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畫派

海洋畫派

中國當代以海洋為繪畫題材的畫家集群。宋明遠先生是海洋畫派的創始人,海洋畫科的創立者。其代表作品《與海共鳴》、《大潮圖》等。

1、導語

中國海洋畫派2002年5月由宋明遠於新加坡創立。中國海洋畫派畫家以中國畫語言形式,以海洋為主要創作題材,進行中國海洋畫創作與理論研究,並為中國海洋畫的形成、發展、普及與傳承做出貢獻。
中國海洋畫派的作品表現大海的壯美,讚美大海博大精深、寬廣無私、昂揚振奮、拼搏奉獻的精神品質,揭示海洋與人文、哲學、審美的關係,從而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激勵全國人民團結奮鬥,凝聚起推進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有著鮮明的時代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中國海洋畫派繼承中國畫傳統精華,以中國畫的傳統技法為主,古為今用,中西結合,創新發展,作品大氣磅礴,氣韻生動,意境深遠,開啟了中國海洋畫科新風貌。
中國海洋畫派的創世,填補了中國美術史上海洋畫科的歷史空白,為中國美術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2、歷史沿革

海洋畫派創始人宋明遠先生,在2000年旅居新加坡時,提出了“海洋畫派”新理念,並開始籌備建立海洋畫派組織機構,於2002年5月30日經新加坡政府批准註冊成立了新加坡南洋畫院,同時創立了以中國畫理論、技法為支撐的海石畫派,並設海石彩墨(後改為海洋彩墨)藝術研究中心,作為海石畫派的創作研討交流機構。因為具有中國畫性質的海石畫派的根基在中國,所以,為了畫派的發展,宋明遠先生於2003年回國推動畫派發展。
2004年3月宋明遠在北京註冊成立北京獅城南洋畫院,以此作為新加坡南洋畫院在北京的代表機構,也是海石畫派在國內唯一的海洋畫藝術研究機構。根據創作實踐、理論研究和海洋文化發展的需要,2005年1月,將海石畫派更名為海洋畫派,海洋彩墨研究中心更名為海洋畫派研究中心。
由於畫派的發展及活動範圍的擴大,為把中國海洋畫推向世界,必須突出中國畫性質,因此,於2011年12月,將海洋畫派更名為中國海洋畫派,將海洋畫派研究中心更名為中國海洋畫派研究中心。在海洋畫派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的形勢下,2013年7月,宋明遠先生髮起成立中國海洋畫家協會。2017年4月5日,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分會正式成立。這是經中國太平洋學會常務理事會審議批准,由國家民政部備案的國家二級社團組織,依託單位為北京獅城南洋畫院。

3、時代背景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海洋畫派畫海是為了表現我國改革開放大潮澎湃洶湧,人民民眾在黨的領導下投身改革開放、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豪情壯志,畫出了人民民眾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具有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鼓舞力,是與時代緊密相連的。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騰飛,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海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共識。海洋文化隨之發展起來,與海洋相關的文化藝術門類與種類不斷擴大,中國海洋畫派的海洋畫創作作為海洋文化的組成部分使海洋文化內容不斷豐富,其畫海的意義又上升到文化藝術與經濟發展同步的時代意義上來,即用海洋繪畫豐富海洋文化,用海洋文化助推海洋經濟發展。
當下,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思想更加多元、多樣、多變,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中國海洋畫派就是把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畫進作品中去,用其獨特的畫面感染力給民眾以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鼓舞民眾,激發民眾,團結奮鬥,如百川匯海,以海的氣勢奔小康、上彼岸,把愛國熱情化作振興中華的實際行動,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做出貢獻。中國海洋畫派的海洋畫作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發揮了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鬥力量的積極作用,具有極強的正能量和感召力。

4、思想特徵

[1]中國海洋畫題材的豐富發展是始料不及的,海洋自然、人文、生態、軍事、科技、主權、歷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極地風光、神話、船舶等題材,極大豐富了中國海洋畫內涵,體現其強大的包容性。在讚美大海博大精深、寬廣無私、昂揚振奮、拼搏奉獻的精神品質的同時,揭示了海洋與人文、哲學、審美的關係。它弘揚的海洋精神明確勾畫出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樑,解讀出鮮明的時代精神,那就是昂揚、奮進、拼搏、進取的正能量,實現海洋強國、強軍,捍衛海洋領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5、藝術特徵

[2]在藝術表現上,各種新的技法不斷出現,很豐富。中國海洋畫以傳統中國畫筆墨技法為主導,創新發展,特別是中國海洋畫構圖的核心要素——海水的表現,以墨法為主,對變化萬千的近景海水流態、流勢,即浪花、潮流、波濤等進行重點刻畫,以留白和沒骨法為主,巧妙使用塊面累疊並加以色彩運用,以動襯動,以暗托明,虛實相應,由近及遠,營造出氣韻生動的意境美。對於礁石、岸島的刻畫,完全以筆法為主,勾、皴、擦、染、點,或輔以色墨,凸顯出中國畫筆法的豐富表現力,使中國海洋畫以完整的中國畫傳統筆墨技法為支撐,創新並融匯中西,形成了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

6、創始人

海洋畫派的創始人是宋明遠先生。

宋明遠,1938年生,遼寧瓦房店人,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現任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分會會長、北京獅城南洋畫院院長、新加坡南洋畫院院長。宋明遠從藝五十餘載,在版畫、年畫、水彩、國畫等領域取得非凡成就。宋明遠藝術生平輯於數十部藝術典籍,《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宋明遠》(大紅袍)、《宋明遠藝術作品集》分別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3]“宋明遠先生最早的用中國畫表現大海的作品要追溯到1965年的《海浪急》。他的1986年表現大海的作品《絕唱》《魂曲》,技法非常成熟了。1990年,他赴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科研修二年,專攻海洋題材的中國畫。2002年5月,他在旅居新加坡時成立了新加坡南洋畫院,創立海石畫派(2005年更名為海洋畫派),下設海石彩墨藝術研究中心(2005年更名為海洋畫派研究中心)。2004年宋明遠先生回國推動海洋畫派在國內的發展。作為海洋畫派的創始者,宋明遠先生半個多世紀的中國海洋畫藝術實踐歷程,尤其是近三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用中國畫形式表現大海,這是很有意義的。他用自己大半生的精力開拓發掘海洋畫藝術這個新領域,探索、研究、建立起海洋畫的技法體系,創立海洋畫派,推動中國海洋畫藝術的形成、發展與傳承,填補中國海洋畫科的歷史空白,堪稱中國海洋畫不倦的耕耘者和推動者。宋明遠先生作為學術帶頭人,不僅身先士卒,勇於實踐、勇於探索,創作了大量內涵豐富、質量高超的海洋畫,同時帶領志同道合的畫家們一起,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填補了這個空白,拓展了中國海洋畫的新領域,使中國海洋畫的確立、形成、發展、傳承已成氣候,為中國海洋畫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7、代表作品

宋明遠作《與海共鳴》、《激情澎湃》、《紅日出海》、《屹立》、《滄海頌》、《絲綢之路譜新篇》,鄧子敬作《雄關鎮海圖》,李錛作《三亞漁港》,邴鋒作《中華魂》。

宋明遠作《與海共鳴》宋明遠作《與海共鳴》
宋明遠作《激情澎湃》宋明遠作《激情澎湃》
宋明遠作《紅日出海》宋明遠作《紅日出海》
宋明遠作《屹立》宋明遠作《屹立》

8、畫派體系

8-1思想體系基本觀點

“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做人民藝術家。”這是海洋畫派思想體系的基本觀點。海洋畫派及其作品,都是他們生活著的時代的產物,反映了當下人民的歡樂、理想、願望和追求,成為人民的代言人。海洋畫派的畫家就是把人民滿意作為最高標準,把服務人民作為基點和歸宿,立志做人民喜愛的藝術家。多年來海洋畫派在國內外的多次巡展、聯展,都踐得著“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做人民藝術家”的藝術宣言,所到之處深受人民的喜愛。

8-2理論體系基本觀點

“深入生活,感悟時代,用時代精神引領海洋繪畫創作。”這是海洋畫派理論體系的基本觀點。當代中國正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階段,我國文藝事業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海洋畫派的藝術家們及時認清時代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自覺深入自然生活,深入社會生活,感悟時代精神,把高超的藝術造詣和高尚價值追求作為人生理想,創作出大量的海洋畫精品力作。這些作品都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傳播、引領社會進步的思想觀念,適應了當今時代發展要求,集中反映了當代中國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8-3技法體系基本觀點

“繼承中國畫傳統精華,創新發展,探索創新適合表現海洋特點的繪畫技法,開創海洋繪畫新風貌。”這是海洋畫派技法體系的基本觀點。海洋畫派作品,繼承了中國文人畫傳統美學意境特徵,以中國畫傳統筆墨技法為主,用傳統的骨法用筆勾勒皴垛礁石樹木鷗帆等景物,用沒骨法、留白、渲染、烘托並滲以西洋畫的光影效果表現海浪的不同形態和變化,隨情賦彩,大膽用彩墨寫意,通過畫家個人對天地間之海洋的獨特感知與理解,創造出中國海洋畫氣勢磅礴、空靈深遠,天地、海洋、人與自然物我合一的大美意境,創製出中國海洋畫的新語言、新情趣和新美境,開啟一代海洋畫新風。

8-4創作原則

  首先,堅持用優秀作品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在我國整個文化建設中居於統攝和支配地位,指引著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方向,對鞏固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等,具有決定性意義。
其次,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人民民眾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巨大力量,是創造、傳承、發展文化的主體。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特徵就是人民民眾共建共享。文化創作只有全面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採用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反映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才能受到人民民眾的歡迎,經得起人民、時代和歷史檢驗,才能產生優秀的、標誌性的作品。
  第三,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在海洋繪畫創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使創作活力充分迸發,推動海洋畫派隊伍的不斷壯大。儘管海洋畫派就是雙百方針的新生產物,但在這一創新領域,我們歡迎不同畫種、不同畫風的海洋繪畫、書法、文藝評論的作品和畫家、書法家、作家走進來,共同創作出豐富多彩的海洋藝術作品,奉獻給我們這個時代和在這個時代里前進著的、創造著美好生活的偉大人民。

9、組織機構

藝術顧問:王仲
會長:宋明遠
副會長:(按出生年月為序)
郭文偉、馮兆平、鄧子敬、李錛、陳明、宋茄盈
秘書長:宋茄盈
副秘書長:趙攀、董浩
理事(按姓氏筆劃排列)
鄧子平王路山馮連武李俊香劉家軍鄒才幹余心玉應世坤阿里雷公邴鋒周志林林強郭雅玉趙喜雲海曉龍
中國海洋畫派淮北創作基地主任:趙攀
中國海洋畫派銀灘創作基地主任:姜增源

10、“滄海頌”藝術品牌

“滄海頌”2014年經國家工商總局註冊藝術品商標,“滄海頌中國海洋畫作品展”由宋明遠先生髮起,由國家海洋局指導支持,海洋畫派主辦、承辦,自2014年至2017年已在北京、三亞、南京成功舉辦四屆,成為我國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中海洋主題美術品牌大展,吸引了眾多海洋畫藝術家加盟參展,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具有紮實的民眾基礎與藝術基礎,已經形成了政府主導,民間主辦的常態化、制度化、品牌化的機制模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已經成為中國海洋文化藝術領域中富有美譽度和影響力的品牌,為傳播海洋意識,提高人民民眾的審美情操做出了貢獻。未來將在國家海洋局等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提升海洋強國軟實力—全民海洋意識宣傳教育和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精神批導下,整合提升,打造品牌,提升“滄海頌”品牌效應,並依託“滄海頌”品牌達到引領示範效果,將“滄海頌”打造成為一個屬於國家和民族的海洋文化藝術大品牌。

2014滄海頌2014滄海頌
2015滄海頌2015滄海頌
2016滄海頌2016滄海頌
2017滄海頌2017滄海頌

11、藝術成就基本回顧

海洋畫派成立15年來,在社會各界關注支持下,中國海洋畫派步履穩健,健康發展,取得驕人成績。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發展壯大海洋畫派隊伍。目前海洋畫派已成為我國海洋畫家聚集、合作、共同發展中國海洋畫、創立海洋畫科的核心,具有一批當代海洋畫精英和藝術理論工作者,其中有身居政府權威美術機構、省、市畫院等專業領導藝術家、專業畫家、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及國務院津貼終身獲得者,有集海洋科技專家和海洋畫家於一身的資深學者,他們為中國海洋畫的開創與發展共同努力,做出了歷史貢獻。
2,加大海洋畫創作力度。近幾年來,中國海洋畫巨製和優秀作品不斷湧現,表現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作品、表現海洋歷史題材、軍事題材、海洋自然與人文的作品成為海洋畫創作的重中之重。
3,完善海洋畫派理論體系建設,不斷開展中國海洋畫的理論與技法研究,目前已對彩墨、焦墨、水墨、重彩等海洋畫創作與理論進行探索研究,並取得成就。
4、創立海洋畫科,並使海洋畫科走進高校,為海洋畫的形成、普及與傳承做出歷史貢獻。目前,海洋畫科進高校已走進天津、河南、廣東、安徽等省市的有關院校開展海洋畫的教學對接與講座活動。
5、舉辦理論研討會。自2008年至2016年,共舉行五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分別就中國海洋畫的界定標準、貫徹習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明確中國海洋畫的創作任務與方向、中國海洋畫的概念詮釋與時代精神解讀等議題進行研討,並頒出年度優秀作品獎、理論創新獎、特殊貢獻獎、創作進步獎、創新作品獎等獎項。
6,致力打造“滄海頌”藝術品牌。2014年經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滄海頌”商標。“滄海頌—中國海洋畫作品展”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中以海洋為主題、以中國畫為藝術形式的美術品牌大展。2014——2017年已在北京、三亞、南京成功舉辦四屆。已經成為我國海洋文化藝術領域中富有美譽度和影響力的大品牌。
7,自覺參與國家海洋宣傳活動。我們連續四屆的“滄海頌--中國海洋畫作品展”,都得到了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的指導支持與肯定,為我們提供了國家海洋宣傳日活動的平台,在此基礎上,我們的滄海頌越辦越好,藝術家們無私奉獻,主動擔當,為提高人民民眾海洋意識,為宣傳海洋、保護海洋做出了藝術家的貢獻。
8,創建創作基地,擴大影響,廣泛交流。目前已在安徽淮北、乳山銀灘建有兩個海洋畫派創作基地,這些基地都是在當地企業家的愛心支持下,免費為海洋畫派提供使用的,對此我們非常感謝。今天即將揭牌的乳山創作基地也將同淮北基地一樣,發揮著重要的創作交流與視窗平台作用。

中國海洋畫派銀灘創作基地中國海洋畫派銀灘創作基地

12、歷史大事記

(2002—2017.8)
01、2002年5月30日,宋明遠於新加坡成立南洋畫院,創立海石畫派(海洋畫派前身)。畫院下設海洋彩墨藝術研究中心。
02、2004年3月12日,北京獅城南洋畫院成立。作為新加坡南洋畫院北京代表機構,繼續開展海石畫派與研究中心工作。
03、2005年1月,海石畫派更名為海洋畫派。
04、2006年9月30日至10月3日《與海共鳴》宋明遠畫展在新加坡舉行。
05、2008年1月13日,海洋畫派國內開派展《宋明遠海洋彩墨繪畫藝術作品展暨畫冊首發式》在天津舉行。
06、2008年1月13日,首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宋明遠海洋彩墨繪畫藝術與海洋畫派研討會》在天津舉行。

首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首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

07、2011年12月4日,第二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第十二屆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高峰論壇暨宋明遠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同時第一屆中國海洋畫派作品全國巡展啟動。
第二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第二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

08、2011年12月25日,第二屆中國海洋畫派作品全國巡展——“第十三屆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高峰論壇暨中國海洋畫派作品巡迴展”在山東棗莊舉行。
09、2011年12月,海洋畫派更名為中國海洋畫派,海洋畫派研究中心更名為中國海洋畫派研究中心。
010、2012年7月1日,第三屆中國海洋畫派作品全國巡展——“第十七屆中國書畫藝術走向何方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國海洋畫派作品巡展”在河南許昌舉行。
011、2012年8月18日,《中國書畫報》國畫版發表郭文偉《關於海洋畫派的思考》一文。
012、2013年5月25日,《中國書畫報》第10、11版通版發表《茁壯成長的中國海洋畫派》一文。
013、2013年7月6日,宋明遠美術館開館典禮、中國海洋畫派創作基地、中國海洋畫家協會、海洋畫科教學研究中心、新加坡南洋畫院淮北辦事處等新設藝術機構揭牌儀式於安徽淮北濉溪舉行。
014、2013年7月6日,第三屆中國海洋畫派繪畫藝術研討會在安徽淮北師範大學舉行。
第三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第三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

015、2013年7月7日,“海洋畫科進高校”活動在淮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舉行第一次教學對接。
016、2013年7月8日,第一屆中國海洋畫家協會作品展於淮北舉辦。
017、2013年7月26日,中國海洋畫派研究中心、中國海洋畫家協會註冊成立。
018、2014年4月20日,海洋畫科進高校之一——由郭文偉先生主講的《中國海洋畫創作與欣賞》講座在淮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舉行。
019、2014年5月28日,由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支持、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中國海洋畫家協會主辦的2014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之一“滄海頌——宋明遠中國海洋畫作品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奠定“滄海頌”海洋主題畫展作為國家海洋宣傳日活動全國美術品牌大展的地位。
020、2014年6月1日,王仲先生出任中國海洋畫家協會藝術顧問。
021、2014年11月29日,宋明遠作品《紅日出海》(200*500cm)由首都博物館收藏。
022、2014年12月3日,海洋畫科進高校之二——由郭文偉先生主講的《中國海洋畫創作與欣賞》講座在嶺南師範學院舉行。
023、2014年12月4日,第二屆中國海洋畫家協會作品展“湛藍海洋鑄夢遠航——中國海洋畫家作品展”在湛江舉行。
024、2015年6月6日,由海洋日組委會、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三亞市人民政府、國家海洋局海洋日宣傳活動辦公室、中國海洋畫家協會承辦、遠洋地產海南公司獨家贊助的2015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之一《滄海頌——中國海洋畫派作品三亞展》在三亞市半島藏家藝術中心隆重開幕。本屆畫展是2015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中國三亞主場大型宣傳活動之一。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劉賜貴帶領海南省政府副省長陸俊華、省政府秘書長陸志遠、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主任蓋廣生、三亞市市長吳嚴峻等一行海南省及三亞市政府等主要領導親臨滄海頌畫展現場參觀並指導。
025、2015年6月6日,“第四屆中國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暨2014年度優秀個人頒獎典禮”在海南三亞舉行。本屆研討會以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結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研討海洋畫家的創作方向與任務為研討主旨。同時宋明遠主席進行中國海洋畫家協會2014年度工作總結,並頒出2014年度優秀個人獎暨特殊貢獻獎、理論創新獎、優秀作品獎。王仲先生出席研討會並做重要講話。
第四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

026、2015年6月7日,參加《滄海頌中國海洋畫派作品三亞展》的全體畫家集體進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題創作《絲綢之路從遠古走來》,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收藏。
027、“優秀作品獎”是目前中國海洋畫家協會頒出的最高藝術創作獎。2015年6月在中國三亞第四屆中國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上首次頒出,榮獲這一獎項的有中國海洋畫家協會副主席鄧子敬先生,作品《雄關鎮海圖》(180*1165cm);中國海洋畫家協會理事應世坤先生,作品《獨舞》(70*365cm);中國海洋畫家協會會員劉家軍先生,作品《鹹風》(200*200cm)。
028、郭文偉先生榮獲2014年度中國海洋畫家協會“理論創新獎”。“理論創新獎”是目前中國海洋畫家協會頒出的最高理論研究獎。2015年6月在中國三亞第四屆中國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上首次頒出,郭文偉先生是這一殊榮的唯一獲得者。
029、馮兆平先生榮獲2014年度中國海洋畫家協會“特殊貢獻獎”。“特殊貢獻獎”是目前中國海洋畫家協會頒出的最高組織活動獎。2015年6月在中國三亞第四屆中國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上首次頒出,馮兆平先生是這一殊榮的唯一獲得者。
030、2016年5月27-28日,2016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之一“滄海頌—中國海洋畫作品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支持單位:國家海洋局海洋日活動辦公室。主辦單位:北京獅城南洋畫院、北京東城美術家協會、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協辦單位:唐風美術館。參展畫家包括英國、加拿大和國內海洋畫家共36人120件作品。中國書畫報、《美術》雜誌(2016-9期)、新華網、網易等都做了報導。
031、第五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於2016年5月27日在軍博酒店一樓會議室舉行。研討會主題為“中國海洋畫理念詮釋與時代精神解讀”。學術主持王仲。主旨發言宋明遠。會議發言16人。參會人員50餘人。
第五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第五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

032、第五屆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研討發言結束後,王仲先生和宋明遠先生向榮獲2015年度中國海洋畫家協會、海洋畫派研究中心優秀作品獎、理論創新獎、創作進步獎、創新作品獎、特別貢獻獎、獲得者鄧子敬、郭文偉、林強、邴鋒、周志林、李俊香、李錛、趙喜雲頒獎。
033、2017年4月5日,成立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會會。這是經國家民政部備案、中國太平洋學會批准成立的國家二級社團單位。依託單位為北京獅城南洋畫院。
034、2017年6月7日至9日,2017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之一“滄海頌中國海洋畫作品展”在江蘇南京大劇院舉行。 2017“滄海頌”由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江蘇省海洋漁業局、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分會、北京獅城南洋畫院海洋畫派研究中心承辦,聯合國太平洋地區發展與教育組織、上海名家藝術研究協會、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上海品牌推進中心協辦。來自國家海洋局和特邀各屆的代表、全國各省、市海洋漁業局的領導、全國十大海洋人物、全國海洋系統工作者2000餘位出席盛大的海洋日活動的嘉賓參觀了畫展。共展出宋明遠、都本基(特邀)、郭文偉、馮兆平、陳明等海洋畫派及曹公度、謝春林、謝黃洪等上海名家藝術研究協會部分名家22人的34件精品力作。
035、2017年6月7日晚,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宋明遠、郭文偉、陳明、曹公度、謝春林等向2017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大會捐贈書畫作品。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江蘇省海洋漁業局、中國海洋報社等機構代表大會接受捐贈。
036、2017年8月2日,中國太平洋學會第二屆學術報告會上,海洋畫派研究分會秘書長宋茄盈接受學會授牌。

037、2017年8月12日,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分會成立大會在乳山召開。

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分會成立大會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分會成立大會

038、2017年8月12日,中國海洋畫派銀灘創作基地暨宋明遠美術館揭牌儀式在威海銀灘舉行。本基地為乳山恆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戰勝先生及總經理馬風蘭女士全力贊助支持,免費提供給海洋畫派藝術家寫生、採風、創作、展示、交流使用。
039、應乳山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威海翰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邀請,2017年8月12日,宋明遠攜海洋畫派十大名家赴威海乳山,出席“永遠的豐碑——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周年暨乳山首屆全國著名書畫家藝術邀請展”。

13、前景展望

目前的中國海洋畫派,具有紮實的民眾基礎與藝術基礎,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多地得到政府和專業機構的關注、認可和支持。相信未來,海洋畫派將吸引更多的海洋畫家加盟,得到社會各界更多的關心和支持,獲得更加長足的發展。下一步,海洋畫派還將進一步繁榮海洋繪畫創作,以優秀的作品教育人,感染人,美化和陶冶人的心靈,自覺擔當社會責任,完善、豐富中國海洋畫的技法體系,為中國海洋畫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因為中國海洋畫的涉海性決定了它的世界性,中國海洋畫派和中國海洋畫作品,還將代表當代中國畫的新風貌、新精神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加強我國海洋畫藝術與各國文化藝術間交流,展示中華文化藝術魅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