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涵

海涵

海涵,多用為請人原諒之辭。另有同名書法家。專心研究行、草文字的造型和正體的骨法,對書聖王羲之和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的行書極為喜愛,苦心鑽研,充其精遂,並廣涉古今名家之所長。有多篇作品先後被《當代代藝術報》、《西安晚報》、《陝西畫報》等報刊雜誌刊登其作品入編《中國畫報社書畫名人集》、《中國工人出版社書品集》、《和諧中國華威杯書畫藝術優秀作品集》、《海峽兩岸2006年名家書畫社書品集》、《和諧中國華威杯書畫藝術優秀作品集》、《海峽兩岸2006年名家書畫新銳人物”。

漢語辭彙

詞義

hǎihán

1.敬辭。謂大度寬容。《藝文類聚》卷四六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為臨川王讓太尉表》:“陛下海涵春育,日鏡雲伸,追大道之無私。” 宋 蘇軾 《湖州謝上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天復羣生,海涵萬族。”

2.請人原諒之辭。《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晚生才疎識淺,全仗太師海涵。”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得罪,得罪!望乞海涵。”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三四》:“尚希曲予海涵,免施貴罵。”

3.包含。 宋 蘇軾 《小兒致語》:“大樂九成,固海涵於雜技。” 》

英文翻譯

英文翻譯:[Polite] to be magnanimous enough to forgive or tolerate (sb.'s errors or shortcomings)

陝西書法家

陝西書法家 海涵

張富鎖,筆名海涵,陝西長安人,1946年生,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書畫協會會員,長安古都書畫院副院長,

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長安印社理事。自幼受家父影響,酷愛書畫藝術。醉迷於中國“字”的神奇結構與造型。專心研究行、草文字的造型和正體的骨法,對書聖王羲之和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的行書極為喜愛,苦心鑽研,充其精遂,並廣涉古今名家之所長。他認為書法藝術和做人一樣,只有認真學習各類知識,吸取其精華,才能寫出積極向上的健康作品,人民才能喜歡。其作品追求古樸、典雅,氣韻通達,氣勢磅礴,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作品曾多次獲得全國及省、市書法大賽一、二等獎。有多篇作品先後被《當代代藝術報》、《西安晚報》、《陝西畫報》等報刊雜誌刊登其作品入編《中國畫報社書畫名人集》、《中國工人出版社書品集》、《和諧中國華威杯書畫藝術優秀作品集》、《海峽兩岸2006年名家書畫社書品集》、《和諧中國華威杯書畫藝術優秀作品集》、《海峽兩岸2006年名家書畫新銳人物”。

收藏:2004年10月《沁園春雪》被陝西美術館收藏、2005年5月《長恨歌》20米長卷被西安華清池博物館收藏、八幅《碑文》贈西安臨潼兵馬俑博物館刻銘。三十幅《書法作品》贈西安博物館收藏。四條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贈浙江普陀山寺廟收藏。

2001-2010年先後在北京,上海,南昌,新疆,甘肅,廣州,深圳,青島,等地成功舉辦個人書法展和聯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賽大展,並獲獎20多次。其書法作品遍及國內與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歐、美多地。100多幅作品被各級領導、知名人士、國外友人、眾多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實為欣賞收藏珍品。

書法作品書法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