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由原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工程系發展而來,是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也是最能代表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辦學特色的二級學院。學院的前身,1956年4月成立的浙江省杭州水利學校,在建校之初就開設了農田水利、水工建築和水文測驗等專業。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因水而建,因水而興,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作為學校唯一以水命名的二級院系,是最具水利辦學特色的院系。與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和三峽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歷史沿革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源於1956年設立的浙江省杭州水利學校的農田水利專業。

1959年,浙江電力專科學校設立了水力科。

1986年,設立水工管理科。

1988年,成立了水工管理系(全校共二個系)。

1992年,更名為水利工程系。

1995年,水利水電經營管理專業劃歸新建的經濟系。

2004年,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裝飾技術二專業劃歸新設立的土木工程系。

2010年,給排水技術、測繪工程二專業劃歸新設立的市政工程系。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升格本科後,學院2014年更名為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的發展歷程中,開辦過農田水利、陸地水文、中小型水電站、水利水電工程建築、水文水資源等中專層次的專業,水利水電工程建築、農田水利工程、水利水電經營管理、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建築裝飾技術、現代測繪工程、給水排水工程、水利工程、城市水利、水信息技術、港口工程技術等專科層次的專業。

2000~2006年,與浙江工業大學聯合培養了七屆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本科生。

師資力量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有教職員工5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博士20人。

學生規模

在校生1488人,其中本科生1138人,專科生350人。

專業設定

水利水電工程為浙江省“十三五”優勢專業,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是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浙江省重點專業和浙江省優勢專專業。

本科專業(4個): 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水文水資源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專科專業(1個):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學科建設

浙江省一流學科 :水利工程

浙江省社會科學共建學科:環境水利

校重點建設學科:水文水資源

教學建設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

建有浙江省院士工作站、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校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曹娥江流域水文生態研究基地、甌江流域生態水利研究基地等學科平台,擁有水利工程安全監測實訓室、水利仿真模擬實驗室、土工試驗室、建築材料實驗室、水力學實驗室、水質分析室、工程測量實驗室、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實訓室等教學科研設施。

國家規劃教材
序號負責部門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
1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陳良堤主編、吳婉玲參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水利部水工建築物王英華主編、陳曉東副主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3水利部工程水文及水利計算鄭祖國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參考資料:

繼續深造

隨著2017屆考研錄取工作逐漸落下帷幕,學院首屆本科生畢業生人數總計174人,報考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人數為44人,34人過國家線,其中21人被研究生院校錄取,其中不乏有河海大學、鄭州大學等211高校。2017年首屆本科畢業生考研上線率19.5%。

隨著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接近尾聲,水利學院2018屆本科生畢業生總數為284人,考研上線率22.54%,錄取率17.61%,已確定50名同學被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錄取,其中18人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河海大學、長安大學等985、211高校錄取。

獲獎情況

近三年獲省教學成果2項,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獲省部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0項。學院育人成果突出,2013級學生毛逸瑤、2014級學生戚高晟等先後榮獲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水利院校十佳未來水利之星榮譽稱號。

科研成果

五年來主持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12項,橫向科研課題到款5000餘萬元。發表SCI、EI檢索論文61篇,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80項,研究成果先後獲得了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二等獎1項、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

現任領導

黨總支書記:董平

院長:董邑寧

副院長:歐劍、黃賽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