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列傳》

《海上花列傳》

《海上花列傳》是我國清末一部以妓院為主要描寫對象的小說。它以趙朴齋、趙二寶兄妹二人從農村來到上海,為生活所迫,終至墮落的故事為主線,以上海妓院為中心,旁及官、商各界,為我們塑造了一批遭遇不同、性格各異的妓女、老鴇、嫖客、僕役形象;其穿插藏閃的藝術結構、平淡自然的白描寫法,歷來為人所稱道。

基本信息

作品介紹

海上花列傳 海上花列傳
《海上花列傳》是我國清末一部以妓院為主要描寫對象的小說。它以 趙朴齋、趙二寶兄妹二人從農村來到上海,為生活所迫,終至墮落的故事為主線,以上海妓院為中心,旁及官、商各界,為我們塑造了一批遭遇不同、性格各異的妓女、老鴇、嫖客、僕役形象;其穿插藏閃的藝術結構、平淡自然的白描寫法,歷來為人所稱道。

作者簡介

韓邦慶(1856~1894),曾用名寄,字子云,別署太仙、大一山人、花也憐儂、三慶。江蘇華亭人(一說松江,均今屬上海)。
清光緒年間考中秀才,被地方推選入國子監讀書。有文才,卻屢試不第。曾在河南地區擔任過地方官員的幕僚,後遷居上海。因嗜好鴉片煙,致使家道中落。擔任過《申報》撰述,偶爾也為報紙撰寫論說,與《申報》主筆 錢昕伯、何桂笙等時相唱和。光緒十八年(1892年)初,自辦《海上奇書》雜誌,初為半月刊,後改為月刊,由上海點石齋石印,為圖文並茂的早期文學雜誌。該刊內容大部為韓邦慶個人的作品,如自撰的文言小說和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長篇連載,也錄有前人的筆記小說,開創了報刊連載長篇章回小說,且每回自成起訖的先例。該刊出版了十五期,未及一年即停辦。著有長篇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魯迅評稱:“記載如實,絕少誇張”,“書中人物,亦多實有”。
1892年,他開辦了中國第一份小說期刊《海上奇書》,並在此書上連載了他的小說《海上花列傳》。而他在《海上花列傳》成書出版後不久便病逝,年僅三十九歲。

概況

《海上花列傳》是一部 近代小說。亦名《繪圖 青樓寶鑑》、《繪圖海上青樓奇緣》,64回。作者花也憐儂,即韓邦慶(1856~1894),字子云,別號太仙,自署大一山人。松江府(今屬上海)人。曾在豫為幕僚。光緒辛卯(1891)秋,到北京應試,落第,遂歸上海,常為《申報》寫稿,所得筆墨之資,悉揮霍於花叢中。《海上花列傳》就是以娼妓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此外尚有文言小說集《太仙漫稿》。
《海上花列傳》首刊於自編文藝半月刊《海上奇書》,34回,未完。作者自稱此書“為勸戒而作”(《例言》)。小說以趙朴齋、趙二寶兄妹為主要線索,寫他們從農村來到上海後,被生活所迫而墮落的故事。趙朴齋因狎妓招致困頓,淪落至拉洋車為生。二寶則淪為娼妓。趙氏兄妹的遭遇和經歷,在上海下層社會生活中,有一定的典型性。書中廣泛描寫了官僚、名士、商人、買辦、紈 袴子弟、地痞流氓等人的狎妓生活以及妓女的悲慘遭遇。內容雖以寫妓院生活為主,而旁及官場和商界,反映了日益殖民地化的城市上海的部分社會面貌。
《海上花列傳》是中國第一部方言小說。對話全用蘇州話。作者自謂《海上花列傳》的結構是從 《儒林外史》蛻化而來,並使用了“穿插”、“藏閃”等技巧。描繪人物性格,刻畫人情世態,細膩傳神。寫妓女亦個個不同,有好有壞,不像 《青樓夢》那樣將妓女理想化,較近於寫實,有“平淡而近自然”的特點。
此書於光緒二十年(1894)出單行本。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新排印本,就是根據初刻石印本整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