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雲

《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雲》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刻畫出一個鍾情於羈旅在外的郎君的痴情女子形象,表達了一種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雲》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吳文英

【文學體裁】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

浣溪沙

一曲鸞簫別彩雲。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

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作品鑑賞

“一曲”三句,上片述一位女子與郎君分別時的哀傷。“彩雲”,晏幾道《臨江仙》詞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句。這裡據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注》說:“彩雲,指小萍,系歌女也。”此言自從郎君用淒哀的鸞簫聲吹了一曲離別曲與我(指彩雲)告別。在柳絮飄舞的分別處,我對郎君說:“當你走了之後,我將不再打扮自己,從此鈿釵上會因沾了灰塵而失去光澤;那銅鏡也會因為不去拭拂而逐漸昏暗。”終於郎君離我而去,我久久地凝望著送郎遠去,以致身上飄滿了一身柳絮,將穿著的藍裙蓋得消褪了顏色,也還不忍離開這與郎君的分別處。  《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雲》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刻畫出一個鍾情於羈旅在外的郎君的痴情女子形象,表達了一種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

“湖上”三句,下片女子盼郎忠於愛情,不生異心。此言“彩雲”姑娘,去信告誡郎君,希望郎君在西子湖畔不要沉湎在酒色之中,以致使我這個在“江頭”天天望郎歸的“倩娘”因相思而“離魂”(即逝世),從而折斷了你我倆的相思紅線。“倩離魂”,用《太平廣記》中“倩女離魂”典故,並與上句“西子”映襯。又說隨信我將把思君的胭脂淚封上,希望羈旅在外的郎君見信後能更加鞏固我倆的愛情。全詞刻畫出一個痴情女子鍾情羈旅在外的郎君的一種刻骨銘心的相思。 

此或是追憶杭妾之作。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12—約1272),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