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紀念館[杭州淳安縣海瑞紀念館]

海瑞紀念館[杭州淳安縣海瑞紀念館]
海瑞紀念館[杭州淳安縣海瑞紀念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瑞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風景區內。2008年10月28日,海瑞紀念館正式開館,同時被列入“杭州市廉政文化的示範點”。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為紀念海瑞在淳安擔任知縣450周年,弘揚“一心為民,清正廉潔”的海瑞精神,2008年10月28日,海瑞紀念館開館暨“杭州市廉政文化示範點”授牌儀式在千島湖景區龍山島舉行。

歷史沿革

去思碑去思碑
海瑞在明嘉靖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1558~1562)擔任淳安知縣,在他擔任淳安知縣的這四年,不僅是他踏上政途的起始階段,同時也是他勤政愛民造福淳安的四年。為緬懷海瑞為淳安所做出的歷史功績,淳安人民就捐資建造了海瑞祠。

為紀念海瑞,深入挖掘並弘揚海瑞精神,從2007年開始,千島湖景區公司對龍山島進行全面改造,重點對海瑞的文化內涵進行提升,在原海瑞祠的基礎上科學規劃、精心建設,增加了許多反映海瑞生平事跡的景觀布局,同時也收集整理了許多珍貴史料,生動地再現了海瑞獨特的精神風貌。改造後,海瑞文化的展示場所、展示內容、展示手法等三方面有了新的拓展,由單一海瑞祠拓展為海瑞祠、海瑞書法碑林、“壽”字碑亭、不染池、漣漪閣、剛峰林、濟飢堂、三不亭等8個部分。展示內容上,海瑞祠正廳突出表現“去思”,後堂為海瑞生平及個性;原正廳中海瑞書法移到室外;不染池寓意海瑞清正廉潔,出污泥而不染;漣漪閣展現海瑞與文革的關係;剛峰林因海瑞號“剛峰”而得名,竹子的“高風亮節”也象徵了海瑞的“剛正不阿”;濟飢堂主要展示海瑞在淳安期間幫助百姓度過饑荒而開發的農特產品;三不亭反映了海瑞在淳安倡導的“不偷不搶不討”的社會基本道德標準。展示手法上,作品材質與時俱進,在石雕、木雕的基礎上,增加了丙烯彩畫、浮雕、銅立雕等多種材料,富有時代特徵;表現形式更加靈活,在原先靜態展示的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播放系統。

海瑞簡介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賢,一字國開,號剛峰,瓊山市府城鎮金花村人。舉鄉試入都,恩賜進士,初任南平教諭,後升任淳安知縣、興國知縣。在任內推行清丈、均徭,廉潔自恃,人言"布袍可脫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三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其時世宗寵信方士,專意齋蘸,妄求長生不死之藥,忽朝失政無人敢諫,只有海瑞備死上疏,犯顏直諫,震驚朝野,被罷官入獄,世宗死後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任應天巡撫,任內曾主持疏浚吳淞江、白茆河,大力推行"一條鞭法",遭到張居正等人的反對,被革職回鄉。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居官期間,平反了一些冤獄,被譽為"海青天",亦稱"包公再世"、"南包公"。他72歲出任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仍力懲貪污官員,不久病逝於住所。死後,朝廷賜祭八壇,贈太子少保,諡號忠介。出殯那天,南京城裡萬人空巷,商者罷市,農者輟耕,大眾夾道送殯,哭奠者百里不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