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

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

綠色騎行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為了把節水宣傳推廣到社會上,開展了環西湖綠色騎行活動。 除此之外,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還利用官方微博進行宣傳,並與國內相關環保類組織交流、互動,為推進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做著一點一滴的工作。 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針對浙江大學校園節水潛力以及學生節水意識展開調研,採用問卷與實地調研相結合的形式。

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長江特聘(講座)教授51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組織構架


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以專業化、精英化為建設方向,以顧問團、主席團組成理事會;下轄四個部門:日常運營中心、公共關係中心、調研實踐中心和《綠音》編輯部,共有正式成員52人。

社團活動

協會主要圍繞“理念宣傳”、“競賽組織”、“公益活動”、“實踐調研”四個大方面具體展開活動。到2013年為止,我協會共舉辦或正在舉辦浙江大學新生節能減排宣傳、浙江大學節能減排競賽、《低碳校園執行手冊編寫》及推廣、“綠色衣之家”、浙江大學校園橫幅使用情況調研、浙江大學教學區用電情況調研、《綠音》小報、《暴走浙大》綠色專場、“綠色騎行”、“綠色地棋”、“綠色衣之家”、浙江大學節水情況調研等20餘項活動,並取得了較好成果與反響。協會連續兩年獲評浙江大學優秀學生社團,並於協會成立三年之際獲評浙江大學十佳社團,這是唯一一家獲此榮譽的浙江大學新成立社團。

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

節能減排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是“節能減排學校行動”的主要內容之一。為進一步做好節能減排的宣傳與實踐、科學與探索,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自成立之初便同浙江大學與 能源工程學系、節能減排實踐地基共同負責承辦浙江大學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活動。協會已經連續參與承辦第四屆和第五屆浙江大學節能減排競賽。

節能減排系列主題宣傳活動

在後勤管理處的大力支持下,自2011年以來,協會承辦了浙江大學節能減排宣傳系列活動,與浙江大學學生綠之源協會、校園文明先鋒隊、校學生會等社團和學生組織共同開展了一系列節能減排宣傳活動。協會已經開展了“一次性筷子使用情況調查”、節能環保知識網上答題競賽、 “綠色衣之家”、“暴走浙大之綠色校園”系列視頻拍攝、“綠色地棋”、“綠色騎行”等活動,制定了《浙江大學節能減排宣傳手冊》、《浙江大學節能減排工作十大要點》等一系列宣傳及活動,在同學們中宣傳了節能減排理念。
協會節能減排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列表

活動啟動儀式現場活動風采
活動啟動儀式現場活動風采


“求是綠行動”系列活動

求是綠,以浙大校訓“求是創新”中的“求是”形容“綠色”,取義真正的綠色、真正的環保。
圍繞此主題,節能減排協會開展了“求是綠行動”系列活動,包括綠色地棋、綠色騎行、綠色之聲、綠色衣之家等綠色活動。
綠色地棋
自協會成立以來,協會多次舉辦”綠色地棋“活動,旨在通過遊戲宣傳節能減排的理念和普及節能減排知識。

2012年9月18日,協會在文化廣場舉辦了“新老生地棋挑戰賽”活動,在宣傳環保知識、培養大家環保意識的同時,又幫助了大一的新生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增進新老生之間的感情。協會推崇無橫幅,無海報的宣傳理念,儘管如此,仍舊吸引了許多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同學們紛紛表示,“新老生地棋挑戰賽”活動是一項有趣的活動,不但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更是將環保知識融於活動當中,通過活動他們不但獲得了樂趣,更獲得了知識。
綠色騎行
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為了把節水宣傳推廣到社會上,開展了環西湖綠色騎行活動。

騎行小分隊先是來到了蘇堤,堤上遊人如織,同學們邀請遊人,與他們一起拍照留影以支持倡導他們的行動和理念。這些同學拿著那些不算精緻卻生動的宣傳板作節水宣傳,同時奉上精美的《綠音》小報表示感謝。
就這樣,綠色騎行小分隊的同學們沿著蘇堤到白堤,一路走走停停,驚訝於西湖景色的同時也堅定了提倡節水,保護自然的決心。
綠色之聲
為在同學們中宣傳節能減排理念,同時讓同學們在平時中學習並實踐節能減排等環保知識,協會設立了“綠色之聲”項目,每周兩次以簡訊的形式向同學們傳送關於節能減排等相關知識的簡訊。開通兩個月時間內,用戶已經達到了200多人,並且在同學們中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用戶反饋表示傳送的簡訊對他們幫助很大,並且他們正努力接受其中的一些建議並逐步改變自己的不節能減排的行為,努力為節能減排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綠色之聲”每次傳送的簡訊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包括:綠色世界(環保類新聞)、環保小貼士(一些環保的小竅門)、環保創業匯(介紹一些有關環保的產業和環保創業的事情)、浙大環保逸事(主要講述一些浙大內有關節能減排,環保類型的現象)、浙大節能面面觀(主要介紹浙大內用電用水狀況)、節能成果展(介紹節能減排的競賽成果)。除此之外,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還利用官方微博進行宣傳,並與國內相關環保類組織交流、互動,為推進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做著一點一滴的工作。
綠色衣之家
2012年6月,學生節能減排協會在各個學園設立舊衣服回收點,負責收集和清洗,並通過URHA的愛心屋,把這些衣服捐贈給災區以及那些需要的人。

環保達人面對面主題系列活動

環保達人面對面活動是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發起浙江大學環保公益類社團的交流平台,與學生綠之源協會、學生愛心社、學生思源會、科探協會、學生環聚力協會、學生E志者協會、雛鷹志願服務協會、竺可楨學院多學科討論組針對校內橫幅問題進行討論以及調研分享。活動中同學們針對學校橫幅現狀調研討論。活動中,學生綠之源、學生節能減排協會做了關於橫幅問題調查的分享,其他社團發表了意見和看法,大家針對橫幅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並提出了相關指導意見。同時,會議還向9家社團介紹綠色聯盟成立的想法,討論並確定下一次主題以及承辦社團。
2012年第一次環保達人面對面會議現場
紫金港校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陳安莉老師、後勤管理處毛一平副處長、社團指導中心任立娣老師、後勤管理處節能辦屈利娟主任、紫金港宿管中心吳汝瑋主任、求是物業紫金港分公司張順華經理、後勤管理處節能辦錢銘老師等學校相關部門領導為大家的調研與執行作出指導,並為同學們的想法做可行性分析。這樣的交流促進了校內環保公益類社團的資源共享以及為這些社團的工作起到了很強的指導作用。

《綠音》節能環保小報

《綠音》小報是學生節能減排協會的特色刊物,是節能減排協會編輯製作,在協會內部和校內關心節能環保領域的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傳播的一份刊物。2011年5月創刊號完成。
協會的創刊號於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在相關網站上得到了順利推廣並得以印刷出版。2011年節能減排宣傳月開幕式當天,協會即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文化廣場進行了相關的宣傳,並向全校師生髮放了小報,得到了許多老師和同學的好評。正常情況下每月發行一次,有重大事件發生時發行副刊。小報包括了校園節能減排動態、小百科知識以及時事新聞等板塊,小報的宗旨是讓大家來了解節能減排知識、關注節能減排最新動態、傳播低碳環保理念。

《綠音》分為四版,第一版為學校發生的有關節能減排的大事件,如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及科技競賽啟動儀式、浙江大學節能減排宣傳系列活動開幕式等;第二版為“校園動態”及“名師風采”,介紹學校發生的有關節能環保的事件,鼓勵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進一步關注節能減排,為節能減排做貢獻。“名師風采”向同學們介紹老師們對於節能減排的理解以及他們在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希望架起老師和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樑。第三版為“自然律動”,摘錄了許多有關環保綠色的美文,讓同學們在優美的文章感受環保;第四版是“時事新聞”,介紹國家或者國際上有關節能減排的政策或者新聞。

“一滴水”行動公益活動

“一滴水行動”由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杭州市市區河道整治建設中心發起,以杭州市城區河道陳列館第二課堂為載體,通過組織校內熱愛環保的志願者進入杭州市中國小校宣傳水環境保護科普知識,向中小學生傳播“節約每一滴水,愛護身邊每一條河”的理念。通過組織志願者向杭州市中小學生進行愛水節水、愛河護河理念的宣傳,提高志願者以及參與聽課的中小學生的節水環保意識,樹立愛水節水、愛河護河的理念。使中小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周圍的水環境,了解到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靈性和風采。同時,也使志願者通過志願活動得到表達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鍛鍊及提高。
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的成員們通過層層選拔,使得杭州市首批8名講師中有7名來自學生節能減排協會。講師們圍繞所給的主題進行討論,然後可以採用任意形式進行講授。力求講授生動活潑,能夠科學準確地傳達節水的知識,能夠有效地控制課堂氣氛,使課堂秩序活潑而不混亂。
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的同學們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中小學生的不同年齡,設定符合其年齡的活動出謀劃策,成功策劃出了“活地棋進課堂”、“節水拍手歌”等既充滿樂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

浙江大學橫幅、節水等調研活動


2012年9月至13日至2012年9月15日期間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玉泉校區、西溪校區的學生寢室、教學樓、圖書館以及通過網路形式,向浙江大學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1500份,收回有效樣本1344份,樣本分布均勻,具有代表性。分析調查圍繞哪種宣傳方式最適合用於增強校內師生節水意識、大學生對待公共資源和私有資源的不同傾向、大學生節水行動落後於節水意識、大學生節水志願服務參與意願等問題展開。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高校是國內用水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是名副其實的用水大戶。據不完全統計,至200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共2300餘所,總人口達3000萬以上,相當於兩個上海市的規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節水工作更應該處於領先地位,在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應該擔起自己的責任。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針對浙江大學校園節水潛力以及學生節水意識展開調研,採用問卷與實地調研相結合的形式。
另一方面,本調查還針對浙江大學近五年用水總量變化、紫金港校區管網漏水量情況以及紫金港校區、華家池校區水資源二次利用情況進行實地調研。走過浙江大學節約型校園能耗監管平台、接觸了實驗農場雨水收集與灌溉系統、目睹河道水用來綠化草坪,對校園水資源利用有了更深的認識,通過調研也為校園節水工作的提升以及學生節水意識的提高提出建議與策略並形成調研報告《大學校園節水潛力挖掘及學生節水意識調研報告》。

對外交流

清華環境友好競賽

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已經與北京大學清潔發展機制研究會(CDM協會)、清華大學學生綠色協會等國內綠色環保節能主題的公益組織與團體取得聯繫。
協會作為浙大方,協助清華大學在浙江大學校內進行了“環境友好科技競賽”的宣傳。競賽的目的是在大學生中倡導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理念,以科技競賽的方式,鼓勵大學生以其獨創的科技理念和發明製造參與到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建設中來。引導高校學生特別是與環境專業相關的學生在環境保護領域進行科技創新。自2006年首屆舉辦以來,環科賽影響力日益提升,在作品數量、參賽單位、地域分布上不斷發展,已成為清華大學七大五星級賽事之一。

《低碳校園執行手冊》編寫

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參與了由北京大學清潔發展機制研究會發起的“《低碳校園執行手冊》編寫及高校推廣”項目(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第五批“大學生環保活動小額資助”項目資助),並在校內進行推廣。
項目合作邀請函

在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也成為了當代青年的責任。“低碳校園”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校園行動。如今,“低碳校園”逐步發展成以學生、教師等校園主體為主導,開展調研和宣傳活動,將生活方式、活動形式、校園硬體等“低碳化”,達到降低校園碳排放的目標,從而實現校園的可持續發展,為全球低碳經濟做出貢獻。
自2010年10月起,北京大學清潔發展機制研究會在中華環保基金會的支持下,進行了《低碳校園執行手冊》的編寫和推廣工作,將前一階段的科研成果訴諸於實踐。手冊的初稿已經完成,並將在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推廣套用。也期待有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低碳校園”活動中來,發揮青年的先鋒作用,還社會一個綠色的未來!

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

協會代表和其它浙大代表在青年峰會會場

2011年7月,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作為合作組織參與了由北大CDM協會、清華綠協、中國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路發起的第三屆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2011年7月22日至24日,北京青少年社團文化季重點支持項目“第三屆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在北京大學舉行。峰會在團市委指導下,由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路(CYCAN)、清華大學學生綠色協會(TUSGA)和北京大學清潔發展機制研究會(CDM Club)等社團發起,聯合50餘家國內外知名高校學生社團共同舉辦。
峰會吸引了來自全世界5個大洲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在能源與氣候變化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商業、政府、非盈利機構代表和近300名青年代表,圍繞“綠色發展,青年行動”主題進行深入討論。會議期間,青年代表除了聽取嘉賓《解讀國際氣候談判形式》、《國內十二五規劃與低碳經濟、能源發展》等中英文主題演講,還廣泛的參與到《地球峰會專題分享》、《低碳經濟時代:政府、企業、NGO學者的角色與責任》主論壇,以及《節能材料與節能建築》、《綠色金融與碳交易》、等分論壇和中美青年氣候交流、國際青年組織圓桌會議等別具特色的工作坊中。
峰會期間,開展30多場“能源與氣候變化”主題研討,進行中美青年氣候問題交流、國際青年組織圓桌會議等工作坊,以及“體驗式”小組設計、“零碳之夜”晚會、北京低碳之旅、展播環保影片等。

參加未來綠色青年領袖訓練營

成員合影

2011年10月,協會成員徐心、邱夢雨參加了第二屆未來綠色青年領袖訓練營,赴科爾沁等地區參加社會實踐與調研。未來綠色領袖訓練營活動依託科爾沁沙地生態示範區,旨在通過青年走進大自然,徒步科爾沁,感知生態脆弱地帶環境變化等行動為地球家園的環保做出一項改變,並堅持做下去。為促進社會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和低碳中國建設貢獻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科爾沁沙地(吉林)生態示範區成立於2000年6月16日,位於科爾沁沙地東南部,吉林省通榆縣境內,是民間第一家完全由個人出資創建的環保生態示範區。示範區創始人萬平系一位民間環保志願者,1953年出生於吉林長春高知家庭。1969年下鄉插隊到吉林通榆。1975年返城進工廠,其間自學高中大學課程,獲東北電力學院本科學歷,是一名獨立主持國家大型發電廠環保工作的中級工程師。
示範區前身是萬平創建的科爾沁沙地治理區。示範區旨在恢復科爾沁沙地退化的生態環境,重建生物多樣化的動植物生存環境,阻止荒漠化對草原、農田的侵襲,創造人與動植物的和諧生存空間。環保工作主要分四個部分:大面積恢復沙地原生植被,對回歸的動植物建立保護區加以保護;在保護區周圍栽種楊樹和槓柳,作為防風防獵的生態屏障;選取百分之一的改良優質沙地,種植高效經濟林,取代廣種薄收的傳統種植模式;對農民、中小學生以及大學生等各個層次的人群進行環保教育,力在改變生存觀念,增強環保意識。

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

2012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開幕儀式

由同濟大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主辦,為期4天的“2012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當日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開幕。來自全球42個國家近400名青年大學生與會,共話“綠色經濟”,分享最新實踐與思考。會議成果將以文字材料形式遞送聯合國里約可持續發展大會,為國際環境組織以及各國決策機構提供建議。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成員雷李楠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與會的青年學子圍繞主題,分為“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未來城市綠色城市多模式機動性”、“綠色經濟與青年人就業機會”、“綠色經濟與設計創新”、“城鄉結合式發展”等5個專題小組,聆聽5個專題相關領域專家報告,分別從環境、交通、經濟管理、設計創意、城市規劃等5個方面進行分組討論。此外,緊密結合所在專題,與會青年還將分別前往蘇州河主題公園、上海隧道博物館、張江科技創業園區、創意設計公園等地進行實地考察,並集體赴崇明島考察一天。
會議期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就綠色校園建設、中國低碳經濟、崇明生態島碳源碳匯問題和上海市碳交易戰略等問題,發布一系列研究報告。

文化建設

協會網站、新浪微博、人人主頁

協會新浪微博
協會網站
協會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負責管理網站、人人主頁和微博,每日更新一條至多條有關節能減排知識或者協會動態方面的訊息,通過網路方式宣傳節能減排理念和知識。微博分為“綠色之聲”、“關注之窗”、“尋找自然”、“低碳在行動”等話題進行宣傳。“綠色之聲”旨在為同學們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節能減排小貼士;“關注之窗”是向大家傳播一些節能減排前沿的話題;“尋找自然”為的是用自然的美喚醒大家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理念、“低碳在行動”是通過宣傳學生節能減排協會舉辦的活動向人們傳遞我們在這條道路上正在從點點滴滴開始做起的信息。

協會納新與破冰


每年9月份,學生節能減排協會都會在文化廣場的百團大戰中進行秋冬學期納新。為了宣傳低碳、環保的理念,協會在納新過程中統一使用利樂包循環再生的環保紙,並在文化廣場收集廢舊的A4紙,在用於回收的同時也向同學們展現出了低碳生活,只需從一點一滴做起。
為了加強新人和老人的溝通,讓協會新人儘快融入協會,協會每年都會組織各種活動讓大家通過遊戲和交流相互了解,又通過如“怪獸我來變”、“百利滋與洋蔥圈的故事”等部門爭霸賽加強部門內部的凝聚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幫助大家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

“協會之星”評選

為了表彰在協會中工作努力的成員,為協會成員樹立典範,激勵大家努力工作,每個月協會評選當月的協會之星,並為其頒發證書和獎品。
使用“自薦”和“提名”兩種方式。“自薦”:乃是自我推薦,可以將自己所做過的突出事跡和主要經歷寫成自薦信交予部長或是活動負責人。“提名”:由部長或是活動負責人提名有突出事跡的個人,同時被提名的成員需填寫並上交自薦表。所有自薦資料將統一收入於日常運營中心。顧問團主席團組成理事會,由理事會討論後最終確定每月的協會之星名單。

協會成員內訓成長計畫

協會內訓
每兩周一次的理事會上,由不同理事會成員主講自己感興趣領域的知識。同時,協會還為新成員制定培養訓練計畫,開展PS內訓、PPT內訓等等。由於理事會成員都是部長級以上,因此會注重大家領導能力、演講能力的培養。而對於新成員,則會更加注重撰寫策劃、製作PPT、PS技能方面的培訓。
除了正式的內部培訓,協會還有輕鬆的分享設定,可以是一個旅遊過的城市、也可以是一段特殊的經歷。一方面鍛鍊了大家如何展示的能力,另一方面,促進協會成員內部相互了解,引發一些共同的興趣點。

協會集體生日會

協會兩周歲生日慶祝

每月協會會為成員舉行一次生日會,為當月過生日的成員們統一過生日,送上溫馨的祝福以及精心挑選的書籍等禮物。目的是為了促進協會家文化的建設,讓每一位成員在協會尋找到歸屬感以及家的溫暖。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可以讓大家感受到被重視的感覺,也能享受那份在社團內部找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夥伴的意外驚喜。
同時,在協會成立兩周年時,理事會舉辦了協會兩周歲生日慶典,協會成員們自發為協會兩周歲做了紀念視頻。回顧了協會兩年來的歷程、舉辦過的活動以及歷屆成員的個人風采,很好地延續了每一位成員的工作,是協會成員“青春的紀念冊”。

協會新年晚會

新年聯歡會部分節目照片

聖誕節和新年前夕浙江大學學生節能減排協會在月牙樓舉辦了新年晚會,設定了交誼舞、部門風采展示、集體舞、抽獎等環節,還在晚會上對優秀成員進行表彰和頒獎。協會成員通過活動對彼此更加熟悉,增進協會成員之間的感情;而通過風采展示,幫助大家找到興趣相投的夥伴。愉悅的場景、輕鬆的氛圍,讓成員們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

協會會歌

協會會歌部分簡譜

協會會歌由協會成員張馨月作詞,梅冰昂譜曲,已完成會歌錄製。會歌意味深遠,並賦有時代感,體現年輕人拼搏、創新、敢想敢做的朝氣。會歌已經在多個場合演出,並受到廣泛好評。

協會其他活動

協會師生日租活動
為了增強協會與老師們的交流以及協會成員之間的溝通,協會會定期組織活動,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為協會成員提供交流的機會,比如部門聚會、日租、爬山等。圖為指導單位後勤管理處的老師們與協會成員一起在包餃子、做菜,享受師生之間愉悅的相處氛圍,有助於大家樹立共同把協會做強做大的決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