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埃塔·拉克絲

海里埃塔·拉克絲

14歲時,拉克絲生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隨後,她嫁給了孩子的父親,自己的表兄大衛·拉克絲。 此時,拉克絲的腫瘤細胞被放到了他的面前。 屍檢報告發現,拉克絲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全身。

簡介

海里埃塔·拉克絲(Henrietta Lacks,又譯為海莉耶塔·拉克斯)1920年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個

海里埃塔(左)與其丈夫(右)海里埃塔(左)與其丈夫(右)
農民之家。1951年,她因為癌症去世。
這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和自己的表親結了婚,生下了5個有聽力障礙的孩子,第一個女兒還是先天性痴呆。1951年,她因為癌症去世。
然而她罹患宮頸癌後,腫瘤細胞被醫師取走,成為醫學上最早經由人工培養的永生不死的細胞——海拉細胞。而這個海拉細胞,就得名于海莉耶塔·拉克斯姓名的縮寫——HeLa。她的細胞至今還活著,活在全世界不計其數的醫學實驗室里。

生平

和很多南方農民命運類似,她的祖上如小說《根》里的農民一樣,從非洲被販奴商運到了美國。
14歲時,拉克絲生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隨後,她嫁給了孩子的父親,自己的表兄大衛·拉克絲。隨後他們從維吉尼亞移居到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新匹茲堡大街。這個地區是巴爾的摩地面上最大的非洲裔美國人聚居區之一。到了31歲身體出現毛病之時,她已經有了5個孩子。這樣的生活在當時的非洲裔美國人當中是相當普遍的。
其實,拉克絲很久以前就注意到身體有些不舒服了。她經常感到子宮像打結了一樣的疼痛,下身也總是出血。這種病症在她第5個孩子出生之後依然沒有好轉。於是,1951年的時候她不得不前往醫院向醫生求助。在當時嚴重的種族歧視背景下,唯一能免費治療“有色人群”醫院的是離家30千米之外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的隔離病房。
當年2月1日,打了麻醉藥的拉克絲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她絲毫不知道體內的癌細胞很快就會將自己完全吞噬,也根本不會想到自己將以一種奇特的形式在醫學世界裡“永遠”存在下去。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的醫生髮現,拉克絲的子宮頸上有一塊硬幣大小、凸起的傷口,表面平滑,呈紫色。醫生將其診斷為一期表皮宮頸癌。醫生切下了她癌細胞的幾片組織,作為標本存放在醫院裡,希望這些組織能夠生長,為今後醫學所用。
此前,科學家已經嘗試了好多次,希望能得到可以無限制繁殖的細胞株,但始終一無所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組織培養研究所的主任喬治·蓋(George Gey)也正頭疼於此,他花了近30年時間,試圖通過細胞繁殖在人體外製造出腫瘤細胞,以期找到癌症的原因。大部分的細胞在實驗室環境下很快就死亡了,少量存活下來的細胞也不會繁殖。喬治屢敗屢戰,決心要繼續尋找一個可以無限制分裂的細胞株,一個可以繁衍出無數個子細胞的“細胞之母”,一個可以永遠不會死亡的細胞。此時,拉克絲的腫瘤細胞被放到了他的面前。
這個癌細胞樣品解答了喬治所有的問題。沒有任何醫生見過繁殖能力如此強的癌細胞:它們的數量每24小時就會翻倍。喬治激動萬分,他立即打電話告訴同行,自己找到了第一個可以在實驗室培養皿中無限次繁殖的“永生”細胞。
喬治曾想過用拉克絲的原名為之命名,為了防止其他科學家利用拉克絲。他最後選擇了“海拉”(Hela)———由拉克絲姓和名的前兩個字母組成的詞,來稱呼這組細胞。“海拉”細胞株被迅速地送往世界各地,任何地方的科學家只要需要它,就可以索取。
然而,這一切都幫不了拉克絲本人。切除癌細胞後,她後來還回去過醫院,接受了X光治療。但是,情況還是越來越糟。醫生認為她的情況可能因為性病而變得更加複雜,即使給她注射了抗生素、輸血也無濟於事。診斷出癌症後8個月,疼痛萬分的拉克絲在當年10月死於尿毒症。屍檢報告發現,拉克絲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全身。拉克絲被安置在普通木棺材裡,葬在一處無名的墓地里,沒有墓碑,具體地址不詳。她如同落葉一片,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美國莫爾豪斯醫科大學的羅蘭德·帕蒂略教授,為了稱頌海里埃塔為人類作出的貢獻,每年都舉辦紀念集會。他指出:“海拉的故事,在科學界、倫理界以及社會上引起了巨大議論和反響。海里埃塔,是一位聖女貞德那樣的歷史英雄。”2010年3月,帕蒂略教授捐款為拉克絲樹立了墓碑。墓碑上鐫刻著這樣一行字:“她的細胞,將永遠造福於人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