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色

海洋水色,是指海水的顏色。而海水的顏色由海水的光學性質及海水中懸浮物的顏色所決定。當淡紅色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時,水色呈淡紅色。“紅海”也是因為赤褐色海藻大量繁殖,海水變紅而得名。

海洋水色是指海水的顏色,從深藍到碧綠,從微黃到棕紅。大洋海水顏色多為蔚藍,沿岸海水則多呈淡綠色。海水的顏色由海水的光學性質及海水中懸浮物的顏色所決定。常用福綠爾水色計與白色圓板所顯示的顏色進行比較來確定水色。福綠爾水色計由21種顏色組成,由深藍到黃綠直到褐色,以號碼1—21代替。號碼愈小,水色愈蘭,習慣上也稱為水色愈高。如海水中懸浮物較少,則水色主要取決於海水的光學性質;如海水中含較多有機質時,它對光能吸收具很強的選擇性,波長愈短,吸收係數愈大,故主要取決於懸浮物的顏色。在河口或近岸區,由於泥沙含量高而常使水色發黃;當淡紅色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時,水色呈淡紅色。如1952年5月,渤海黃河口至塘沽一帶海面,因淡紅色的夜光蟲大量繁殖,海水呈紅色,有“紅潮”之稱。紅海之所以得名,亦是由於一種赤褐色海藻大量繁殖之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