確,這樣學員對技術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刻透徹,並且在日後能夠靈活加以套用。學員在項目實戰過程中不再是簡單的編碼工作,而是必須關注軟體開發生命周期的全過程。這種培訓模式完全顛覆了學院式教育,也顛覆其他培訓機構虛擬項目模式。
在ToSEE環境下,學員除了要在實踐中掌握最實用技術外,他們還必須融入到拓勝“軟體工廠”的企業及項目環境中,以需求為導向,激發自己在軟體技術海洋中的求生本能,從被動的“老師要我學”,轉變為“我要為生存而學”。
在ToSEE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學員能深刻了解軟體開發生命周期以及各階段的工作內容和細節,從而制定符合個人特點的IT職業發展方向。並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逐漸具備標準軟體人才的職業素養:如良好的編碼風格和習慣、嚴謹的流程意識、優秀的團隊合作精神、良好的溝通技巧和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多任務壓力情境下完善的平衡協調能力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